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松涛简历(专栏向松祚)
向松涛简历(专栏向松祚)分组交换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保罗·巴兰生动地阐述了互联网的集体合作创新机制:“技术发展的进程就好像建造一个天主教堂。在横跨数百年的岁月里,人们接踵而至,每个人都在前人建造的基础上添加一块砖瓦或一个新的殿堂,每个人都可以说,我建造了一座教堂。随后,历史学家就来了。他问:究竟是谁建造了这个教堂呢?如果你没有仔细研究历史,你会自以为是,深信自己建造了教堂最重要的部分。但是,事实上,每一个人的贡献都是基于前人的工作。教堂的每一个部分都与其他部分密不可分。”非正式的机制和制度创新,对互联网的成功发明和演变或许更加重要。RFC(SIP的接口协议)是非正式创新机制的经典案例,它完美地诠释了互联网创新时代的本质特征——开放、包容、合作、分享、去中心化、去权威化。正如互联网工程行动小组的早期重要成员Dave Clark所描述的:“我们完全拒绝国王、总统和所谓投票机制。我们相信草拟的一致意见和运行代码。”结果就是
人物简介:向松祚,1965年生,著名宏观经济学家,现任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理事兼副所长。
今天,人人都谈论“互联网 ”,人人都渴望借助互联网创业或发财致富;很多国家也期望互联网创造奇迹,助推经济走出萧条和衰退。互联网似乎已成为全球经济的“大救星”。那么,是谁发明了互联网?谁对互联网和数字信息时代贡献最大?这个问题的答案能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认识创新和创业的本质。
我们很难认定某个人或某几个人为“互联网之父”,尽管人们通常将TCP/IP协议的创建者温特·赛夫和罗伯特·卡恩以及万维网的发明者蒂姆·李称为“互联网之父”。他们的贡献确实非常突出,人们给予这样的尊称也是出于对其的崇高敬意。但从互联网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来客观评说,互联网是人类历史上集体合作创新的真正典范。我们今天回顾和研究互联网的发展和历程,正是为了深入总结人类集体合作创新的机制和制度安排。因为面向未来,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将主要甚至完全取决于我们能否寻找和维系一个全球范围内的集体合作创新机制和制度。为了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威胁和难题,诸如全球气候变暖、经济衰退、贫富分化、地缘政治冲突等,只有依靠全球范围内的集体合作创新机制和制度安排,才可能找到恰当的解决办法。
互联网的发展演变历程可以给我们许多借鉴和启示。互联网所体现的开放、包容、平等、共享精神,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要的精神,正是全球化时代人类新文明的精髓。
分组交换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保罗·巴兰生动地阐述了互联网的集体合作创新机制:“技术发展的进程就好像建造一个天主教堂。在横跨数百年的岁月里,人们接踵而至,每个人都在前人建造的基础上添加一块砖瓦或一个新的殿堂,每个人都可以说,我建造了一座教堂。随后,历史学家就来了。他问:究竟是谁建造了这个教堂呢?如果你没有仔细研究历史,你会自以为是,深信自己建造了教堂最重要的部分。但是,事实上,每一个人的贡献都是基于前人的工作。教堂的每一个部分都与其他部分密不可分。”
非正式的机制和制度创新,对互联网的成功发明和演变或许更加重要。RFC(SIP的接口协议)是非正式创新机制的经典案例,它完美地诠释了互联网创新时代的本质特征——开放、包容、合作、分享、去中心化、去权威化。正如互联网工程行动小组的早期重要成员Dave Clark所描述的:“我们完全拒绝国王、总统和所谓投票机制。我们相信草拟的一致意见和运行代码。”结果就是众包模式和源代码开放模式大行其道,成为互联网时代集体合作创新的基本业态或生态体系。事实上,开放、包容等,正是一切有机生态体系动态演化发展的基本模式或业态,也是经济学者数百年来所追求的理想市场经济模式。
开放、包容等,也是一切创新机制或制度最本质的特征或要求。如果我们希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必须朝着这个方向去改革现有的制度或机制,而不是简单地招商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