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清平乐徽柔结局(清平乐中最爱徽柔的三个人)
历史中清平乐徽柔结局(清平乐中最爱徽柔的三个人)官家把自己的掌上明珠嫁给呆头呆脑的表弟,不顾辈分,不管真爱,只讲愧疚,可以看出,在朝堂之中,宝贝女儿只不过是比珍宝官爵更加昂贵的物品,随随便便就能当做弥补自己愧疚的物件,是权力之下的产物,纵使毁掉女儿一生的幸福。赵祯掌权后,先是封生母李宸妃“章懿太后”,后又给李国舅一家人加官进爵,竭尽全力补偿母亲的娘家人,但是官家仍然觉得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愧疚,便把自己最心爱的女儿——福康公主徽柔嫁给李玮。以东头供奉官李玮为左卫将军、驸马都尉,选尚福康公主。福康公主徽柔,自小饱读诗书,举止端雅,又极受官家喜爱,官家视徽柔为掌上明珠,不忍她远嫁辽国和亲,不惜用上万金钱换取徽柔的婚姻,转头却又为徽柔指婚给虎头虎脑的李玮,其实是暴露了官家的最大的私心,更是暴露他在宫廷中,觉得万物皆可用权力来弥补的贪欲。历史上,宋仁宗自幼便以太后刘娥为母亲,宫中多有流言称李顺容是赵祯的生母,但是始终在刘娥的权力下,将谣言散去,直到
《清平乐》中,宋仁宗三十多才拥有徽柔这一个女儿,作为他与苗娘子的第一个孩子,官家对徽柔也十分疼爱,再加上他与张贵妃生的三个女儿均夭折,也越发对徽柔疼爱,舍不得骂,更舍不得打。但仁宗再疼爱徽柔,也成了他用来弥补对生母愧疚的物品,把徽柔嫁给自己的表弟,完全是因为自己的私心,更是对手中权力的滥用。
表弟李玮是谁?《清平乐》中,徽柔第一次与李玮相见,是在上元节宴会上,当时的徽柔想吃宴会上的果子,便命李玮去帮她拿,善良的李玮便驮着徽柔拿厨架上的果子,被李玮的母亲发现,便责骂李玮,适逢官家来找徽柔,两人才正式知道李玮是李国舅家的二公子,而李国舅是官家生母李顺容的娘家哥哥,李玮与官家同辈,论辈分,徽柔应该叫李玮“叔叔”,却没想到官家早已为这叔侄二人指婚,只是二人不知道而已。
原著《孤城闭》中,苗昭仪作为徽柔的母亲,第一次见李玮,就觉得李玮长得傻头傻脑,说话慢吞吞。皇后问李玮读过什么书,李玮也吞吐地答不上来,实为尴尬,但官家却觉得李玮“占对雍容,举止可观”,当提及要选李玮做驸马,众人怔住,只能赔笑,苗昭仪更是觉得欲哭无泪,侍女只好安慰苗昭仪,官家或许只是说说,并无此意。
可当年五月,官家就宣旨:
以东头供奉官李玮为左卫将军、驸马都尉,选尚福康公主。
福康公主徽柔,自小饱读诗书,举止端雅,又极受官家喜爱,官家视徽柔为掌上明珠,不忍她远嫁辽国和亲,不惜用上万金钱换取徽柔的婚姻,转头却又为徽柔指婚给虎头虎脑的李玮,其实是暴露了官家的最大的私心,更是暴露他在宫廷中,觉得万物皆可用权力来弥补的贪欲。
历史上,宋仁宗自幼便以太后刘娥为母亲,宫中多有流言称李顺容是赵祯的生母,但是始终在刘娥的权力下,将谣言散去,直到刘娥死去,八大王赵元俨才告知宋仁宗真相,得知李宸妃是自己的生母,他先是去开棺验尸,看李顺容是否被刘娥毒害,却没想到刘娥竟然以皇后的礼节,厚葬了李顺容,并封其为“宸妃”。
赵祯掌权后,先是封生母李宸妃“章懿太后”,后又给李国舅一家人加官进爵,竭尽全力补偿母亲的娘家人,但是官家仍然觉得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愧疚,便把自己最心爱的女儿——福康公主徽柔嫁给李玮。
官家把自己的掌上明珠嫁给呆头呆脑的表弟,不顾辈分,不管真爱,只讲愧疚,可以看出,在朝堂之中,宝贝女儿只不过是比珍宝官爵更加昂贵的物品,随随便便就能当做弥补自己愧疚的物件,是权力之下的产物,纵使毁掉女儿一生的幸福。
原著《孤城闭》中,梁怀吉的好朋友张承照曾告诉过福康公主,李玮的官爵是虚设,原文称:
驸马都尉中‘都尉’的意思其实是‘提举公主宅’,就是帮公主看家护院的,而‘驸马’本义为驾辕之外的马,现在指帮公主驾车,陪公主出行,或四处奔走为公主跑腿的人。总之,驸马都尉就是服侍公主的品阶稍微高一点的家臣,任由公主驱使,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张承照的这段话,可以看出,福康公主嫁给李玮,不需要有舅姑之称,只需要享受整个李家的侍奉就可以了。这也恰好应了宋仁宗给徽柔找婆家的初衷:
我要给徽柔找一个对徽柔百依百顺,万分服帖的人家,让她做大宋最快乐的姑娘。
可官家的这番话,完全不考虑徽柔眼中的快乐,而仅仅考虑到了——他人在权力束缚下的恭维,就是快乐。
原著《孤城闭》中,苗昭仪有很多次都不同意这门婚事,但是却一直不敢在官家面前袒露心扉,一方面是因为自己从小到大一直唯命是从,不敢争锋的性格使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张贵妃深受官家恩宠,怕自己反驳,与官家生了嫌隙,所以她本人不敢去与官家商量,更不让徽柔去跟爹爹撒娇反驳。
《清平乐》28集中,苗昭仪一直想方设法的博得官家喜爱,就是因为不满官家对张贵妃的独宠,而此刻,若是她主动去反对这门亲事,不仅会坏了官家对生母的弥补,不仅会体现出苗昭仪的失礼,更会得到官家的责备,称苗心禾一贯的善解心意,这些日子怎么改了心性?
所以,官家让徽柔嫁给李玮,其实也是因为苗昭仪的懦弱所致,甚至是因为苗昭仪欲与人争宠的私心导致徽柔下半生的不幸。
原著《孤城闭》中,福康公主曾一心青睐曹皇后弟弟曹佾(yi)的儿子曹评,曹评年方十岁,文才武艺皆全,深得苗昭仪喜爱,欲选他为婿,更把这件事与曹皇后说了,曹皇后心中也十分喜悦,可是当苗昭仪把这件事给官家商量时,官家却十分不喜,而苗昭仪也说话直白:
你就那么不想让徽柔嫁给曹家?
言外之意,是指责官家,你就那么害怕曹家这个外戚权力庞大,对你造成威胁。
官家虽然没有直面回复苗昭仪,但其实苗昭仪却说到了官家的内心深处。他一直畏惧曹丹姝作为皇后的权力,曹丹姝贤德大度,中宫风范皆有,而曹家为武将世家,他其实更畏惧自己的祖先赵匡胤的“陈桥兵变”再次上演,所以才会断了福康公主嫁给曹评的念头,斩断曹家的外戚羽翼。
福康公主下嫁给李玮,是宋仁宗一手包办,他不顾福康公主是否愉悦,而是将自己对生母的愧疚,用下一代人的婚姻去偿还,害得福康公主最终抑郁而死,不得不说,福康公主的不幸,是帝王权力的产物啊!而对于徽柔的亲生母亲苗心禾来说,她过于在意官家的看法,懦弱的不敢提出反驳,公然葬送了女儿的幸福,而曹皇后,却是间接毁掉徽柔幸福的人。他们三个人把徽柔宠上了天,却亲手葬送了她的一生!
作者:蔡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