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30岁还没结婚(31岁的他还是个孩子)
他说30岁还没结婚(31岁的他还是个孩子)有一部日本电影,名字叫《接吻的饺子》,电影讲述了一段父女情。相比那些从小到大护犊子的父母来说,孩子,也只有在这样开明的教育观念下的家庭中成长,才能真正的成才成人,才有可能三十而立。 前几天在东方卫视看了一档相亲节目,上场的男嘉宾十分高大帅气,得到了多个女孩父母的青睐。最后到了权利反转环节,男嘉宾的母亲走上台,按照流程惯例,给男嘉宾提供参考意见。但母亲一出场说的话,就惊艳四方。她说:我跟儿子的约定就是,我们两个都互不依赖。他长大了,有他的眼光和世界,我也有我的生活。我今天来,也是想看看他到底会选择什么样的姑娘。对于这个有着开明、现代育儿观念的母亲,我是十分敬佩的,能发自内心、脱口而出这番话,相信她在日常生活中也是遵循着这样的准则教育儿子。当然,现场的女嘉宾的反应也都沸腾了,一开始可能大家看中的是男孩的颜值,但是看到一位如此开明的母亲,女孩们都笃定这个男孩的内涵和底蕴一定不错,所以有人甚至爆灯
近日有网友爆料,4月17日,一辆鄂F号牌重型牵引车被执勤交警截停检查,司机下车后出示了驾驶证,但民警在系统里查不到资料。4月18日,司机陈某在父母陪同下到交警大队接受调查处理。根据相关规定,使用伪造驾驶证陈某将被处以罚款5000元、行政拘留15日的处罚。对此,其父母情绪异常激动:“你们太过分了,他还是个孩子,才31岁!你们为什么罚那么重?”
紧接着“31岁的他还是个孩子”上了热搜,后又有网友爆料,之前镇江的26岁无业的男子向父要5千元未果,他喝农药躺床上称要等死。这孩子应该和31岁男子的父母是一家人。
这个世界的父母都怎么了?
~ 1 ~三十而立说的是什么在《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中有一句话,读来让人颇为受益:“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前几天在东方卫视看了一档相亲节目,上场的男嘉宾十分高大帅气,得到了多个女孩父母的青睐。最后到了权利反转环节,男嘉宾的母亲走上台,按照流程惯例,给男嘉宾提供参考意见。但母亲一出场说的话,就惊艳四方。她说:我跟儿子的约定就是,我们两个都互不依赖。他长大了,有他的眼光和世界,我也有我的生活。我今天来,也是想看看他到底会选择什么样的姑娘。
对于这个有着开明、现代育儿观念的母亲,我是十分敬佩的,能发自内心、脱口而出这番话,相信她在日常生活中也是遵循着这样的准则教育儿子。
当然,现场的女嘉宾的反应也都沸腾了,一开始可能大家看中的是男孩的颜值,但是看到一位如此开明的母亲,女孩们都笃定这个男孩的内涵和底蕴一定不错,所以有人甚至爆灯上去抢亲。
相比那些从小到大护犊子的父母来说,孩子,也只有在这样开明的教育观念下的家庭中成长,才能真正的成才成人,才有可能三十而立。
~ 2 ~那个父亲为何绝情有一部日本电影,名字叫《接吻的饺子》,电影讲述了一段父女情。
女儿年轻气盛,违背父亲的意思,和一个长相帅气的男生结婚,去东京居住,还很早的生了孩子。但多年后,女儿不得不因为丈夫的出轨和背叛,选择离婚。当女儿无处可去,带着6岁的孩子,再次回到老家,企图继承父亲的饺子店,谋取生计的时候,父亲说,如果你要开店,一切都靠你自己,我不会帮忙。
父亲的老友看到他对女儿的态度,埋怨他,你为什么不把自己做饺子的手艺都传授给她,这样她也好能继承你的衣钵,把你的手艺传承下去啊。父亲说,我的手艺,是属于我自己的,她要开饺子店,那是她的事情,她只有磨练出属于自己的特有的饺子,她才能坚持下去。
最终,女儿夜以继日的研究如何做出受欢迎的饺子,把饺子店开了下去。
做父母者,哪有不从心底心疼孩子的,但是孩子和父母毕竟是两个客体,两个独立的存在。所以真正的为子女着想,不是什么都替他做好,什么都给他安排到位,而是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搏杀,那才是真正属于他们的生活。
~ 3 ~北大高材生弑母,是谁的悲哀?新闻评论一针见血的点出那个“31岁他还是个孩子的”的悲哀:“他是你的孩子,但不是这个社会的孩子。”
每个父母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孩子终究是要走向社会的,你过多的包容、保护、溺爱,只会让你的孩子在宠溺下沦为一个失败的社会人。
近日,北大高材生弑母案,已经成为街头巷尾人人议论的话题,试问这个社会什么样的人才算优秀?
高学历、高智商就优秀了吗?
莫言说,生而为人,我只需要对两个人负责,生我的人和我生的人,深以为然。
一个优秀的人,或者说一个合格的人,最起码要具备的素质就是做人的责任感,先不谈对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子女负责,首先应该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否则再高的学历、再高的智商和情商,不但不能成为人生路上的加持,只会沦为一个不合格的人堕落的工具。
如果北大高材生能有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态度,无论原生家庭、母亲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压抑和痛苦,相信他总能找到出路,化解戾气。但他最终的做法,完全是当人生是一场儿戏,弑母之后的人生,相信他也不会体验到什么叫活着的意义。
而对于父母来说,没有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北大高材生一点也不可悲,每个孩子有自己的路和喜好。但作为父母可悲的是,没有告诉孩子,做人最基本的道理,没有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 4 ~社会不应包容巨婴
很多巨婴是隐形存在的,并没有被曝光。甚至有些还有着光鲜的职业和外表,他们之中不乏啃老族和白眼狼。
他们因为被宠爱长大,习惯了一味的向父母、向社会索取,永远以自我为中心,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一旦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像一个没有断奶的婴儿一样撒泼打滚。
心理学家武红志在他的书中写道:“中国人的集体心理年龄,没有超过1岁,还停留在口欲期。”
看看那个因为跟母亲索要2万块,母亲说没钱的男子,对母亲痛下的毒手,我们就该清醒的认识到,这个社会,不应该包容巨婴的存在。
我弱我有理,别人帮我是天经地义,我就是宇宙的中心,全世界都应该无条件为我服务。这个奇葩的群体,既自私又无理,不尊重规则,又漠视他人的感受。
想想看当这个社会被遍地的巨婴包围的时候,该有多可怕?
这就是父母溺爱、包容的结果。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了。”
在娇惯、宠爱、百依百顺中长大的孩子,习惯了享受和依赖,没有敬畏之心和独立成长的能力。他们不会对父母的付出有丝毫的感激,反而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应当。他们会认为自己的不如意,都是别人造成的。
物质上啃老、精神上未断奶,都是不独立的表现。父母能做的,就是放手,让孩子独自承担他的人生。那些事事代劳、从不教孩子独立的父母,才是最无知最残忍的。
所以,父母们,你们可以包容子女一辈子,但社会不会,是时候该放手了。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