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光南离开联想给了多少钱(倪光南离开联想不是被赶走的)
倪光南离开联想给了多少钱(倪光南离开联想不是被赶走的)倪光南瘦弱的身躯有一颗倔强的野心(那就是上项目),他也高兴等待结果,期中30%股权哪里去了?倪光南的脾气无人敢惹,在无数次吵架没有结果情况下,司机小侯也给换了,最终走上告状之路,举报信开始一封接着一封,96年到99年四年间导致北京联想无法给港商合作时答应汇款事宜,所有工作只能暂停,特别是在副总理批示下,联合调查组进入联想,联想必须在结果出来后才能继续。1994年联想比较富有,柳传志的野心也开始膨胀,钱也有了,另一个人也开始膨胀了,不过两个人膨胀是南辕北辙,一个要做最大PC业务,一个要上项目。最早对倪光南说“不”是几个副总裁,他们开始应付倪光南,不愿意给倪光南拨款上项目,最终倪光南找到柳传志,堵在办公室门口,就问:到底上还是不上?的确一个曾经说一不二的总工(兼董事)现在说话怎么就不灵了,柳传志无奈说“不”就这样两人开始分道扬镳,开始见面就吵,与其说开会,不如说吵架集合。
这里我们对倪光南没有任何偏见,每个人的性格,脾气,为人处世都不同,在1985年柳传志等联想三位元老力邀倪光南加盟联想,看中是他手里的“汉卡”
刚到联想可以说与柳传志心心相惜,柳传志甚至放话“倪光南说话都是对的,不能反对”,这也给倪光南莫大的荣幸。
可以说作为总工程师的倪光南与联想所有领导地位平起平坐,专车奔驰,专用司机小侯,三居室房子。那时柳传志把联想研究成果光环都给了倪光南。
十年靠汉卡与电脑捆绑销售起步,以及不断自我完善联想成立北京联想,与香港港商开始合作,联想上市等等一切都在逐步壮大,如果倪光南一直在联想,那么今天很可能也被他们猛烈打压的对象,因为联想缺乏技术投入,而倪光南是总工。
1994年联想比较富有,柳传志的野心也开始膨胀,钱也有了,另一个人也开始膨胀了,不过两个人膨胀是南辕北辙,一个要做最大PC业务,一个要上项目。
最早对倪光南说“不”是几个副总裁,他们开始应付倪光南,不愿意给倪光南拨款上项目,最终倪光南找到柳传志,堵在办公室门口,就问:到底上还是不上?
的确一个曾经说一不二的总工(兼董事)现在说话怎么就不灵了,柳传志无奈说“不”就这样两人开始分道扬镳,开始见面就吵,与其说开会,不如说吵架集合。
倪光南的脾气无人敢惹,在无数次吵架没有结果情况下,司机小侯也给换了,最终走上告状之路,举报信开始一封接着一封,96年到99年四年间导致北京联想无法给港商合作时答应汇款事宜,所有工作只能暂停,特别是在副总理批示下,联合调查组进入联想,联想必须在结果出来后才能继续。
倪光南瘦弱的身躯有一颗倔强的野心(那就是上项目),他也高兴等待结果,期中30%股权哪里去了?
土地流失问题?,与港商合作的资金流失问题?你发现没有与司马南,张捷目前几宗罪极为相似?柳传志着急是与港商合作打开迈向国际的机会有可能稍瞬即逝。
《上海微型计算机》1999年9月第37期,刊发整版特稿,讲述了当月发生的联想解聘倪光南先生的事件。
其中有三篇文章和一则声明,这三篇文章题目如下:
1,《阵前分手各扬镰,相视一笑泯恩仇》
2,《倪光南称:我为联想做了两件大事》
3,《倪光南向柳传志道歉》
其中第二篇,也是网络转载喊冤最多的一篇,是倪光南先生写于1999年9月6日。
而第三篇,是次日,1999年9月7日,倪光南的“自我批评”。
其中倪光南先生9月7日的信件中,有明确的一段话:
“我认为经中央批准的中科院调查报告应作为统一分歧的基础,其主要结论是 联合调查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均系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 。调查中没有发现个人(包括港方人员)违法违纪问题 。
货款给港方负债持股是基于当时客观条件和北京联想取得控股地位的需要,目前,港方 已全部还清货款和利息 。这样,我将遵循这个报告不再上告。”
由于这是倪光南先生的亲笔信。
而第一篇文章里,提到这些事件对当年的联想造成的损失:
“联想集团四年多来为了配合上级领导机关的调查取证和来自各方面的质询,高层领导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尤其是主要负责人在全力以赴地处理公司业务的同时,还要面临大量的背靠背审查,精神压力巨大,严重影响了公司正常的业务运营和管理工作。
更加严重的是,由于倪光南同志的控告,造成北京联想向香港注资整合工作推迟半年多时间,失掉了最好的时机,经济损失巨大 。”
而这次的经济损失,是否属实?损失到底有多少?是否算作国有资产流失? 又是谁该为之负责?
就这样2000年倪光南离开联想,回到中科院计算机所,2001年倪光南高调复出,
加盟方舟芯片开发与研制,在上一篇我已经详细报道,这里就不在陈述了
最终让国家一个亿打了水漂,倪光南造芯片之梦彻底结束了,这里没有责怪倪光南的意思,必经在那时芯片炙手可热,都知道要想改变中国科技,芯片最重要,只可惜在这个问题上只有柳传志看清楚了,很有网友说:不尝试怎么知道?难道一辈子被别人卡脖子?
特别最近很多公司所谓芯片突破性进展等等,瑞哥做一期专门谈芯片的前世今生。
芯片从构架,设计,生产,量产可以说几乎被美国与欧盟垄断,如果我们在某个领域突破,他们绝不可能认可,也不可能使用,那么就会制裁。华为最好例子。
那么就没有办法吗?希望司马南与张捷多在这方面下功夫,一心去绊倒联想与柳传志意义何在?无非失去一个PC巨头,失去一个“商业教父”
有人说让联想更加辉煌,更加联想?那你看看蒙牛等等例子就明白除了那个牌子还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