莱阳话介绍(胶东半岛的莱阳人)
莱阳话介绍(胶东半岛的莱阳人)(莱阳城区夜景)实际上,因为面积比较广阔(主要是南北距离长),莱阳境内的方言也各有不同,所谓的“莱阳话”,只不过是一个统称的概念而已。对于这一点,《莱阳县志》也认为,境内方言多受相邻县市的影响。比如,东部山前店、赤山的口音接近海阳徐家店、发城,东北部河头店、沐浴店的口音接近栖霞蛇窝泊,西北部谭格庄口音近似招远毕郭,西南部穴坊一带,则跟即墨类似。笔者曾听闻一位经常到各乡赶集的朋友说,不同乡镇之间的口音都多少有些差别,说快了的时候,他也不能完全都听明白。(莱阳火车站)诚然,莱阳不是一个海岸线很长的县市,但南部也毕竟靠海,海蛎子、大虾等海鲜也经常能吃的到。如果按照上面的逻辑推论,应该是莱阳北乡的人说“地瓜话”,南乡的人说“海蛎子话”才对,可事实并非如此,大凡莱阳境内,无论东西南北,乡里乡村的人们(尤其是中年以上的人),提到自己的方言的时候,都说这是“莱阳地瓜话”,西留、河洛如此,穴坊羊郡亦然。(
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虽然隔海相望,但在语言体系上,却被研究者定义为一体,称之为“胶辽官话”。胶辽官话在内部也可以细分为很多小片,比如福山片、文荣片、蓬黄片等等,不过提到它们的共同点的时候,人们经常提到的一个词就是“海蛎子味”。在不少语境当中,“海蛎子味”就是胶辽方言的代名词。
然而,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同样位于胶东半岛的莱阳,提到自己的方言的时候,却很少说“海蛎子味”,而是称之以“地瓜话”,这是为什么呢?
(莱阳北乡出产的地瓜)
按照字面的理解,“海蛎子味”主要是受到海洋环境的影响,而“地瓜话”则有内陆乡土环境的意味,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的朋友就会说,“海蛎子味”的地区,是靠海吃海;“地瓜话”的地区,则是靠山吃山。
(莱阳火车站)
诚然,莱阳不是一个海岸线很长的县市,但南部也毕竟靠海,海蛎子、大虾等海鲜也经常能吃的到。如果按照上面的逻辑推论,应该是莱阳北乡的人说“地瓜话”,南乡的人说“海蛎子话”才对,可事实并非如此,大凡莱阳境内,无论东西南北,乡里乡村的人们(尤其是中年以上的人),提到自己的方言的时候,都说这是“莱阳地瓜话”,西留、河洛如此,穴坊羊郡亦然。
(穴坊五龙河口出产的蛤喇)
实际上,因为面积比较广阔(主要是南北距离长),莱阳境内的方言也各有不同,所谓的“莱阳话”,只不过是一个统称的概念而已。对于这一点,《莱阳县志》也认为,境内方言多受相邻县市的影响。比如,东部山前店、赤山的口音接近海阳徐家店、发城,东北部河头店、沐浴店的口音接近栖霞蛇窝泊,西北部谭格庄口音近似招远毕郭,西南部穴坊一带,则跟即墨类似。笔者曾听闻一位经常到各乡赶集的朋友说,不同乡镇之间的口音都多少有些差别,说快了的时候,他也不能完全都听明白。
(莱阳城区夜景)
莱阳境内的方言虽然不尽相同,但却并没有哪个地方自立门户,单独称呼自己的方言,而都是统称为“莱阳话”。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莱阳县城的向心力比较强。就地理位置来说,城区位置大致位于莱阳地图的正中间,到南北之间距离相仿,交通也比较方便,有效得起到了文化平衡的作用。尤其是在明清时期,无论出身南乡还是北乡,只要考中功名之后,大多会搬到城区居住,城区文化也被视作莱阳文化的统一代表和风向标。
(莱阳五龙河风光)
在这种背景下,因为莱阳城区距海相对较远,在“海蛎子”和“地瓜”之间,更倾向于“地瓜”。穴坊、羊郡等南部乡镇唯城区马首是瞻,于是虽然靠海但也说“地瓜话”。
关于“地瓜话”这个词有什么具体含义?似乎没有正式的定义和解释,按照民间的说法,因为地瓜长在地底下,是一种土到家的作物;且地瓜属于粗粮中的粗粮,用地瓜来形容方言,就是调侃莱阳话太土的意思。
但芋头和土豆也都是长在地里的作物,为何莱阳人不用这两种,而单单青睐地瓜呢?这或许是由于莱阳人口稠密,老辈生产力有限,众多人口很大程度上都是要靠地瓜养活,因此莱阳人对地瓜带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另外地瓜虽然是粗粮,但粗中带甜,细细咂摸,有一种甘甜的味道,用来形容乡音,也蕴含着一种美美的感觉。
有趣的是,海阳的北部(老北山)地区,在历史上也是老莱阳县的一部分,因此在方言上受莱阳影响也不小,当地人有时也把方言自称为“老北山地瓜话”。但在完全不靠海的栖霞,却基本没有“地瓜话”这个概念。从这一点也能看出,地瓜话虽然是内陆乡土环境的产物,但也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这个称谓,算是莱阳特殊地域文化的一个结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