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琪女(张文琪前卫)
张文琪女(张文琪前卫)李连伟简介许冠英(1945—)曲艺作家,表演艺术家。山东临沂人。1958年考入山东广播文工团参加工作,1962年入伍。历任山东省曲艺团团员、前卫歌舞团团员、26军文化干事、前卫歌舞团曲艺队副分队长、北海舰队文工团政委等职。他集相声、快板书、口技、话剧表演和山东琴书、吕剧演唱于一身。说、学、逗、唱样样在行无所不能,多才多艺,是一位难得的专业艺术人才。1962年中国对印度自卫反击战打响以后,他深入前线基层慰问边防官兵。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他前往广西中越边界慰问解放军战士,赴西沙群岛慰问守岛官兵。入伍几十年来,不论是在军、师宣传队,还是在前卫歌舞团或北海舰队文工团,他都积极参加走边防、下基层活动,是一位深受基层官兵爱戴的军旅艺术家。1976年他和徐桂荣、王云台合作演唱的山东琴书《老解放》,入选《建国三十年优秀曲艺作品集》。他主演的话剧“重任”,代表济南军区参加全军文艺调演获得第一名。转业
四、部分曲艺作家、艺术家简介(下)
孙镇业简介
孙镇业(1944—2010)曲艺作家、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家。山东安丘人。他15岁考入山东省曲艺团,1979年入伍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历任山东曲艺队队员、前卫歌舞团曲艺队山东快书演员、合唱队曲艺分队长、合唱队副队长、歌舞团艺术指导等职,国家一级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快书传承人之一,中华山东快书研究会会长,高派山东快书掌门人。他通过多年的艺术实践,精于不同人物的性格刻画和内心感情世界抒发。他演唱的长篇山东快书《武松传》、《鲁智深》等在全国几十家电台、电视台联播。几十年的艺术生涯先后创作并演唱了山东快书《老支书》、《挡车》、《一场激战》、《神将军》、《贺龙赴宴》、《刀劈盐局》、《爆炸军火》等一百多万字的作品,多次获得全军、全国创作和表演大奖。他将山东快书表演艺术介绍到了德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为山东快书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快板书“竹板”
范元斌简介
范元斌(1948—)曲艺作家、表演艺术家。山东济南人。1960年8月考入济南曲艺团二队(后改为济南历下曲艺队)。63年正式拜老艺人杜永顺为师学习山东快书,并将原名范锡德改为现在的艺名。1964年参加山东省全省曲艺汇演,表演的山东快书《武松闹南监》获青少年演出三等奖。创作改编演出了《关不住的小老虎》、《母子会》等节目在《群众艺术》杂志上出版发表。1968年到部队以后创作演出了大量的反映部队生活的曲艺作品,如山东快书《春风送暖》,相声《老战友》,群口快板《安全总结会》等等,有不少作品被收编入军区出版的连队文艺丛书中。调入前卫歌舞团曲艺队后创作了山东琴书《三杯泪酒敬亲人》、《背鏊子》(与别人合作)等作品,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播。他几十年的艺术生涯始终坚持为基层服务,为兵服务的理念,积极参加到边防、海岛和高山哨所演出和辅导基层文艺骨干。1979年3月他参加中央慰问团赴广西前线慰问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部队,演出到前线部队猫耳朵,还到野战医院的病房、病床前慰问光荣负伤的战士们,1979年底参加赴西沙群岛慰问活动,哪怕只面对一名站岗的哨兵,他也一丝不苟的演唱。是深受部队战士欢迎的艺术家。
许冠英简介
许冠英(1945—)曲艺作家,表演艺术家。山东临沂人。1958年考入山东广播文工团参加工作,1962年入伍。历任山东省曲艺团团员、前卫歌舞团团员、26军文化干事、前卫歌舞团曲艺队副分队长、北海舰队文工团政委等职。他集相声、快板书、口技、话剧表演和山东琴书、吕剧演唱于一身。说、学、逗、唱样样在行无所不能,多才多艺,是一位难得的专业艺术人才。1962年中国对印度自卫反击战打响以后,他深入前线基层慰问边防官兵。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他前往广西中越边界慰问解放军战士,赴西沙群岛慰问守岛官兵。入伍几十年来,不论是在军、师宣传队,还是在前卫歌舞团或北海舰队文工团,他都积极参加走边防、下基层活动,是一位深受基层官兵爱戴的军旅艺术家。1976年他和徐桂荣、王云台合作演唱的山东琴书《老解放》,入选《建国三十年优秀曲艺作品集》。他主演的话剧“重任”,代表济南军区参加全军文艺调演获得第一名。转业青岛市税务局工作后主抓全局的党务工作,各项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在全省税务系统中名列前茅。2018年7月,由青岛市文联主办、青岛曲艺家协会承办的“许冠英从艺60周年感恩答谢会”在青岛市北区第一文化馆隆重举行。
李连伟简介
李连伟(1953—)曲艺作家、快板书、相声表演艺术家。山东济南人。1970年入伍,历任济南警备区宣传队演员、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演员、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编辑、主持人,山东电视台栏目主持人,山东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国家一级文学编辑。他专业上早年拜曲艺大家王凤山先生为师,在继承王派快板的基层上吸收其它艺术门派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魅力。他创作演出了《猪八戒拱地》、《战马超》、《月下激战》、《生日水饺》、《西湖情缘》等优秀作品。在全国首创了“广播相声”节目形式,录制播出了《济南人济南话》、《校园趣闻》、《生日童话》、《足球评论员》等近千段曲艺作品。他和李东风联手在山东卫视主持了民生新闻《百姓百事》,开创了相声方式播送新闻的先河。出版发行了“连伟、东风广播相声、快板、快书专辑”。他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多次获得全军、全国创作、表演奖。他在山东广播电台创办并编辑主持的《笑声与歌声》栏目,成为山东省“十佳最受听众喜爱的节目、主持人”。《欢乐八方》专栏被国家广电总局等授予“全国十佳栏目”一等奖,本人被授予“十佳节目主持人”。他的部分广播电视专题节目也屡获国家大奖。他还出版了《欢笑使者》、《田园晚风》、《王凤山》等多部专著。他贴近基层、服务边防,1979年对月反击战时就第一时间赶往广西前线慰问部队,当年还参加了西沙群岛慰问活动。1986年又主动报名赴云南前线参战一年。退休以后也是大部分时间在基层演出,为群众服务。
周斌简介
周斌(1955—)曲艺作家、表演艺术家。山东青岛人。1978年入伍。历任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演员、青岛市工人文化宫艺术编导、青岛市艺术教育联盟副主席等职。她集评书、朗诵、节目主持和单弦、山东琴书、豫剧演唱于一身,多才多艺,专业突出。1982年参加全国曲艺优秀节目调演,和徐桂荣、赵希臣、董慧丽等演唱的山东琴书《慈母心》荣获文化部演出“一等奖”。1984年参加全军文艺调演,荣获“优秀演员奖”。90年代初她在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演播了中篇小说《王冠的秘密》和故事《夜游神》等,在山东省曲艺比赛中演唱山东琴书巜一只金耳环》获表演“一等奖”。1994年参加全国故事大赛表演荣获“二等奖”。她多年孜孜不倦,潜心艺术教育工作,成功培养了大批青少年学生,有不少学生在全国大赛获得大奖,有的学生走上了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岗位。他创作编导的儿童剧《红军不怕远征难》、《花木兰》等作品生动活泼,寓教于乐,深受少年儿童喜欢。她本人因教学突出,2007年和2013年两次获得全国蒲公英活动“园丁奖”和“优秀教师”奖。2008年参加阳光新星汇全国总决赛活动中荣获“最佳指导老师奖”。2019年参加飞扬的红领巾全国少年儿童艺术风采活动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她还创作了大批评书、故事、散文、小说、人物专访、电视剧本等文学作品,不少在国家和省级报纸、刊物上发表并获得创作奖。
1958年全国“第一届”曲艺汇演
唐爱国简介
唐爱国(1957—)曲艺作家、相声表演艺术家。湖南衡阳人。1970年入伍。历任济南军区坦克八师战士、前卫歌舞团演员、演唱队曲艺分队长、歌舞团艺术指导、山东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文联副主席等职。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他形成了自己独立的艺术风格,表演潇洒自如,幽默风趣,善于把握人物的内心刻画。他创作并演出的《十五的月亮》、《游乐梦》、《爱国定律》、《小新兵》、《送礼》、《劝酒》、《嫂子》、《押宝》、《关键时刻》(部分作品为合作)等大量的曲艺作品。1994年被评为“全国十大笑星”之一,两次获得晋冀鲁豫“十大笑星”之首。他1999年获第七届全军文艺会演表演一等奖。2000年获中国曲艺“牡丹奖”,2003年获“中央电视台CCTV相声小品大奖赛特别奖”。先后获全国、全军和省级以上曲艺或相声奖项40余次,四次荣立三等功。 他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赈灾义演等公益活动,两次参加中央电视台“心连心”演出。他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和《正大综艺》、《综艺大观》、《曲苑杂坛》等栏目的录制播出。他还涉猎电影、电视剧领域,参与多部电影、电视剧拍摄,其中在电影《U盘》等多部影视作品担任主演。
齐立强简介
齐立强(1956—)曲艺作家、相声、快板书表演艺术家。山东济南人。1975年参加工作,1978年入伍。历任山东省军区战士、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演员、演唱队曲艺分队长、山东省曲艺家协会理事、山东省相声学会副会长等职。国家一级演员,三次荣立三等功。他的快板书师从于著名表演艺术家张志宽。他舞台表演细腻,人物刻画准确,吐字清晰流畅,多年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相声艺术和唐爱国一起师从于著名相声艺术家姜昆。表演风趣幽默,捧哏到位,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有自己的表演魅力,受到广大部队官兵喜爱。他同时也涉猎电影、电视剧等其它艺术形式,在多部影视作品中担任重要角色。他创作和参与创作了《嫂子颂》、《劝酒》、《送礼》、《游乐梦》等多部曲艺作品,多次在全军、全国的文艺演出中获得一等奖,参演了1992年的央视春晚,也曾获得曲艺最高奖—牡丹奖。
王宏简介
王宏(1962—)国家一级编剧。山东济南人。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戏剧影视编导班。历任前卫歌舞团编剧、总政治部话剧团团长等职。他是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国话剧协会副主席。出版有《泰山人》、《母亲河》等专著,创作话剧《生命档案》、《冰雪丹心》、《士兵们》、《兵者-国之大事》、《泉城人家》、《茶壶就是喝茶的》,吕剧《泉城传说》等十余部作品。小品《装修》、《你摊上事了》、《坑道深处》、《吉祥三宝》、《足疗》、《保险》、《荆轲刺秦》、《特种兵》、《坑道深处》、《情锁云山》、《有我没你》、《爱不糊涂》、《巴桑阿妈》、《折腾》、《黄昏的出租车》等二百余件。相声、山东快书等曲艺作品近百篇。还有电视剧《低头不见抬头见》、《咱们的派出所》、《死之谷》等。他的作品多次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好剧目奖、剧作奖,中国戏剧好剧目奖、曹禺剧本奖、小戏小品奖,中国曲艺牡丹奖,中国话剧金狮奖等全军全国大奖。他是中宣部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中国文联百名好青年文艺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阴军简介
阴军(1965—)曲艺作家、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家。山东肥城人。1980年开始从事山东快书艺术,1984年入伍,1985—1986赴云南老山前线参战。1989年在济南拜山东快书艺术家孙镇业先生为师时,快书大师高元钧先生亲自到场并为他题词:“继承高派艺术,振兴山东快书”,他是山东快书高派第三代传承人。2000年进入前卫歌舞团担任山东快书演员。他几十年活跃在为兵服务第一线,多次参加军内外大型文艺晚会。同时担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山东快书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曲艺家协会军旅曲艺艺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山东快书省级代表传承人,山东省漫画家协会顾问,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他是山东警察学院、旅游职业学院、青年政治学院、济南大学国际交流教育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文化大使。山东省戒毒系统戒毒文化大使。他1996年10月获全国第一届山东快书、快板书电视表演大赛一等奖,2001年10月获第二届山东快书、快板书电视表演大赛一等奖,2006年9月获第四届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2008年9月获首届山东省委、省政府“泰山文艺奖”。2014年8月获首届“高元钧杯”全国山东快书大赛金奖等。两次荣立三等功。
李文绪简介
李文绪(1973—)曲艺作家。济南军区前卫文工团创作室主任。山东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山东曲艺演艺网专家顾问。连续多年担任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创和语言类节目统筹。多次应邀为全国、全军大型晚会策划、撰稿和评论。代表作有春晚小品《吉祥三宝》、《午夜电话亭》。动漫剧《聪明的顺溜》。电影《U盘》。电视剧《咱们的派出所》。话剧《以雷锋之名》。舞剧《忠义水浒》。音乐剧《嘎兵阿嘎》等。部分作品获得中国戏剧奖、中国曲艺牡丹奖等奖项。
韩冰、刘畅(寒流组合)简介
韩冰、刘畅,同学加战友。1986年俩人一起考入文化部直属的中国北方曲艺学校 成为该校首届学员 在校期间先后师从于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刘文亨、李伯祥、魏文亮、魏文华等。在校期间就获得天津“津门曲会”的“新苗奖”等,1990年作为首届毕业生代表进京为中央首长汇报演出。同年六月被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特招入伍,1990年至2002年在济南军区为兵服务演出达千余场,受到广大官兵的热烈欢迎。2001年进修于中国戏剧学院和中国北方曲艺学校联合创办的“首届曲艺大专班”。2002年底调入空政歌舞团曲艺队,两次随空军“蓝天情,心贴心”文化服务队下基层服务演出,受到空军官兵的热烈欢迎。他们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周末喜相逢》、《综艺大观》、《曲苑杂坛》及各地方电视台大型晚会的录制。主要获奖情况有1994年第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1996年全军文艺新作品比赛曲艺类三等奖。1997年文化部、广电部举办的“金狮奖”。第二届全国相声比赛表演三等奖。1999年“晋、冀、鲁、豫”曲艺比赛金奖。1999年第七届全军文艺会演“三等奖”。2001年全军曲艺比赛“二等奖”等。被济南军区授予“特殊贡献奖”等。
八十几年来济南军区曲艺人才辈出,涌现许许多多在全国有影响的曲艺作品和曲艺家,除了上面介绍的一部分外,还有王志成、刘秀德、常贵生、郑福山、梅喜冬、林晓华、畅雪丽、孙雪萍、郑宝森、党爱芝、常贵生、景风玲、李自爱、朱桂英、于声、郭有道、文寿长、陈修德、忻立成、王明存、王华亭、刘开耕、李逢春、李乃高、尹宝生、宋新民、王志成、项加林、候运发、王艺树、李苏、江春水、赵希臣、黄志强、张云起、李文庆、王云台、张艳丽、贺云、刘燕君、董慧丽、吉连军、杨福生、商清秀、李汝贡、米永健等等,他们有的是曲艺作家,有的是曲艺作曲家或曲艺演唱家,都是部队曲艺界的翘楚,受篇所限,就不一一介绍了。
永远的“前卫”
走近你,我无怨无悔,
伴随你,我无憾无愧,
难忘那边关星辰马前月,
岁月当歌,
代代前卫,
载歌载舞壮军威。
我在前卫,
就辉煌前卫,
歌不尽,万里长城长,
舞不休,神州浴春晖,
铜板丝竹高扬我民族魂,
一辈又一辈。
我们曾经在前卫,
德艺双馨,
服务部队,
现在团队不在了,
精神永驻,
我们永远前卫。
——摘录于前卫五十年团庆献词(修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