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大志愿者进社区(洪山启动青年学子进社区)
财大志愿者进社区(洪山启动青年学子进社区)用爱心温暖空巢老人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心援队”此外,洪山区建立志愿服务反馈机制,结对社区将志愿服务开展情况及时反馈给团区委和高校团委,团区委以此为依据,年底给予表彰奖励。高校也会根据社区反馈的信息,对志愿服务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大学生,在奖学金评比、推荐择业、保研保博、留校任职等方面予以倾斜。据了解,洪山辖区有高校37所,其中武大、华中科大等省部属高校14所,在校大学生近60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一半以上,大学生志愿者群体人数较大。今年,洪山区花20万元为青年志愿者购买了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全区60万大学生及所有从事志愿服务的40岁以下青年,如在志愿服务期间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经由团区委认定,最高可获得5万元赔付。
即日起,洪山区居民需要什么样的志愿服务,可以到社区去“点菜”,选择相关的大学生服务团队,而大学生志愿者也可以根据社区公布的服务需求主动配对。
近日,洪山区举行首家实体青年服务门店——“洪山青年之家”的揭牌仪式,团区委发布了《百万大学生进社区暨区校结对共建社区志愿服务基地工作手册》。这是一份洪山志愿者服务“菜单”:洪山辖区内37所高校的383个志愿者服务团队亮出自己的团队名称、人数、志愿服务内容和负责人联系方式,洪山区154个社区则提出246个志愿服务意向,公布社区所需的志愿服务内容、人数与负责人联系方式。志愿团队和社区一般会在15分钟服务圈内,根据双方需求,相互自由“点菜”。洪山区则将根据服务时长,为提供服务的志愿团队进行星级评定,评定结果将作为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
截至2016年底,洪山区已经实现了高校志愿服务全覆盖。全区154个社区与37所高校的200多个院系签订了共建协议。
为让高校志愿服务常态化,洪山区按照就近原则,打造“十五分钟志愿服务圈”,以各高校周边一站路车程距离为条件,推动高校院系与周边社区就近结对共建,有效促进志愿服务长期化、常态化。
此外,洪山区建立志愿服务反馈机制,结对社区将志愿服务开展情况及时反馈给团区委和高校团委,团区委以此为依据,年底给予表彰奖励。高校也会根据社区反馈的信息,对志愿服务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大学生,在奖学金评比、推荐择业、保研保博、留校任职等方面予以倾斜。
据了解,洪山辖区有高校37所,其中武大、华中科大等省部属高校14所,在校大学生近60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一半以上,大学生志愿者群体人数较大。
今年,洪山区花20万元为青年志愿者购买了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全区60万大学生及所有从事志愿服务的40岁以下青年,如在志愿服务期间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经由团区委认定,最高可获得5万元赔付。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心援队”
用爱心温暖空巢老人
一支可爱又可敬的队伍,一群可爱又可敬的人。他们牺牲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去陪伴老人度过一天又一天,他们用自己的忙碌只为换来老人的开心,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老人发自内心的笑容。
以“挂念空巢老人、关注贫困儿童”为主要活动宗旨,怀着“真心、关心、爱心、责任心、开心”,这支大学生志愿者团队主要开展“援助空巢老人”爱心活动,和他们进行心灵交流,为他们带来温暖和欣喜。他们定点服务的6名老人皆为70岁以上的高龄,其中包含一名日裔老人以及一名瘫痪卧床的老人。
因为有了他们,老人们排解掉心中的苦闷;因为有了他们,华中科大的校园里又多了一丝温暖;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这场朝阳与夕阳的美丽邂逅。
华中农业大学张瑜服务队
以感恩之心服务社会
成立于2010年的张瑜服务队,以华中农业大学舍己救人学生张瑜的名字命名。服务队坚持“用生命传递爱心,用感恩担当责任”,立足感恩父母、感恩学校、感恩社会、感恩他人开展志愿活动。
自成立至今,张瑜服务队团结凝聚了3000余名师生参与志愿服务,服务范围涵盖病房陪护、留守儿童帮扶、花卉种植和养护知识普及、农业现状调研等多个方面,并在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国际柿学大会和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上,向国内外与会人员展示了志愿者良好的专业素养。
服务队在华农东、南湖玫瑰湾等多个社区建立服务基地并与其保持长期合作,通过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推进了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化,促进了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华中师范大学围炉分享团
在志愿服务中传播国学
作为以国学教育为重点的志愿服务社团,围炉分享团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让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传播国学,在讲授国学的过程中感悟国学。
去年,依托“国学教育进社区、进学校”的平台,围炉分享团启动了“讲国学·诵经典”卓刀泉小学国学教育活动。社团以诚信、宽容、感恩等话题展开国学教育,通过每次国学专题的讲解,一方面增进学生们对国学的了解,接受国学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使他们从中学会为人处世之道,常怀感恩之心。此外,围炉分享团还编写了一套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国学知识读物,从更多维度助力国学志愿服务开展。迄今为止,该活动已举办12次,近50名志愿者参与到该活动中,志愿服务总时长超过400小时,受益学生达100余人。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如暖阳照亮残障人生
2003年成立的动力与机械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学雷锋小组”为龙头,逐步建立了东湖小学、茶港社区、东湖村阳光家园、武汉市第二聋校、河南安阳伯文村支教学校5个志愿服务基地,形成了“七彩小屋”东湖小学爱心家教项目、“心伴心”和谐社区服务项目、阳光家园关爱残障老人项目、阳光助残关爱聋哑儿童项目和“爱心之旅”赴河南安阳关爱留守儿童支教项目5个品牌服务项目,募集到社会各界捐款数万元。
在阳光助残关爱聋哑儿童项目基础上,协会在武汉市第二聋校与石牌岭社区开展了“暖阳人生”助残进社区互助公益项目,推动青年走进基层,服务群众,在全国青年志愿公益项目大赛中获得铜奖,成为武汉大学品牌志愿服务项目。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服务队
发挥专业力量普法进社区
从2005年成立至今,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已走过十一个春秋。目前,服务队在洪山区进行的志愿活动颇具文化特色,主要是法律援助、义务卖报和健康彩跑。其中多项活动被评为校级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并向品牌化、专业化及创新化的方向发展。
其中,普法进社区活动最具代表性:依托本学院的学科优势和社区专业平台,充分发挥高校的普法力量,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法律常识,鼓励居民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维护自身权益,以期达到人人“知法、懂法、学法、守法”的目的,为我国法治化社会建设铺路筑基。普法进社区活动开展至今,该校志愿者及特邀律师为近3000人提供法律意见,切实解决居民问题近百人次。
武汉理工大学秦豹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构建社区志愿服务新模式
以“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优秀志愿者秦豹之名命名的秦豹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是重点从事社区志愿服务的专项队伍。服务队自2010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与社区开展共建志愿服务工作,累计活动次数达570余次,参与志愿者达4480余人次,服务总时数8164小时。
服务队分析日常志愿服务情况,结合社区生活特点,重点开展了“时间银行”智行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和“心灵档案”社区助老护老志愿服务项目,探究社区志愿服务新模式,即整合零散的社区志愿服务,构建常态化、系统化助人自助的新型闭环社区志愿服务模式。“心灵档案”为有能力的居民提供了更多有效的服务渠道,实现了以老助老与助人自助,助力和谐社区建设。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明德工程·志愿者协会
明德工程志愿者协会给数百位老人送温情
明德工程志愿者协会成立于2007年,成员协力开展了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如环境保护(植树节换花种活动等)、科普教育(“小小李四光”科普小讲堂)、养老助残(南望社区、滨湖社区关爱老人活动等)、校园服务(受助感恩征文活动、爱心义卖等)、偏远地区支教(新洲支教等)、爱心基金(帮助广西山区儿童捐款)等,卓有成效。
尤其是在邻里守望与为老服务领域,协会与多个社区合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了一大批专注于养老敬老爱老的大学生志愿者,从“相知,相伴,同娱,共乐”四方面着手,服务与陪伴了数百位老人,给予他们帮助与温暖,树立了良好的组织形象和团队模范。协会连续5年被评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志愿服务标兵组织,2014年被评为第八届洪山区大学生志愿服务明星团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尼加提·雪莲花志愿服务队
记录老人的幸福瞬间
苍老的面容,雪白的婚纱,青葱的背景,去年,一组老人婚纱照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内红极一时。这是尼加提·雪莲花志愿服务队大学生阳光助老伴行计划的一部分。服务队与南湖社区结对共建,提供志愿服务,为退休老教师拍摄婚纱照,记录他们的幸福瞬间。
此外,服务队还开展各项敬老活动:陪护老人外出,帮助老人购物取药,教授老人使用电脑手机、开展法律援助等日常帮扶活动共50余次,服务老人百余人,得到社区及老人一致好评。去年,志愿者还在南湖社区进行社区清扫,将花坛中的垃圾、胡乱张贴的小广告等彻底清理,还居民一个干净整洁的社区,并组织发起为社区残疾人士送温暖活动。
中南民族大学洪星连志愿服务队
探索区校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2010年起,洪星连志愿服务队与洪山社区结对共建,先后涌现出葛上卿、马晓岸、张知鸿等荣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湖北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洪山区大学生志愿服务明星”等项目专员,在社区服务领域取得优异成绩,专业性强、服务类型广。
目前,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分为“常规模式”和“菜单模式”两种类型,累计已有超过900人次志愿者参与其中。服务队在丰富社区居民生活、弱势群体关爱、民族文化宣传、提高社区整体工作水平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也帮助大学生积累了基层工作经验,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为建立区校合作长效机制作出有益探索和尝试,荣获2016洪山区区校结对共建十佳团队、十佳项目。
武昌首义学院指南针计划服务队
10年辅导500多个家庭的孩子
“指南针计划”最初是武昌首义学院校团委与通惠社区携手,以校学生会学术部为主导,共同主办的“一对一”辅导活动,已有10年历史。
最初,这项活动是在校内召集大学生,通过志愿报名、笔试、面试等层层筛选,为小学二年级以上、初二以下的孩子提供“一对一”辅导。如今,除了最初的“一对一”家教,服务队也开展了艺术辅导、书法、绘画小班教学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后来逐渐延伸到整片区域,与多个社区结对共建,加深了周边地区与学校的密切联系,让更多家庭孩子受益。
“十年家教风雨兼程,义务爱心薪火相传”,10多年来,共有500多个家庭、9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十届优秀团队的组织者、200多名队员一起努力,让孩子健康成长。
☞主办 | 洪山区委宣传部、洪山区新闻宣传中心
☞来源 | 长江日报
☞编辑 | 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