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拉拼字大赛电影解说(从心理表征看阿基拉和拼字比赛)
阿基拉拼字大赛电影解说(从心理表征看阿基拉和拼字比赛)在这部电影中,其实蕴含着一个巨大的隐喻,我们大多数人认为的努力就是不断重复的一件事情,认同“熟能生巧”。可是有没有反思过,努力固然很重要,但没有结果的勤奋努力,真的有意义吗? 大多数人之所以并没有在坚持中获得成功,是因为他们始终在“天真的练习”。 他们反复做某件事,并指望那种反复,就能够提高表现和水平。 这让我想起了一部儿童成长型电影《阿基拉和拼字比赛》,本片讲述是十一岁的阿基拉因为家庭变故,导致她厌学逃课,成为一个问题女孩;在学校里,老师发现阿基拉在拼字方面小有成就,建议她参加拼字比赛,并推荐了教授劳伦斯·费斯伯尼来训练她,经过针对性的训练,在经过层层拼字选拔赛后,阿基拉最终拿到了全国拼字大赛的冠军。
大家都说“越努力,越幸运”,但是现实生活中家长会看发现,有些孩子上学非常努力,上课认真听课、回家认真做作业、每天晚上刷题到凌晨,可是,孩子学习却始终处在中游,老是上不去,家长拿着孩子的成绩排名头痛万分。
知乎曾有一句热爆全网的话:“你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实际上,作为家长我们往往会发现“努力”是有差别的,花同样的时间去努力,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结果。
《刻意练习》本书里说:
大多数人之所以并没有在坚持中获得成功,是因为他们始终在“天真的练习”。 他们反复做某件事,并指望那种反复,就能够提高表现和水平。
这让我想起了一部儿童成长型电影《阿基拉和拼字比赛》,本片讲述是十一岁的阿基拉因为家庭变故,导致她厌学逃课,成为一个问题女孩;在学校里,老师发现阿基拉在拼字方面小有成就,建议她参加拼字比赛,并推荐了教授劳伦斯·费斯伯尼来训练她,经过针对性的训练,在经过层层拼字选拔赛后,阿基拉最终拿到了全国拼字大赛的冠军。
在这部电影中,其实蕴含着一个巨大的隐喻,我们大多数人认为的努力就是不断重复的一件事情,认同“熟能生巧”。可是有没有反思过,努力固然很重要,但没有结果的勤奋努力,真的有意义吗?
最近,我重温了这部影片,发现主人公阿基拉最终可以赢得冠军,最大的原因是老师重新点燃了她对拼字游戏的兴趣,告别了“天真练习”,接受教授费斯伯尼有目的的训练,通过“刻意练习”最终成功问鼎全国冠军。
那么什么是“天真练习”?它和“有目的的练习'、”“刻意练习”有什么不同?在文章的第一部分我将详细介绍?在第二部分,我会通过“心理表征”来说明为什么刻意练习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新方法。在文章的最后,我将结合影片及生活中的案例,提供如何将刻意练习运用到学习中的三个方法。
为什么努力并不一定成功?这3种练习模式告诉你答案
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同寝室有一个女生,日日早起,夜夜晚睡,看到她的时候,永远在书桌前读书做题,永远在摇头晃脑的背书。俗话说,天道酬勤,但每次考试成绩出来时,这么拼命努力的她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回报。
我的室友在学习上很难说不努力,不刻苦,但学习上的勤奋,掩盖不了学习方法上的缺失,所以她的行为只能称之为“天真练习”。“天真练习”并不是否定努力,相反,它不但说明努力很重要,而且说明怎么努力更重要。
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学习上,能够坚持做很重要,可思考这件事怎么有目的的练习,进而创建心理表征,做到刻意练习更加重要。那么什么是”天真练习“?它和”有目的的练习“、”刻意练习“有何不同?
- 天真练习,是指基本上只是反复地做同一件事情,并指望只靠这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效果。这种练习,只是你以为你在练习,实际上只不过是在原地踏步。
- 有目的的练习,指做事情有明确的目标,需要我们走出舒适区,全力以赴地完成制定的任务,并能够通过反馈改正不足之处。
- 刻意练习,在有目的的练习基础上,通过找到一个针对性布置练习任务的导师,帮助我们创建心理表征,改进心理过程。
例如,去健身房锻炼,天真的练习,相当于我们每周去一次健身房,一个小时之内把各种器械都摸了一遍,自以为自己锻炼过了;有目的的练习就是我们去健身房,有一定的目标,比如,去健身房之前定一个目标,能够在半年的时间里每次轻松跑完5公里;刻意练习,找一个专业的健身教练,在他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重点练习,并着重训练动作背后的心理思路。
通过上述,我们可以看出,在现实生活中,没有结果的苦劳,投入再多也等于打水漂。在学习上,勤奋最重要的是质量,而不是时间和数量。我们不能头脑简单的去看“1万小时定律”, 只是花上足够多的时间和次数来做某一件事情,而应该进一步到有目的的练习,最后再进化到采用刻意练习的学习方法上。
个人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径是,打造自己的心理表征
在学习的道路上,某种“困惑” 似乎从学习的一开始,就影响着孩子进步的速度。为什么同样是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别人家的孩子总是那么优秀,而自己家的孩子却总是那么地不开窍?
而作为家长的我们也习惯了把造成差距的原因,笼统归结为 “天赋” ,但却很少更细致的思考,盲目的学习,再大的优势也会慢慢变为劣势。这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人学了白学,是没有创建自己的心理表征。
对心理表征的解释有很多种,《刻意练习》书中说: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事物、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者具体或者抽象。
在我的理解里,心理表征本质其实就是观念、事件和事物在我们脑袋里如何被储存和被概念化的一个过程。心理表征有不同的方式,可以是具体形象的,也可以是词语的。心理学家把心理表征分为认知地图、心像和心理语言。
《阿基拉和拼字比赛》中,教授劳伦斯·费斯伯尼训练阿基拉对字母的记忆过程,就是阿基拉心理表征被创建的过程,阿基拉心理表征的形式是认知地图。
从心理学上讲,刻意练习不仅仅是训练技能,关键是创建和改进心理表征,在影片《阿基拉和拼字比赛》里,阿基拉认知地图的心理表征没有构建好体现在:
- 字根,就是英语的“偏旁部首”,英语中80%是外来词汇,是典型的大杂烩语言,古希腊语和拉丁文占了很大的比例。记住字根是学习英语单字的重要途径,而阿基拉连最基础的字根常识都没有。
- 英语的字,众所周知,是由26个英语单词组成,字母的顺序和方向不对,那它所组出来的字肯定是不一样的。阿基拉之所以频频出错,是因为字的知识点是零散的。
- 像中国的多音字,英语里也有“多音词”: 发音不同 意思也截然不同,确定是用哪一个词,那就需要了解这个词要应用在哪里,词背后的含义,阿基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掌握知识体系不完善。
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孩子记忆单词,往往都很痛苦,单词字母经常颠三倒四,好不容易背到的单词,往往应用的时候又被张冠李戴。这其实,是孩子在死记硬背,没有一个完整的认知地图体系。
英国语言学家 wil 说过:“没有语法而能传递的东西很少,没有词汇则什么东西都不能传递“。英语学习最重要的基本功只有三个方面的内容,那就是语音、语法和单词。所有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全都是为了这三方面的熟练度而展开。
《阿基拉和拼字比赛》中,教授费斯伯尼告诉阿基拉,有心学习拼字,就从最基础熟记所有的冠军字和它们的字根开始,在教阿基拉如何拼单词的同时,始终强调“首先要了解语言的力量”。他让阿基拉大量地阅读名家的散文来帮助记忆单词。
当阿基拉抱怨太花时间,同样的时间竞争者已经背了20个单词的时候,教授费斯伯尼告诉阿基拉:“竞争者背的20个单词对他来说毫无意义,他只是个记忆机器。我们需要学习的是杜波斯、马丁·路德金和肯尼迪,这些人用词语改变了整个世界,他们的才华不是靠死记硬背得来的。”
最后阿基拉在学习英语词汇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这个单词的实际含义,而且还学会了这个词的词性以及在句法中的运用,使得词汇变成了语法学习的垫脚石。词汇是砖瓦,而语法是框架结构,一砖一瓦在大脑里形成一张认知地图,逐渐建造成了一栋拼字大厦。
心理学家托尔曼曾说:
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地强化对某个事情的认识,可以使人在脑海里形成一张认知地图。
成语老马识途的故事,讲述的是战国时期,齐国发兵攻打另一个国家。齐军胜利返回时,因为不熟悉地形,走进了一座山谷,迷失了方向。足智多谋的齐国军师说:老马无论走多远,总能顺着来路回去。果然,齐军跟在老马后面,走出了险谷。故事表面上是因为老马有经验,对地形熟悉,而其背后就是马对气味,周围环境已经形成牢固的认识地图。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会有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其大脑中装配了不同的认知地图。认知地图在我看来,就是一个人看问题的大框架,其言行举止、思维观念都会在这个框框里,它决定了一个人的知识边界和思维深度。
如何打造心理表征?掌握刻意练习的3种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天真练习“让很多孩子在学习中无法进步的根本问题,是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即使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接受同样的教育,孩子们因选择练习方式的不一样而导致达成的学习效果千差万别。
在影片《阿基拉和拼字比赛》中,一开始阿基拉对教授有意安排的字根训练不屑一顾,她认为死记硬背的方式比教授的训练更有价值,而当她发现自己的练习方式达不到好成果,而其他伙伴通过老师有目的的训练效果显著时,终于意识到刻意练习这一方式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如何将刻意练习运用到学习中?这里我提供三点方法:
1、拒绝新年决心效应,持续保持刻意练习的动机
每年的春节假期过后,很多人都会去制定自己新一年的计划,比如努力健身,努力学习某项新技能等。然而,过了一段时间,被现实某些情况打击了或者懒惰状态出现了,使得你慢慢减少了锻炼或者学习的次数,这种现象就叫做“新年决心效应”。
很多人在刻意练习的时候认为自己意志力不够,但实际上,这不是意志力的问题,而是你的动机不足,所以,做任何事情自己都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动机。如何保持良好的动机:
- 强化继续前行的理由。走出“我不能”的循环思维,将练习的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保证劳逸结合,强迫自己每天做一些微不足道的积极行为。
- 弱化停下来的理由。针对弱化停下来的理由,最有效的办法是留出固定的练习时间。在遇到停滞阶段时,培养各种习惯帮助前行。并且拒绝”够不着“的理由。
在现实生活中,只要真正开始行动,现实结果往往会超出个人预期,对抗惰性,让练习充满乐趣。也就是说,新年决心效应的症结在目标有力行动乏力,克服新年决心效应的精髓是迅速行动,强化继续前行的理由,弱化停下来的理由,进而保持刻意练习的动机。
2、 进入心流状态,让孩子像玩游戏一样刻意学习
心流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是美籍心理学家米哈里·齐克森在1975年提出的。简单的说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满足感。
所谓我们常讲的,学习要专注,而用于专注的各种方法的背后的心理原理就是心流。刻意练习就是要进入高度专注的心流状态中,孩子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大脑潜力,做出成果。
蒙特梭利女士曾说过: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敏感期,也有自己的差异性,对于孩子而言,我们外在的教育手段很多都属于“锦上添花”式的,起决定性的关键因素,往往在于孩子的内在。”
可是现实的学习中,作为家长的我们往往看见的是考试、练习和学习混作一谈。以考试作为学习的终极目标,通过孩子“刷题”来学习,以大量的天真练习替代学习过程。其实这样做恰恰伤害了孩子的心流体验感,使得孩子偏离了真正刻意练习的轨道。
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学习天赋,只要选择适当的难度、足够的乐趣,明确目标,我们就能进入焦虑和无聊之间的那个超凡学习状态——“心流”,做到力往一处使,就能像玩游戏一样高效地学习,最后到达刻意练习的状态。
3、找到导师,学会正确的刻意练习方法,少走弯路
在《朋友圈的尖子生》中说道:
在学习中,人是最大的影响因素,不管是学习还是创业,还是做事,首先应该找个靠谱的人,最快的方式就是找到靠谱的人去帮你解决问题。
在目的的练习和刻意练习之间的关键差异在于,前者是我们自己练习,而后者是在一名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练习,正如影片《阿基拉和拼字比赛》中阿基拉最后主动找到教授劳伦斯·费斯伯尼请求费斯伯尼教授指导她练习拼字游戏,通过教授专门制定的训练,使阿基拉最终获胜成为全国冠军。
导师的角色至关重要,因为导师可以让我们不只像高手一样行动,而且要像高手一样思考。通过《刻意练习》这本书可以清晰的知道导师不一定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其他的事物。比如,富兰克林的导师是作品,小丑的导师是秒表,而需要减肥的人,导师是体重称。
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个体情况,帮助孩子找到适合他的导师,找导师的标准,是指出问题,发现问题,反馈结果。经过反复练习,对照目标,突破自己的舒适区,最终学会杰出人物的技能并掌握其心理活动轨迹,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
俗话说的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孩子在学习的不同阶段,如果有位好的学习导师指导,能在相应的学习阶段少走弯路,快速学习,加速取得成功的步伐。努力重要,但比努力更重要的,是努力找到一位好导师。
总结一下
影片《阿基拉和拼字比赛》里有句话:“我们怕的不是能力不足,而是怕自己能力太强,我凭什么天赋异禀,事实上,你凭什么不能天赋异禀,人生在世的目的就是发挥,上帝赐给我们的天赋,当我们放光放热时,也让别人有了见贤思齐的勇气。”阿基拉一个普通的小女孩能站在全国赛场上放光放热,正是通过教授的刻意练习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最大限度。
刻意练习是可复制的,在教育孩子方面我提供了:拒绝新年决心效应,持续保持刻意练习的动机机;进入心流状态,让孩子像玩游戏一样刻意学习;找到导师,学会正确的刻意练习方法,少走弯路这三个将刻意练习运用到学习中的方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