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真吃过福建人吗(广东人真的最喜欢吃福建人吗)
广东人真吃过福建人吗(广东人真的最喜欢吃福建人吗)美式汉堡蟹黄豆腐煲广东人平时都会吃些什么?潮汕牛肉火锅芝士年糕肥牛火锅
做世界,最紧要有态度!
新·年 | Vol.10
没吃过这些,你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广东人?
多图看懂广东人的吃货日常
广东人平时都会吃些什么?
潮汕牛肉火锅
芝士年糕肥牛火锅
蟹黄豆腐煲
美式汉堡
麻辣串串儿
咖喱乌冬
泰式冬阴功汤
炼奶龟苓膏
各种贝壳
各种日料
……
然而
过年,广东人会吃更多。
广东人有过年意头强迫症
广东人过年过节都会讲个好“意头”。
所谓讲“意头”,就是图个吉利,讨个口彩。
广东人过年常吃的是年糕,萝卜糕,马蹄糕等等,寓意“新年步步高”。
▲堂姐第一次做的卖相科科但很好吃的萝卜糕
各种菜馆的菜名都会“随节应变”。
在广东,猪脷(舌头)象征“大利”,数字“8”象征“发”。
“发菜”与“发财”,“蚝豉”与“好事”(又有“好市”一说)发音相似。
因此,发菜、蚝豉、猪手一起炆煮的“发财好事就手”,象征来年财源滚滚,得心应手。
▲感谢New Happy Restaurant 供图
虾,粤语发音同“哈”,所以过年一道虾,来年笑哈哈的虾是必须的。
所谓“无鸡不成宴”,一只白切鸡,吃了肯定“有计”。
饭桌也总是会有鱼,而且要吃剩一点点,象征“年年有余”。
也不知是哪个浪费食物的人提出要吃剩的寓意,反正猫妹不吃鱼,此处没有鱼的配图。
如果非要我放,那我还是放这张吧。
除了这些,还有生菜象征“生财”、芹菜象征“勤奋”、腐竹象征“富足”,盆菜象征“盆满钵满”等。
在菜名上追求意头的广东人,在餐桌上说话也是有讲究的。
来举个反面栗子:猫爸。
钟落潭过年大件事之一
猫爸看到姐夫煮了很大一锅的鱼,说了一句,“大镬”。
然后,被猫妈思想暴打了一天。
“大镬”在粤语中,跟“糟糕的事情”、“坏了”等意思相近。
钟落潭过年大件事之二
猫爸在酒席上要给大家加饭的时候,说了一句,“要饭吗?”
然后,被大家思想暴打了一天。
不管是广东还是其他地区,“要饭”都跟“乞讨”有点像。虽然我也常常会口误,但在过年期间,最好还是说“添饭”。
在意头的讲究,还有“不好吃不放进嘴里”的方面,广东人确实是一个有强迫症的小傲娇。
你不懂从意大利回来,啥都吃的心情
举个强迫症广东人栗子。
每次我在朋友圈发食物的照片,DerAnged就会站在崩溃的悬崖不敢往下跳。
DerAnged是阿姨在意大利留学的儿子,此人从意大利旷课回国,就是为了回来广东过个年。
我:在外国吃到最好吃的中国菜是什么?
DerAnged:自己煮的。
DerAnged:意大利的东西实在太难吃了。
我:形容一下意大利的食物?
DerAnged:番茄六只,茄酱咧两茶匙,最后再加d芝士。
DerAnged:接下来,我教大家做正宗意大利pizza。首先在外面买个烤得半焦的新疆烤馕,然后把一些狗(九)唔搭八的东西放上去,铺一层芝士,再放进烤箱里烤硬点。取出来时,必须要用斩骨刀才砍得开的,才是正宗的。
我:(发出了杠铃般的笑声)
“不得不说,广东人对吃的造诣太高了,对吃的要求也相对高些。”
许多人是出去了,经历过,蓦然回首才发现故乡的温暖与家人的珍贵。
平时,阿姨会跟我说起DerAnged出国的那一天。
她说:“果班死仔包,拉住行李箱,头都无回,剩低我哋喺度眼湿湿眼湿湿……”
DerAnged说,在外面走了一圈,还是家里的好吃。
“以前觉得在家吃饭只是填饱肚子,随便吃饱就算了,从来没有试过细嚼慢咽的感觉。后来,慢慢地,在家吃饭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只是没怎么在意。直到出了国,独自面对这单调的西餐,才想起一家人一起吃饭的温馨情景。”
“无论何时何地,最想的还是回家吃饭。”
不知那些没有像DerAnged旷课回国的朋友们,在外国的新年,过得还好吗?
新年快乐,好好照顾自己。
今年我学会了包油角,应该可以嫁了
还记得,我之前写过的“阿嫲炒米饼”吗?
在钟落潭过年,除了炒米饼,还有煎堆、油角、蛋散、薄彩、黐米和糖环等。
今年,我家只做了油角、蛋散、薄彩。煎堆、炒米饼和黐米是买的,糖环没买也没吃到。
猫爸说,过年要开油锅炸些煎堆、油角。其中是百姓希望来年日子能像油锅那样,油润富足。所谓“煎堆碌碌,金银满屋。油角弯弯,家财百万。”
油角有软角、脆角、酥角之分。最普通的豆沙软角皮是糯米粉做的,馅为竹豆或红豆煮烂加糖制成。酥角则是用面粉和鸡蛋作皮,花生芝麻作馅料,油炸而成。
这样看来,流水线工人猫妹在家包了两天的应是酥角。
▲猫妈买的馅料套餐
带我的油角导师是猫妈,根据教学指南,包油角大概是这样子的——
1、买面皮(以前都是自家做的,现在都懒)
2、汤勺沾水,用底部网面皮四周涂,这样可以沾得比较牢固。
3、像容嬷嬷一样用力地把面皮两边掐起来。
4、放馅,新手要尝试放一点点,不然很难关起来。
5、继续像容嬷嬷一样用力地封边。
6、有规律地掐花纹,猫妈对我的要求是只要不爆浆就好了。
一开始,我包的油角被隔离。因为家人都很担心新手包的油角,放在锅里炸的时候会“爆浆”,所以我包的奇异油角都要放在最后炸。
▲中间那堆可怜巴巴
不知包了多少只之后,我才把油角的款式统一下来了。
那一刻开始,我才觉得包油角是一件很上瘾的事情。
▲心灵手巧的猫妹油角
经下一个流水工人猫爸的下锅油炸后,油角长这样
相比包油角,“翻蛋散”超级简单。
猫妈直接买了蛋散皮,里面有一条缝隙。
我只需要把上半部分的往缝隙里穿过去,再翻出来就好了。
▲我一个人可以翻一整竹窝
经下一流水工人猫爸的下锅油炸后,蛋散长这样
比“翻蛋散”更简单的,是“炸薄彩”。
薄彩可能是钟落潭的叫法,其他地方应该叫“虾片”。
这虾片就是简单粗暴地买一盒原料。
▲像很多彩色的好看的塑料片
下锅油炸,就完成了。
▲重点是真的很好吃
还有特派记者猫妈,在买“黐米”前线发回的报道。
▲像在装修的黐米墙
▲裁剪切割黐米
▲金黄色的成品
糖环的话,我是也很爱吃的,只是现在家里不做了。
糖环绝对是颜狗福利,美观吸引眼球,形状也很别致,外面一个圆环,里面像五角星,寓意环环相扣,生生不息。
据说古时中原地区,糖环是用面粉制作的,后来到了岭南才改为糯米粉,放到油锅里炸至熟透后,呈金黄色,亦有黄金满屋的寓意。
以前,炒米饼、糖环、煎堆都是阿嫲做给我吃的,但是今年阿嫲腿不太好,也就都没有做了。
此前,我还是只看到成品并享用的人。
如果不是因为,我要写这篇需要怼一瓶2升亚洲沙示才写下来的过年美食稿的话,我也不会跟爸妈学包油角,不会帮忙翻蛋散,不会围观猫爸炸薄彩,也不会问东问西……
有些传统的东西是,这一代不走点心去关注去学习的话,下一代就可能没有了。
我团其他成员过年都吃啥了?
肇庆四会特色就是鹅。清远的青头鹅,从农历9月就开始养着。吃鹅头的谐音是独占鳌头。
_卢比
因为除夕那天在潮汕家庭要拜拜嘛,所以就会做很多好吃的来拜神,然后除夕那天就会中午随便吃点,下午就会全家忙上忙下张罗拜神,好吃的东西(啊其实是祭品这么说好像不太好?)
_当然
春节里最喜欢期待吃到的一个东西叫“小米粿”。我觉得是人间美味,但是不是潮汕人一般吃不到,去潮汕玩儿的人应该也吃不到,因为这个东西一般都是过年过节才有人做,而且都是自家手艺做的馅儿足好吃~得深入潮汕家庭才能吃到正宗美味的小米粿。
_当然
地瓜粉裹的外皮,包着萝卜丝,香菇,肉,虾米,干贝,小米粿放入锅里蒸熟就能吃了~如果再淋上一点自制热蒜酱油,那味道就让你升天了!~
_当然
我们基本上每年年夜饭上的那道酿豆腐的材料都是自己做的,主要是那个油豆腐。先自己做豆腐,对从头开始做,先磨豆子,再熬,挤豆浆出来,再经过什么工艺变成豆腐,放半天再油炸成油豆腐。
_三天
说起酿豆腐,我觉得阿姨的New Happy Restaurant做得超好吃!“新喜悦”酒楼被我这么翻译,感觉特别酷炫就是了。
这不是广告,我只是顺口提提。到“新喜悦”酒楼,一定要点酸汤肥牛!莲藕焖猪手!不吃鱼的猫妹也超喜欢吃的酸菜鱼的酸菜。自家走心经营的店,良心出品的菜感觉可以吃10斤!(厚颜无耻朴实微笑脸( ´▽`)
▲New Happy 酸菜鱼
这真不是广告,我再顺口提提。如果你也在广州,有空就请多多帮衬,我来端菜,互相伤害。为了让村长过审,此处应有马赛克,“新喜悦”酒楼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兴和西一街12号。
Welcome to New Happy Restaurant!Happy Guo Nian!
过年回来的话
那你很胖胖哦
编辑 | 卢比
配图 | 猫妹家族特派记者
资料来源 | 岭南春俗数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