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民间故事红衣女尸(民间故事女子红杏出墙)

民间故事红衣女尸(民间故事女子红杏出墙)要说这孙二虎也确实遭人恨,他家和孙长清家都是做粮食生意的。因为孙长清诚信经营,对村民也是热情周到,所以大家伙都喜欢到孙长清家买米,外地客商也爱跟孙长清合作。这可把孙二虎给惹急了,总是明里暗里给孙长清使绊子。孙长清一听孙二虎居然诅咒自己嫂子,气得抡起拳头就要打过去,“你这该死的乌鸦嘴,我叫你造谣。我嫂子身体康健,我才离开十天半月,怎的会去世。”日子慢慢的熬着,孙家大嫂一边经营着孙家米铺,一面教导孙长清用功读书。孙长清十岁时跟着账房先生学习算术,对做生意非常有天赋,所以长大后顺利接管了孙家米铺,把生意越做越大,这日子也越过越好。这天,孙长清正在外地察看今年将采购的大米,因为是大量采购,所以他格外上心。孙长清舀了一勺米,放在鼻子底下细细地嗅着,香味浓郁。再放到阳光下,米质晶莹透亮,孙长清满意地点点头,对掌柜说,“今年这米品相真不错,全部要了,咱们立个字据吧。”孙长清看着眼前白花花的大米,想到能转

宋建隆年间,黄山脚下住着一户开米铺的孙姓人家。这孙长清因为待人诚恳,经营有道,所以各地客商慕名而来购进粮食,粮铺生意倒是红火。

这孙家看起来家大业大,但人丁倒是稀薄了点。孙长清两岁时,他的父母为了扩大生意,走南闯北到处去收购优质米粮。路上山匪多,所以他们小心翼翼,乔装打扮。但在某次交易时,还是被眼尖的店小二发现他们身上携带的大量银票,所以伙同山匪半路劫持,谋财害命。

说来也倒霉,孙长清的大哥刚成亲,本来打算度过新婚期才跟父母出门的,但这次他们要去见一个非常重要的客商,所以孙家大哥也只好跟了去,希望尽快把家族生意接替下来,让父母能早些安享晚年,谁知竟出了这等事。

民间故事红衣女尸(民间故事女子红杏出墙)(1)

新娘子王氏听到消息后悲痛万分,村人都劝她趁年轻改嫁,但是看着家里只有两岁的孙长清,她动了恻隐之心,决定把孙长清好好抚养长大,以报答孙家当年对自己的救济之恩。

日子慢慢的熬着,孙家大嫂一边经营着孙家米铺,一面教导孙长清用功读书。孙长清十岁时跟着账房先生学习算术,对做生意非常有天赋,所以长大后顺利接管了孙家米铺,把生意越做越大,这日子也越过越好。

这天,孙长清正在外地察看今年将采购的大米,因为是大量采购,所以他格外上心。孙长清舀了一勺米,放在鼻子底下细细地嗅着,香味浓郁。再放到阳光下,米质晶莹透亮,孙长清满意地点点头,对掌柜说,“今年这米品相真不错,全部要了,咱们立个字据吧。”

孙长清看着眼前白花花的大米,想到能转手卖个好价钱,心里正暗自高兴。突然同村的孙二虎气喘吁吁地跑来找到孙长清说,“你怎么还在这里,你家嫂子快要去世了!”

孙长清一听孙二虎居然诅咒自己嫂子,气得抡起拳头就要打过去,“你这该死的乌鸦嘴,我叫你造谣。我嫂子身体康健,我才离开十天半月,怎的会去世。”

民间故事红衣女尸(民间故事女子红杏出墙)(2)

要说这孙二虎也确实遭人恨,他家和孙长清家都是做粮食生意的。因为孙长清诚信经营,对村民也是热情周到,所以大家伙都喜欢到孙长清家买米,外地客商也爱跟孙长清合作。这可把孙二虎给惹急了,总是明里暗里给孙长清使绊子。

孙二虎这边眼看就要挨打了,慌忙解释道,“是真的,我亲眼所见。说一句谎,我孙二虎天打雷劈。”

看到孙二虎这信誓旦旦的样子,孙长清隐约感到不安,连忙追问怎么回事。孙二虎说,“半个月前,我因为头上长癞子,所以跑到郑郎中那里拿药。好巧不巧,遇见你家嫂子王氏也在拿药,看那脸色都乌青乌青的,特别吓人。”

孙二虎顿了顿,看到孙长清越来越焦急的神情,接着说,“我就在旁边等着,然后听到郑郎中说什么让她好生将养,时日无多之类的话。”孙二虎说完,还自顾自的“嗯”了一声,以表示自己没听错。

孙长清虽然知道孙二虎不是什么好人,但也不至于拿人命关天的事情来糊弄自己,所以当即交代了随从几句,就自己回客栈拿行李准备立即启程回家。

孙二虎一脸坏笑,对着孙长清匆忙出店的背影“哼”了一声。

俗话说长嫂如母,想到王氏含辛茹苦的把自己抚养长大,这份恩情都还未还清,叫自己如何心安?

孙长清心里焦急万分,所以即使现在已接近傍晚,孙长清也策马加鞭往回赶。

天色越来暗,人烟也越来越稀少,直到周围全是荒山,一点生机也没有。前面的路开始模模糊糊,道路两边也出现绿色的鬼火一样的东西,马儿受了惊,停下来不肯再往前走了。

孙长清没办法,只得下马,“哎,没办法,看来今天只能在这里凑合一夜,明天一早再赶路了。”他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搜寻附近的人家。

终于在一处草丛中,发现了一处破茅屋。孙长清推门走进去,蜘蛛网一层又一层,他只得捡起门边的树枝,画着圈把蛛网弄散,给自己留一点待的空间。

孙长清环顾四周,里面除了一些捕兽夹和绳索之外,别无他物。看来这里以前是猎户用来临时休息的小屋,自己晚上就将就在这里躺到天亮算了。

因为连夜赶路,孙长清很快就被困意袭倒,沉沉地进入了梦乡。孙长清迷迷糊糊间听到屋里子里有窸窸窣窣的声响,但是怎么也醒不过来。突然耳边传来一个女声,“恩公,回家后,莫喝碗中汤,穿上红肚兜。你可一定要记住我给你说的话……”

民间故事红衣女尸(民间故事女子红杏出墙)(3)

孙长清猛然从梦中惊醒,惊了一身冷汗。抬头看看屋外,天已经亮了,于是骑马到最近的村庄买了些干粮,又给马儿喂了草料,就快马加鞭地往回赶。

三天后,孙长清终于风尘仆仆地赶到家。他立马跑到嫂嫂的屋子,想看看王氏现在到底如何。结果推开门,屋内空无一人,连王氏的贴身婢女都不见了踪影。

他转身回到了自己的屋子,看见媳妇李氏正在梳妆打扮,一副准备出门的样子。

李氏从镜子里看到因为赶路有点狼狈的孙长清,也不吃惊,淡淡地问了一句;“你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孙长清顾不上回答她,只问了一句,“我嫂嫂到哪里去了?有人告诉我,她在我离开后,身体状况不太好,到底怎么回事?”

孙长清皱着眉头等李氏的回答,但是李氏半响没动静,突然手帕掩脸哭了起来,“我可怜的嫂嫂啊,死得好惨啊!”

民间故事红衣女尸(民间故事女子红杏出墙)(4)

孙长清一听这话,心里惊得瘫坐在地上,半响都回不过神。“你说什么,你说……你说我嫂嫂死了?”

李氏一把鼻涕一把泪,又是捶胸又是顿足,“嫂嫂在你走后,不知怎的就突然得了怪病。整日浑浑噩噩,某天晚上竟走到悬崖边,跳下去了啊!”说完,李氏就拿出了在悬崖边捡回的手帕,递给了孙长清。

孙长清看着这手帕,脑袋“嗡”的一下,这正是他从杭州给王氏带回的,当年因为王氏特别喜欢,一直随身携带。

现在人没找到,李氏又这么说,再加上这手帕是从悬崖边寻回。种种迹象表明,王氏真的已经去世,而且尸骨无存。

孙长清因情绪激动,内心痛苦,一时气血上涌,竟直愣愣地倒了下去。

等到孙长清醒来,李氏立马上前关切地问;“相公,你怎么样了,身上可以什么不舒服的,可把人家担心死了。”李氏又开始哭得梨花带雨。

孙长清叹了口气,垂下眼帘,靠在床沿边,颓废地说,“我嫂子生前待我恩重如山,犹如父母。如果没有她,大概就没有今天的孙家,也没有今天的我了。我想知道嫂嫂为什么会生怪病?你那段时间发现她有什么不同吗?”孙长清盯着李氏问。

李氏轻咳了一声,“这我倒是没注意,嫂嫂每天很早就去米铺照看生意,很晚才回家。至于她和什么人接触,我确实不太清楚了。”

孙长清有点失望,但是也无可奈何,想想还是等身子利索了上街去打听打听。

“相公,我知你难过,但人死不能复生,你还是节哀顺变吧!这几天你赶路辛苦,我给你准备了参汤,你先补补身子。”说完转身去了小厨房。

孙长清心里一直有个疑问,嫂嫂究竟得了何种怪病,又为何会在他走后得这种怪病,所以心神恍惚。

李氏把参汤端了进来,放在桌上。“相公,相公……”呼唤了几声,都没得到应答,她只好把参汤端到孙长清手里,并轻轻摇了摇他的肩膀,“相公,参汤才熬好的,你趁热喝啊。”李氏盯着孙长清手里的碗。

民间故事红衣女尸(民间故事女子红杏出墙)(5)

孙长清直愣愣地盯着手里的参汤,碗到嘴边的时候,参汤的热气一下子把他烫醒了。破茅屋的忠告又再耳边想起,“莫喝碗中汤,穿上红肚兜”,本来他还以为这仅仅是做梦,但回家之后,处处透着古怪,让他不得不处处小心,时时提防。

“我最近吃了和人参相克的补药,暂且就不喝了,你拿去赏给你的贴身丫鬟吧。”孙长清边说边把参汤放在床前的小桌上。

李氏起身对孙长清说,“那老爷你好好休息,张氏布行的老板娘约了我下午喝茶,我先去赴约了。”

孙长清望着离开的李氏,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用过晚膳之后,李氏都没有回来。孙长清坐在卧室,回想白天他去街上打听的事情,大家都说王氏失踪之前,整个人看着气色非常差,也胡言乱语,突然就好像疯掉了。

后来大家伙才听李氏说,王氏半夜疯癫,跳崖而亡了。

孙长清虽然觉得蹊跷,但也毫无头绪,想报官,但又不知道以什么理由,异常烦躁地踱步时,撞到了进来放衣服的婢女。

“老爷,对不起,对不起,都是奴婢的错。”婢女慌慌张张地捡散落在地上的衣服。

孙长清一眼就看见了落在他脚边的红肚兜,他快速地捡起来放在身后,神色如常地对婢女说,“好了,你都走吧,衣服放在桌上就行了。”

婢女哪敢再停留,快速地放好衣服,就退出了卧房。

一会儿,李氏回来了。她见孙长清正在灯下看书,也不便打扰,就自顾自地换好衣服躺在床上睡觉了。

孙长清见李氏已经睡下,就吹灭了烛火,也准备休息了。只是在睡觉前,他已经穿上了李氏的红肚兜,并且和李氏换了睡觉的位置。

半夜,孙长清被自己后背的湿冷给惊醒了,他伸手一摸,黏黏糊糊,而且还有一股浓重的血腥味。

他爬起来点燃蜡烛一看,自己后背和手上全是血,再看李氏,胸口被刀子扎成了马蜂窝,血流成河,早已没了气息。

“救命啊,杀人啦……”孙长清已经被吓懵了,只能本能地呼救。

家里仆人听见呼喊声,赶忙跑来查看,这场面把胆小的姑娘直接吓晕过去了。

很快官府的人到了,当时虽没有人证,也没有物证,但门锁没有撬坏的痕迹,只能证明这是屋内人所为,所以县官根据经验判定杀人者乃孙长清,准备秋后处斩。

民间故事红衣女尸(民间故事女子红杏出墙)(6)

孙长清百口莫辩,虽然一直大喊冤枉,但县官为了不横生枝节,也为了赶快结案给乡亲一个交代,只能对孙长清的喊冤行为进行压制。

行刑这一天,十里八方的相邻都赶过来为孙长清鸣不平,他们认为孙长清不可能会杀人,凶手定另有其人,纷纷为孙长清请愿,希望县官大老爷能查明真相,还孙长清一个公道。

县官不顾民怨,时间一到,还是把手中的令牌丢了出去。刽子手看到令牌落地,便举起了手中的砍刀,忽然从涌动的人群中走出来以为妙龄女子,对着县官说,“大人,刀下留人。我知道凶手是谁,可否请大人及各位给小女子做个见证?”
孙长清望着眼前的女子,一时间竟想不起跟自己有何渊源,又为何会帮助自己。只能任由公差将自己押起来站在旁边。

“姑娘,你可知闯刑场的后果?”县官气愤地指责道。

“我当然知道。但我更知道好人不能被冤枉,坏人不能错放。烦请大人移步跟我来。”姑娘给县官做了一个拱手礼。

就在大家伙群情激昂的时候,人群里已经有一个人火急火燎地往家赶。

姑娘领着大伙抄近道往村子里赶,老远就看见一个人偷偷摸摸地往外跑,手里还提着一个黑色的包袱。

“就是他,官差大哥,快点抓住他,别让他跑了。”大家跑近一看,才知道,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孙二虎的弟弟孙小虎。

民间故事红衣女尸(民间故事女子红杏出墙)(7)

姑娘一把夺过包袱,一把还有血迹的刀子掉在地上,仵作上去查看刀刃,用手比量了尺寸,确实和李氏身上的刀口吻合。于是县官下令把孙小虎收押,等候详查之后审判。

原来这孙二虎一直嫉妒孙长清生意做得好,甚至让他家生意分外惨淡,怀恨在心的他便想出一条毒计,让弟弟孙小虎去勾引经常在家独守空房的李氏,最后一起弄死孙长清。

孙小虎在孙长清出门后,便经常偷偷摸摸出入孙家和李氏私会。哪知出门照看店铺生意的嫂子王氏,突然有一天提前回来取账簿,刚好撞见才私会完从李氏屋里出来的孙小虎。

民间故事红衣女尸(民间故事女子红杏出墙)(8)

王氏气得不轻,当即质问王氏怎么能背着孙长清做这种事。李氏自知丑事败露,找孙小虎商量,孙小虎说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杀人灭口。

李氏胆小,不敢明目张胆地杀人。所以二人商量让她慢性中毒而死,这样别人也不会起疑。于是李氏表面认错悔改,实则每天在王氏饭菜里加毒药,让人们误以为是王氏是得病而亡,最后告知王氏中毒真相,孙小虎以给解药为借口,把王氏骗上山,推了下去。

王氏一死,孙二虎便跑出去找孙长清,希望把他骗回来解决掉。这李氏也是鬼迷心窍,听孙小虎的话,给参汤里下毒,结果孙长清并未中计。

二人又商量晚上直接动手,未避免孙长清起疑,就让李氏晚上回去,并约好穿上红肚兜,睡在床外侧,以免孙小虎杀错人。

孙长清无罪释放,孙二虎和孙小虎两兄弟作恶多端,被判斩首,立即执行。

孙长清跑到悬崖边,跪在地上向王氏磕头,“嫂嫂,你为了我,操劳一生,现在因为我,连命都搭上了,兄弟我不孝啊!”孙长清痛哭流涕,捶胸顿足。

突然劫刑场的姑娘走到了孙长清身边,蹲下来对他说,“恩公,莫伤心,跟我来。”

孙长清跟着姑娘走到了离悬崖十里的一个村子,这是一个谁都不知道的地方,孙长清正疑惑时,突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嫂嫂,你居然还活着!”

民间故事红衣女尸(民间故事女子红杏出墙)(9)

孙长清跑过去,激动地握着王氏的手,他突然在自己脸上拍了一巴掌,倒把王氏吓了一跳。“嫂嫂,这是怎么回事啊,他们都说你跳悬崖了?”

一个白发老者从屋内走了出来,“小友莫急,听我慢慢说来。”

原来这是狐狸村,二十年前,孙长清的父母在外做生意,走到长里坡的时候,遇到一群猎户。猎户手里提着一直浑身雪白的狐狸,只是脚腕处不停地滴血。孙父见这白狐一直在流眼泪,颇有灵性,于是出高价从猎户手里买了这是狐狸,医治好以后就把它放归山林了。

这只白狐一直在寻求报恩的机会,某天回家途中,正好看见王氏被推落悬崖这一幕,于是便出手救了王氏。王氏清醒后,便说了自己的遭遇,白狐才知自己救的是恩人的后人,所以一听说孙长清有危险,便暗中保护他,最后捉拿真凶,让恶人有恶报。

孙长清才明白,父母因为做了好事,给了自己福报,所以他以后更加竭尽所能地帮助乡亲,建学校,救济穷苦百姓,做一个像父母一样慈悲善良的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