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万户的飞天故事有什么意义(原来是一个编造的故事)

万户的飞天故事有什么意义(原来是一个编造的故事)著名的刘伯温,也没有被赏赐“万户”的记载首先关于“万户”的由来,如果按照某百科的说法,因为被封了万户所以称为万户,这样的赏赐显然是不小,但明朝赏赐官员,特别是在朱元璋时期,很少会赏赐百姓的赋税,而是赏赐金钱、布匹或者粮食。特别万户这个数量特别大,这个陶成道肯定是被封侯才有可能。但根据《明太祖实录》和《明史》,都没有出现赏赐陶成道万户或者封侯的记载。万户飞天的插画这个事情很有趣,万户(陶成道)也因此被誉为世界航天第一人,甚至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也以“万户”命名。但是事情的真相却没有这么简单,经过抽丝剥茧的查证,明朝其实从来没有万户这个人,而“万户飞天”这个典故,其实出现的时间不算长,并且这是一个“出口转内销”的故事。月球“万户”陨石坑

太长不看版:“万户飞天”不是事实,是一个出口转内销的故事。#科学真相##中国航天日#


万户的飞天故事有什么意义(原来是一个编造的故事)(1)

我们熟知的“万户飞天”形象

说起万户飞天的故事,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上,就有过这个故事的记载。按照某百科上的说法是这样的:

万户(?—1390年),本名陶成道,原名陶广义,后被朱元璋赐名“成道”。原是浙江婺城陶家书院山长,喜好钻研炼丹技巧。一次炼丹事故后,转为试制火器。元末,吴王朱元璋下婺州,陶成道率一干弟子相投,献火神器技艺。在历次战事中屡建奇功,受到朱元璋封赏“万户”,从此陶成道被人称为“万户”。明初,陶成道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晚年,陶成道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上面,双手举着2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加上风筝的力量飞起。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

万户的飞天故事有什么意义(原来是一个编造的故事)(2)

万户飞天的插画

这个事情很有趣,万户(陶成道)也因此被誉为世界航天第一人,甚至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也以“万户”命名。但是事情的真相却没有这么简单,经过抽丝剥茧的查证,明朝其实从来没有万户这个人,而“万户飞天”这个典故,其实出现的时间不算长,并且这是一个“出口转内销”的故事。

万户的飞天故事有什么意义(原来是一个编造的故事)(3)

月球“万户”陨石坑

首先关于“万户”的由来,如果按照某百科的说法,因为被封了万户所以称为万户,这样的赏赐显然是不小,但明朝赏赐官员,特别是在朱元璋时期,很少会赏赐百姓的赋税,而是赏赐金钱、布匹或者粮食。特别万户这个数量特别大,这个陶成道肯定是被封侯才有可能。但根据《明太祖实录》和《明史》,都没有出现赏赐陶成道万户或者封侯的记载。

万户的飞天故事有什么意义(原来是一个编造的故事)(4)

著名的刘伯温,也没有被赏赐“万户”的记载

对明朝历史了解比较多的读者,可能会联想到明朝是有“千户”或者“百户”这样的武官官职的。那会不会万户不是因为赏赐,而是这个人的官职呢?答案也不是,明朝只有“千户”和“百户”,从来也没有”万户“这个职位。

那既然这条路走不通,我们能不能从陶成道这个人本身入手呢?同样根据某百科的记载,明朝确实曾经有过陶成道这个人出现。具体的记载如下:

第一四六世陶成道,俊美子,在元名广义,在明名成道,字思温,又字焦玉,号东宁伯,又号火器神,元至大元年正月初六日生,有文武名……至正十八年太祖下婺州,府城人望望见城西有五色云如车盖,以为异,纷纷报与成道,成道与子景初前往探望,方知是太祖军到,遂领三百弟子从太祖,献火器神功技,以咨议军器用,明洪武时以才累官兵部侍郎,以祖传用军策裔孙,自着火器神留名。(《苍溪陶氏世系表》)

这个史料是在明朝后期出现的一本家谱上记载的,在这里丝毫没有提到陶成道飞天的故事,而是只是说陶成道善于使用火器,而这其实也不出奇,因为明朝禁军中专门有“火器营”,明朝前中期使用火器的记载非常多,但善于使用火器和运用火药制造火箭显然还有不小的差距。

万户的飞天故事有什么意义(原来是一个编造的故事)(5)

明朝中期著名的“北京保卫战”,就有使用火器的记载

那“万户飞天”的故事,究竟从何而来呢?

迄今为止,我们能找到最早关于万户飞天的记载,不是来自于中国,而是来自于外国。根据比较靠谱的维基百科给出的信息,在1909年的时候,一个叫沃特金斯(John Elfreth Watkins)在《科学美国人》上刊登了一篇文章,在这里他是这样说的:

传说第一个将自己献身于飞行难题的人是Wang Tu,一位约公元前2000年的中国官员。他建造了一对大而平行的水平风筝,将自己的身体置于一把下方固定了47枚火箭的椅子,由47个侍从手执蜡烛点燃。但椅子下的火箭发生爆炸,将官员点着,因此惹怒了皇帝,下令罚他吃一顿重重的戒尺。

万户的飞天故事有什么意义(原来是一个编造的故事)(6)

迄今为止最早的关于“万户飞天”的资料(来自科学美国人)

这个版本和后面万户飞天故事已经差不多了,可是文章里记载的是公元前2000年啊,难道是秦始皇时期?不对啊,那个时候连黑火药都没有被发明出来,哪来的火箭。而且这个Wang Tu又是谁呢?

很显然,这个故事更像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编出来的一个传说,到了1945年,美国作家赫伯特·基姆(Herbert Spencer Zim)出版的一本叫做《火箭和喷气式飞机》(Rockets and Jets)里面万户飞天的故事就逼真的多了:

在公元1500年,有一个叫“WanHu”或“WanHoo”的中国官员举着俩风筝,在风筝上绑着许多火药做成的火箭,试图飞向月球,结果随着点燃引线之后这位官员直接就被炸的灰飞烟灭……

这个故事和我们今天听到的万户飞天的故事已经是几乎一样了。只不过公元1500年已经是明朝中期了,和朱元璋没有丝毫关系,而且这个“WanHu”或“WanHoo”显然是一个名字,与陶成道也扯不到一起。但这本书的传播力很大,至今我们都可以在亚马逊上买到这本书,很难说后面万户飞天的故事是不是受到了这个故事的影响。

万户的飞天故事有什么意义(原来是一个编造的故事)(7)

Rockets and Jets

不管是沃特金斯还是赫伯特·基姆的版本,都没有说明这个故事是从哪得到的。在信息并不算发达的20世纪早期,我们真的很难想象一个发生在中国的故事,中国的书籍上没有记载,而直接跑到西方人的史料里。

不管怎么样,万户飞天这个故事就此传播开来了,之后衍生出了各种版本,文章开头的陶成道,至少诸多版本中的一个,万户这个人究竟是谁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说是木匠,有的说是一个富二代,还有的说是工匠。他的年代也从元末到明朝末期各种说法都有,但所有的版本都有同样的毛病,找不出更准确的出处。

这个故事传播至今还有个特点,就是它在美国的名气要比其他国家,包括我们中国还要大,连美国航天局NASA都采用了这个说法,现在在官网上还有关于万户如何飞天的记载。不过和万户老先生放在一起的,还有很多别的民族关于飞天的传说,其中就有古希腊神话里伊卡洛斯飞天的著名故事。显然NASA没有把这些故事当作史料,而是想表达人类自古以来就有对飞翔的梦想。

万户的飞天故事有什么意义(原来是一个编造的故事)(8)

伊卡洛斯的故事显然在西方更有名气

根据现在能找到的所有史料,使我们不得不有一个这样的结论:或许根本就没有这个万户这个人,这个故事是美国人杜撰出来的,后来又被传回了中国,后人根据这个故事再去找原型。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著名的科普节目《流言终结者》(MythBusters)曾经做过一期飞天火箭椅的节目,结果证明假如真的有这位万户,他不是摔死就是被火烧烧死,下场都不会太好。

其实不管万户的故事是真还是假,故事中表现出来对于飞天的梦想确实是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就有。就在最近,我国的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这起源于屈原的《天问》,还有我国的航天空间站叫做“天宫”,来源于我国的传统神话,探测暗物质粒子的探测卫星叫做“悟空”,进行量子科学实验的卫星叫做“墨子”......我们中国从来就不缺少对于天空和未知的探索,而最近十几年我国的航天事业也是迅猛发展,我们也成为了全世界第三个把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所以某种意义上说,万户这个人虽然不存在,但他的精神却一直在影响我们。我们也不需要刻意在古书里追根溯源,因为如今这个时代才能使我们把梦想变成现实。

万户的飞天故事有什么意义(原来是一个编造的故事)(9)

振凡人心的“天问”任务

不过万户的故事也给我们提了醒,凡事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这能让我们不那么容易上当。

参考资料:

[1] 庄赢.论明代太祖朝的物质赏赐[J].贵州文史丛刊 2014(04):52-57.

[2]《筑梦天宫:从万户飞天到中国空间站》[J]. 理论学习 2017(03):64.

[3] wanhu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an_Hu

[4] Watkins J (2 October 1909). "The Modern Icarus" (PDF). Scientific American.

[5] http://history.msfc.nasa.gov/rocketry/06.html

[6] https://www.amazon.com/-/zh/dp/B0007DXH14/ref=sr_1_74?__mk_zh_CN=亚马逊网站&dchild=1&keywords=Herbert Spencer Zim&qid=1587809104&sr=8-74&swrs=98D813E561F8AA1D478048B133FC429F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