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西游里的无奈(大话西游的是是非非)
大话西游里的无奈(大话西游的是是非非)周星驰的这种想法,和刘镇伟一拍即合。刘镇伟当时拿到《大话西游》本子的时候,就想把至尊宝拍成一个悲剧英雄。接下来俩人一商量,要拍这样一个电影,当时定义为“合资片”,需要在内地拍,投入上可能要比在香港拍大一些。周星驰自己的星彩公司作为投资方,无法独立承担,还需要找到其他的投资方。可是到了1994年的时候,周星驰认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虽然火了,可是在一些正统的学术专家眼里,你这是小玩闹,你这是耍宝,根本不是真正的喜剧艺术。你看那些年的香港金像奖,周星驰连提名的资格都没有,所以他当时心里很郁闷,看来我要通过不同的角色摆脱原来那种无厘头的喜剧了。想想自己难得的获奖作品,《霹雳先锋》里那个小弟,那其实是个悲剧人物呀,我是不是应该继续在悲剧的路子上走一走?先说,大话西游一开始的产生和什么有关呢?和周星驰要转型有关。现在看,《大话西游》这部片子是周星驰成为喜剧大师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很多朋友说,我
《大话西游》,一部跨越时空的爱情悲喜剧,成为了文艺青年的典藏之作。从影院放映时的乏人问津,到网络论坛上的口耳相传,它为何会有如此耐人寻味的命运?从无厘头喜剧到催泪弹悲剧,它的背后暗藏怎样的骗局?从“爱你一万年”的经典台词,到“人格分裂”的情节设置,它与王家卫又有什么渊源?
当年的《大话西游》由《月光宝盒》和《大圣娶亲》两部分组成,应该说给无数的文艺青年带来了一次电影意义上的真正启蒙。可您知道吗,1995年初,《大话西游》刚在影院上映时,票房和口碑一水的差评。为了避免损失,一些电影公司放映两天后就决定撤掉《大话西游》。那么说,《大话西游》又是怎样引起大家注意的呢?如果非要追根溯源,这部片子应该是在北京高校的校园论坛上流行起来的。等到那句“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红遍网络时,已经是电影上映两年之后了。
几乎在一夜之间,《大话西游》这部遭遇了滑铁卢的电影,却在内地学生中火了起来。或许是因为它解构经典的无厘头式搞笑风格,暗合了学生们当时百无聊赖的心态;又或许是悲剧爱情故事的内核,让大家看到了自己爱情的失败。总之,大家津津乐道于反叛的孙悟空、幽默的台词以及一众美女的可爱扮相。盗版录像和VCD的兴起,以及网络进入中国的第一波浪潮,让《大话西游》突然获得了新生。现在回过头再看《大话西游》,它确实是经典。
经典的诞生是偶然也是必然,您可能不知道,当年《大话西游》的出台,竟然涉及一个骗局,一个周星驰和刘镇伟合谋欺骗投资人的骗局。有朋友可能觉得这种说法很新奇,好,咱就把这段历史给大伙儿讲讲。
先说,大话西游一开始的产生和什么有关呢?和周星驰要转型有关。现在看,《大话西游》这部片子是周星驰成为喜剧大师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很多朋友说,我十年前看《大话西游》给我看乐了,十年后再看《大话西游》,给我看哭了。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才一点点看懂了这部剧。尤其是最后紫霞仙子死的时候,很多人哭的很伤心。为什么呢?就是至尊宝为了自己的使命,放弃了自己的爱情,这本身是个悲剧英雄的故事。
为什么周星驰要在1994年演一个悲剧英雄呢?因为要想成为一个喜剧大师,你不懂悲剧是不可能的,这里边有个非常深刻的道理。喜剧其实是通过一种反差诞生的,大多数时候体现在一个小人物站错了位置,努力地要做到这个位置上的要求,可是他够也够不着,由此产生了一种反差和落差,形成了喜剧要素。所以说白了喜剧的根源是什么?其实是悲剧,是一种达不到式的悲剧。而真正的喜剧大师,没有一个是不熟练的掌握悲剧的。我们都知道,周星驰从无线培训班毕业,做过少儿节目的主持人,又演了八年的电视剧,别看一演就是八年,一直不温不火。直到1988年他演了一个电影,叫《霹雳先锋》,他在里边演了一个黑社会小弟。
凭借这个角色,周星驰得了台湾金马奖的最佳配角,这让周星驰有了去大屏幕展现自己的资本。接下来你看,《赌圣》、《赌侠》、《整蛊专家》、《逃学威龙》等等,一系列经典的香港喜剧电影,一下子使周星驰大火特火。
可是到了1994年的时候,周星驰认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虽然火了,可是在一些正统的学术专家眼里,你这是小玩闹,你这是耍宝,根本不是真正的喜剧艺术。你看那些年的香港金像奖,周星驰连提名的资格都没有,所以他当时心里很郁闷,看来我要通过不同的角色摆脱原来那种无厘头的喜剧了。想想自己难得的获奖作品,《霹雳先锋》里那个小弟,那其实是个悲剧人物呀,我是不是应该继续在悲剧的路子上走一走?
周星驰的这种想法,和刘镇伟一拍即合。刘镇伟当时拿到《大话西游》本子的时候,就想把至尊宝拍成一个悲剧英雄。接下来俩人一商量,要拍这样一个电影,当时定义为“合资片”,需要在内地拍,投入上可能要比在香港拍大一些。周星驰自己的星彩公司作为投资方,无法独立承担,还需要找到其他的投资方。
可是,他们找投资方的过程当中遇到个问题。什么问题呢?一个是喜剧片导演,一个是出了名的喜剧明星。说你俩搁到一块儿,整个喜剧,大家都很期待,会有很好的票房,投资方愿意投资。你俩非说要整个悲剧,这别人就不敢投资了。所以两个人一合计,反正剧本和各个方面都弄得跟喜剧似的,表面上就是喜剧呀,咱俩私下里鼓捣悲剧,不就成了?说白了,他俩这是合谋骗投资方呢。最后,两个人按照这个路子愣把《大话西游》拍出来了。
可是啊,拍出来之后,不光投资方不认账,市场也不认。为什么呢?大多数人进电影院看周星驰看刘镇伟,图什么呢?就是图一个乐,无厘头喜剧,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就好比我们想喝一碗老酒,结果你给我拿矿泉水瞎对付,这不行啊!大家伙儿觉得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也没往下琢磨就开骂,“周星驰、刘镇伟你们拍的什么玩意儿?骗我们”!所以当时票房口碑都非常惨。
而且,不仅观众对《大话西游》不买账,就连剧组的演职人员也不认同。前面说了,这部片子是合拍的,内地这边的代表是西安电影制片厂。那时候《大话西游》的投资达到4500万人民币,这是很大的一个数字,所以西安电影制片厂也谨慎从事。说我们各方面都得找一流的人才,演员方面,你看演牛魔王那位,就是当时陕西话剧院的陆树铭,乍一听名字大家可能有点陌生,他是谁呢?老版《三国演义》里演关公的那位。
演牛魔王要戴头套粘脸,陆树铭在片中的那张脸,是用美国易容的胶粘起来的,后来把皮肤都搞坏了。拍完牛魔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陆树铭的脸上还有褶子呢。这么辛苦吧,可在电影拍完后,陆树铭竟然并不希望在片尾演职员的名单中写上自己的名字,他当时的理由是“我是来帮忙的。”
作曲这块儿,西安电影制片厂同样不敢怠慢,找来了顶级的大腕赵季平。赵季平有多牛嗯?陈凯歌的《黄土地》、《霸王别姬》,音乐是他写的;张艺谋的《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音乐也是他写的。电视剧方面,你像《大宅门》、《水浒》啦,都是他写的,包括那首大伙儿耳熟能详的《好汉歌》。
就说,赵季平在当时绝对是响当当的作曲家呀。可是,你看《大话西游》片尾的字幕,同样没有赵季平的署名。为什么呢?据说,赵季平接过这活儿啊,不太高兴。说这什么玩意呀,孙悟空不打妖怪,谈恋爱,唐僧磨磨叨叨烦死人,这不是糟蹋经典毁三观吗?他一万个不愿意干,但赵季平很敬业,既然接下来了,我就得干好。干之前,他提出了一个条件,我好好干没问题,但是这个作品我觉得丢人,电影拍完公映的时候,千万别署我名。也就是说,赵季平压根不看好这部电影。所以,电影中的配乐插曲,只有最后卢冠廷的《一生所爱》署了自己的大名。
您看,参与其中的很多演职人员,当初都不太看好。更有甚者,很多业内人士看了片子之后,说这片子没创意,说这涉嫌抄袭。抄谁的呢?抄王家卫的。诶,人家这么说也不是没道理。为什么呢?电影里确实流露出很多王家卫的东西,包括台词情景设计。您看,比较经典的那句“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
贾玲、沈凌在综艺节目中致敬经典,表演了小品《大话西游》。那么说,这一段最经典最常被引用的台词是怎么得来的呢?它参考了王家卫拍的《重庆森林》里边的台词。
包括那段“当时那把剑离我喉咙只有零点零一公分”……这段也涉嫌抄袭《重庆森林》里的台词。
不光如此,还有抄王家卫《东邪西毒》的呢,我们知道,紫霞仙子体内住着一个青霞,姐俩,所以她人格分裂。《东邪西毒》里不是有吗,林青霞演的慕容嫣,一会儿是慕容嫣,一会儿是自个哥哥慕容燕,也是人格分裂。
还有周星驰和朱茵俩人在城墙上的那段戏,其实就是《东邪西毒》结尾时候的那段武打戏。
这么多抄袭王家卫的,怨不得人家说,你这《大话西游》没创意呢!其实什么原因呢?刘镇伟和王家卫两个人,好哥们,他俩不分你我,甚至是过命的交情。两个人关系到那儿了,所以刘镇伟说,我就成心拿他的东西过来用,顺便调侃一下王家卫,说你就是个闷骚男,电影里的男男女女,爱得死去活来,就是不肯说出一个爱字。我就正好和你相反,在我的电影世界里,爱恨都直白、真切。
那么说,他俩的交情怎么来的呢?哎,时间关系,我们把刘镇伟和王家卫的交情放在下一篇和您说,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