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丛林可有遮荫(心之丛林可有遮荫)
心之丛林可有遮荫(心之丛林可有遮荫)作者还会认真研读中国诗词,书中引用的诗句有的我也从未听过,令人汗颜。看这本书想到了卢梭的《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以及《透明与障碍》,而有趣的是作者自己也联想到了前者,甚至也带来了那本书。行至年末,杂事纷扰,无心阅读。勉强看到一半,依然小有感触。一个人纵使独自幽居森林深处,也无可避免和世界上的其他事物(只是换了一批而已)彼此互动。作者以前在巴黎令他头痛的,可能是无休止的采访,无谓的社交寒暄,拥挤人潮,和此起彼伏永无止境的物质欲望,神经紧张和焦虑。在森林中,生活一切都换了模样,但他依然会遭遇周边的不速之客(野兽和邻居),大自然恶劣气候的各种考验,食物种类贫乏,内心的思绪。无论是远行还是隐居,我们行去何方,隐在何处?无非是给心一个安处。无论天涯与海角,大抵心安即是家。 希望看这本书,能有片刻放松,能对独自的隐居生活有现实层面的认识。就这一个地球,又有何处可升天呢?呵呵。贝加尔湖
读至25%一个法国记者“万缘皆放下”,准备良久,单身一人前往贝加尔湖畔西伯利亚森林中的小木屋,在冬季零下三四十度隐居数月。看这本书,纯粹是为了放松,为了逃离,为了忘却,为了换个心情,为了以后可能的类似计划。从2月到7月,每一个月一个主题。每天以简洁的日记,没有流水账的无聊,能看到的是作者本人以记者的视角,观世界,见自己的过程。
能够感受到作者对文明社会的各种反思,对人与自然相处之道的探索。成行之前,作者进行了详细的物资采购,书籍准备。到达目的地后,每日写作,赏景,整理房间设施和物品,外出几个小时会友。即使深入丛林,依然听到了外来游客飙车的吵闹,以及当地友人之间的争吵。
如作者所说,看似平静成冰的贝加尔湖下,不知掩埋了多少人的尸体。一个美丽的裂缝,滑下去可能就是水底深渊。
看此书的过程中,正好朋友推荐看了《犴达罕》纪录片,手机上也看了西伯利亚丛林大雪中的小木屋生活之类的视频。彼此呼应,感触良多。
无论是远行还是隐居,我们行去何方,隐在何处?无非是给心一个安处。无论天涯与海角,大抵心安即是家。
希望看这本书,能有片刻放松,能对独自的隐居生活有现实层面的认识。就这一个地球,又有何处可升天呢?呵呵。
贝加尔湖
读至 50%行至年末,杂事纷扰,无心阅读。勉强看到一半,依然小有感触。一个人纵使独自幽居森林深处,也无可避免和世界上的其他事物(只是换了一批而已)彼此互动。作者以前在巴黎令他头痛的,可能是无休止的采访,无谓的社交寒暄,拥挤人潮,和此起彼伏永无止境的物质欲望,神经紧张和焦虑。在森林中,生活一切都换了模样,但他依然会遭遇周边的不速之客(野兽和邻居),大自然恶劣气候的各种考验,食物种类贫乏,内心的思绪。
作者还会认真研读中国诗词,书中引用的诗句有的我也从未听过,令人汗颜。看这本书想到了卢梭的《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以及《透明与障碍》,而有趣的是作者自己也联想到了前者,甚至也带来了那本书。
用部分树种的腐朽树枝渗入冰河水数日,滋生菌类,再采集菌类作为鱼饵,想要获取天地之间的鱼类蛋白质而不是工业化生产的各种肉类,自己砍柴生火,用毡布条密封门窗缝隙,用闲置多年的老木头自己制作书桌,并将其放置在户外的湖边,幕天席地,看雪观湖,几小时坐在小木屋的桌前,只为细细欣赏窗外的树枝和鸟儿的啼鸣,徒步数小时上雪山或走访临近的气候站朋友,大家在深林之中一起食鹿肉,喝下一杯又一杯伏特加…….
这本书不是作者的日记和游记,是换了环境的思索集,是他在另一个全然不同的陌生世界所做的生存尝试,是以天地做镜反观内心的时间集合。
零下20多度的西伯利亚森林,贝加尔湖畔。
当最深的哲思和最表层的衣食住行遭遇在一起,又有盛景和书籍作陪,我们读到和看到的,是他将自己的生命拿出来和大自然彼此交换和交融的一团炉火的光亮。
行文至此,今年已落笔3万字余。波折已毕,新年开启,明日可期。
贝加尔湖
全书读完在与作者同样的年纪,也有着极为相似的心境和需求,但没有作者丰富的野外生存能力和经验,更没有如此这般际遇和时间的情况下,在年初的内心催促下,快进般读完了此书的后半部分。这不是一本厚书,不是一本小说,但也不是一本流水账似的轻松游记,既不是一本哲学专著,也没有鲜明的理论和例证,它不是一本随随便便的日记,也不是反思和哲学辨析的痛苦的产物。
贝加尔湖畔的莫加森林,万千变化的雪景水景,伺机而出总是意外出现,各种查书才知道名字的动植物,阳光与阴影日复一日的双人华尔兹,作者幕天席地深入丛林的隐居生活,只是看上去背离了人烟和烦扰喧嚣而已。作为记者,他的采访只是换了一个场合时空,换了一批对象。
6个月的从冬到春,徒步攀雪山,独自划皮艇,一个人滑雪橇,漫步穿梭数小时,只为在某个峭壁景观旁点燃篝火,甚而手持狼烟和熊面对面对峙,和友人在森林深处,湖边礁石之上的宿醉,吊床上的一支雪茄和一杯胡椒伏特加,在桌前细细观察每日变幻的景色的每一处细节和云雀的每一次啼鸣。这样的绝美浪漫让人慨叹不已,虽然同时要付出的是与此对应的,而常常被人所忽略的寡淡,重复,乏味,和无边无际的孤独。可能不是孤独感,但这份旁人看起来的孤独是实实在在的,是作者自己主动寻求的。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细数几个月的种种体验和收获,和两个小狗道别,收拾自己被通知分手后的神伤和心碎,再次回望这座陪伴已久的小木屋,也好像带我们离开了桃花源 — 其实我们都明白,哪里有桃花源,不过是一场短暂的逃离。
逃离了城市的喧嚣,逃不开山川湖泊间的雪雾;不见了报纸和电视新闻中的政治纷争,依然躲不开气象站和朋友们间的争吵谩骂;没有了车水马龙的蜂鸣,但有熊随时出现的脚印;无需纠结在超市的无边货架,却需要为一日柴火奔劳半天,为几条红点鲑鱼而从鱼饵开始准备。
在暴风雨和湖泊崩陷的轰隆声中,在地衣和苔藓酝酿着蝇虫漫飞的暗流中,春天无可避免的汹涌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