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ceo张勇说的什么(阿里有张勇腾讯有刘炽平)
阿里ceo张勇说的什么(阿里有张勇腾讯有刘炽平)2019年9月10日,阿里巴巴创建20周年纪念日,马云退休,辞去董事局主席一职,由CEO张勇接任。 当然,这只是表象,背后另有乾坤。 百度:376亿美元。 百度市值尚不及阿里零头,三者不再是同一梯队、同一重量级的公司,曾经的BAT提法也已名不副实。 关于百度的落伍,众说纷纭,原因复杂。从三家公司的创始人角度,我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阿里和腾讯都有可以独挑大梁的二号人物,阿里有张勇,腾讯有刘炽平,而百度,则一直是李彦宏大权在握。
在BAT中,百度已严重掉队。
相对阿里巴巴、腾讯市值的一路突飞猛进,近年来,百度市值不增反减,缩水严重。截至2019年9月20日,三大互联网巨头的市值分别为:
阿里巴巴:4698亿美元;
腾讯:4110亿美元(32200亿港元);
百度:376亿美元。
百度市值尚不及阿里零头,三者不再是同一梯队、同一重量级的公司,曾经的BAT提法也已名不副实。
关于百度的落伍,众说纷纭,原因复杂。从三家公司的创始人角度,我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阿里和腾讯都有可以独挑大梁的二号人物,阿里有张勇,腾讯有刘炽平,而百度,则一直是李彦宏大权在握。
当然,这只是表象,背后另有乾坤。
1. 马云VS张勇2019年9月10日,阿里巴巴创建20周年纪念日,马云退休,辞去董事局主席一职,由CEO张勇接任。
马云称:“今天不是马云的退休,而是制度传承的开始。”
为了完成制度传承,马云布局、筹划多年,他试图打造一家让自己可以被替代的公司,让没有马云的阿里巴巴仍然可以照常运转。
正如美国财经商业类媒体Quartz的评论所言,“对于马云来说,领导力的终极考验是让他在公司内可以被替代。”
目前来看,马云的领导力传承初步经受住了考验,或者说是接棒人张勇接受住了考验。
早在2015年,张勇就开始出任阿里巴巴CEO,同集团执行副主席蔡崇信、首席财务官武卫等高管团队一道,领导阿里集团开疆拓土,在任期间,给公司带来了关键性变革。
张勇
张勇牛刀初试是在2009年,他接受并主导了淘宝商城的转型,让天猫强势崛起,一手策划了“天猫双11”,堪称标杆级的大手笔,不仅为阿里树立了一座金字招牌,还让“双11”演变成了一个现象级的商业神话,成了全行业的狂欢。
在对外投资上,看似低调内敛的张勇,充满进攻性,四面出击——
投资银泰、苏宁;
收购饿了吗、百胜中国;
入股高鑫零售;
打造新零售品牌“盒马鲜生”。
如今,电商起家的阿里巴巴在张勇的领导下,已经蜕变为电商、支付、金融、物流、零售、云计算、文娱、大数据等互为交织的全新数字经济体,影响着当下和未来的商业格局。
在马云眼里,张勇是一个称职的公司掌舵者,称其为:“阿里合伙人制度下人材梯队中的杰出商业领袖。”
在9月10日的阿里20周年纪念活动上,马云在公开信中如此评价张勇:“在担任CEO的3年多中,张勇以卓越的商业才华、坚定沉着的领导力、超级计算机一般的逻辑和思考能力,带领阿里取得了长远发展,连续13个季度实现阿里巴巴业绩健康持续增长,已经证明自己是中国最出色的CEO。”
张勇被推至前台,离不开马云的格局、胸怀、前瞻性,同时也有赖于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阿里巴巴是通过内部合伙人间的分享和传承,来培养后续领导梯队,而不是从外部物色空降。
先是有了这种先见和机制,才有阿里巴巴的制度传承和两代领导者的顺利交接。
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即使没有张勇,也会另有其人,这是阿里巴巴的机制在培养人。
2. 马化腾VS刘炽平马化腾的格局和慧眼识人的能力,丝毫不亚于马云,总裁刘炽平可以看作是“腾讯的张勇”。
2017年,《彭博商业周刊》评出了全球最具影响力的50大商业人物,入选的国际商业领袖有软银的孙正义、亚马逊的贝索斯、以及马斯克等,国内企业界只有一人入选,就是腾讯总裁刘炽平。
《彭博商业周刊》认为是刘炽平让腾讯从一家互联网产品公司变成一家多元化的公司,而不仅仅再是围绕核心社交产品微信,同时,他主导的一系列投资也在帮腾讯进行多元化布局。
投行高盛出身的刘炽平,曾经是马化腾的首席战略顾问,擅长战略规划、资本运作和企业整合。
2006年,刘炽平出任腾讯总裁,成为集团操盘手,身为董事局主席和CEO的马化腾,给了其最大的支持与信任,同时自己大幅度放权,自己只关注产品和技术趋势,让刘炽平抓日常运营。
刘炽平掌舵腾讯的十余年间,充分施展了其投资天赋,将腾讯带入了疯狂的投资并购时代,相继战略入股搜狗、京东、滴滴、大众点评、58同城等行业标杆性公司。
在全球范围内收购有影响力的游戏公司,几乎将世界上人口超过一亿国家排名前列的游戏公司全部收入帐下(要么收购,要么入股),奠定了腾讯在国内互联网领域的强势地位,同时也成为了世界上收入最高的游戏公司。
腾讯事业群
此前,腾讯一度面临市值回落、3Q大战、发展瓶颈等诸多危机,刘炽平操盘后,危机逐一化解,十余年间,腾讯市值更是从百亿美元规模一路跃升至4000亿美金的量级。
刘炽平,甚至被称为是挽救腾讯的男人。
追根溯源,于其说是刘炽平挽救了腾讯,不如说是马化腾间接挽救了腾讯。
3. 李彦宏PK百度高管百度主抓公司日常运营的人物是谁?
除了李彦宏,别无他人。
2017年,陆奇加入百度,担任集团总裁和首席运营官,他一度被认为是百度的二号人物,外界也认为这是李彦宏放权的一个标志。
陆奇
但仅仅一年多后,陆奇就火速离职,辞去了百度的一切职务。
高管离职,在有“(高管)黄埔军校”之称的百度,并不稀奇。据统计,自2007年以来,百度先后有十余名副总裁、三十余名高管离职。
高管接连离职,或许同李彦宏的领导风格分不开。
李彦宏
一名跟随李彦宏多年的百度前高管在接受《环球企业家》杂志采访时,曾如此评价李彦宏——
“李彦宏是一种西式的管理风格,把每个人都当成下属,不江湖,所以有时候让人觉得单纯,有时候让人觉得冷漠。”
在百度,李彦宏有着绝对的话语权,他在管理上也事无巨细,凡事都要过问,甚至于下属报上来的合同都要逐字逐句去核查。
这种领导风格和管理模式,同百度留不住核心高管,或许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
4. 个人话语权VS团队话语权如果公司创始人没有合伙人、核心高管帮衬、分忧,大老板一人说了算,一人老板制,那么老板会越做越累,公司可能会越做越萎缩。
一人老板制对应的是一人决策制,这种决策模式存在隐患,虽然有可能做出一些出彩的决策,不过一旦决策失误,将会导致公司错失战略机会。
而团队群策群力的决策模式,则可以大大降低决策失误的概率。
从这个标准衡量,拥有绝对话语权的李彦宏是典型的一人决策制。而阿里、腾讯则是团队决策制。
决策机制上的差异,固然受公司创始人个性特征和领导方式偏好不同所影响,但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公司话语权。
创始人的话语权,无关乎其他,它是由公司股权结构和投票机制决定的。
2018年初,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发布了百度的投资者报告,内容显示,李彦宏拥有百度16%的股权,却但有着高达55.2%的投票权。另外,李彦宏妻子马东敏持股4.3%,拥有15.2%的投票权。
而事实上,早在百度上市后,马东敏就已经淡出百度的日常运营,其手中的投票权也被授予丈夫,这样,李彦宏就拥有了70.4%的话语权,对百度有着绝对的掌控力,说一不二;
阿里巴巴的股权结构比较复杂,这里以阿里巴巴上市招股说明书公布的数据为例,当时,阿里巴巴最大的股东为软银,拥有34.4%的股份,马云作为最大的个人股东,持股8.9%,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蔡崇信占股3.6%。根据招股书说明,软银在阿里巴巴上市后,要将30%的投票权授予马云和蔡崇信。
孙正义、马云
这样,马云就拥有42.5%的投票权,但并没有超过半数的绝对话语权。不过,马云作为阿里的创始人和精神导师,仍然可以借助理念、价值观对公司的战略方向和用人策略进行把控;
2004年,腾讯上市,公司最大股东MIH宣布放弃所拥有的投票权,只享受分红。将投票权、公司经营决策权授予马化腾团队。MIH和腾讯管理团队之间的投票权让渡细节,并未公布,至于是永久放弃投票权,还是短暂放弃,是无条件放弃,还是有条件放弃,外界不得而知,不论如何,马化腾的话语权是受大股东制约的,并没有说一不二的绝对话语权。
马化腾
这种股权背后话语权的差异,或许才是李彦宏同马云、马化腾之间领导方式截然不同的根本原因所在。
百度是一人话语权,阿里、腾讯则是团队话语权。
当然,仅仅以BAT三家公司为例,就判断两种领导模式孰优孰劣,似乎有些偏颇。但从目前三家公司的发展格局来看,公司创始人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也并非全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