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张家口发展和改革(乌兰察布大同张家口同心筑梦长城)

张家口发展和改革(乌兰察布大同张家口同心筑梦长城)京津冀、呼包银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渴望带领乌兰察布加速前行的决策者们一次又一次翻开地图,内心深处那束企盼跨越发展的“阳光金线”,将地图上的乌兰察布市、大同市和张家口市紧紧连在了一起。困境,往往给寻求出路的人们平添动力。如何在更大格局、更高层次上重新审视自我、定位自我,找准坐标、跨越前行,并在行进的征程上寻找“益友”,联手发力,最终“抱团”融入京津冀经济圈,让“1 1 1>3”梦想成真,乌兰察布人思考着、探究着、也行动着。三力合一 携手开启合作大幕在内蒙古东西狭长的版图上,西有呼包鄂金三角,东有锡赤通、阿海满经济区,位于中部的乌兰察布是全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地区之一。长期以来,产业结构单一、经济社会欠发达和地区被边缘化,成为制约乌兰察布实现跨越发展的瓶颈。百舸争流,不进则退,而要前进,路又在何方?乌兰察布的决策层在一次次讨论着、探寻着。

张家口发展和改革(乌兰察布大同张家口同心筑梦长城)(1)

5月11日,市委书记王学丰、市长陶淑菊在大同市考察文化旅游业发展情况

张家口发展和改革(乌兰察布大同张家口同心筑梦长城)(2)

5月10日,市委书记王学丰、市长陶淑菊在张家口市委书记邢国辉、市长侯亮陪同下,考察该市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情况。 本报首席记者 乌云夫 摄

张家口发展和改革(乌兰察布大同张家口同心筑梦长城)(3)

今天,在“8337”发展思路深入破题、区域合作蓬勃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全面启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快构建的利好背景下,乌兰察布又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

此刻,早已深埋在乌兰察布人心中那颗“实现跨越发展”的“种子”,显得异常“鼓胀”。

张家口发展和改革(乌兰察布大同张家口同心筑梦长城)(4)

如何在更大格局、更高层次上重新审视自我、定位自我,找准坐标、跨越前行,并在行进的征程上寻找“益友”,联手发力,最终“抱团”融入京津冀经济圈,让“1 1 1>3”梦想成真,乌兰察布人思考着、探究着、也行动着。

三力合一 携手开启合作大幕

在内蒙古东西狭长的版图上,西有呼包鄂金三角,东有锡赤通、阿海满经济区,位于中部的乌兰察布是全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地区之一。长期以来,产业结构单一、经济社会欠发达和地区被边缘化,成为制约乌兰察布实现跨越发展的瓶颈。百舸争流,不进则退,而要前进,路又在何方?乌兰察布的决策层在一次次讨论着、探寻着。

困境,往往给寻求出路的人们平添动力。

京津冀、呼包银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渴望带领乌兰察布加速前行的决策者们一次又一次翻开地图,内心深处那束企盼跨越发展的“阳光金线”,将地图上的乌兰察布市、大同市和张家口市紧紧连在了一起。

作为内连首都、外接国界线的重要窗口和门户,乌兰察布、大同、张家口三市区域内有京包、集张、大秦、集二(连接乌兰巴托、莫斯科的国际联运干线)、京呼高铁、大西客专、大张客专等多条铁路通过。通往法兰克福的国际货运列车“如意”号始发乌兰察布,丰准、宣庞、宣烟等运煤专线覆盖区域;京藏、京新、二广、110、208、准兴重载、呼兴尚运煤专线等诸多干线公路贯穿区域;三市均有民用机场,密集、完善的客货交通干线与区域优势将“乌大张”经济区与京津冀、呼包银榆、环渤海三大经济圈紧密结合,通过丝绸之路北达俄蒙、东欧、东北亚,南至港澳台、东南亚,成为进入东北、华北、西北三大经济圈和亚欧经济带的枢纽区域。

“乌大张”三市区域面积10.6万平方公里,共辖42个旗县市区,总人口1078.8万人。中华文明从这里发祥,从雁门、代群到张垣特区再到察哈尔特区,特殊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和民族构成使三市人民的血脉里融合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绵延雄伟的长城构筑起三市人民共同的经济社会价值观:自立、自强、自信、团结、包容、爱国。

“乌大张”三市同属能源矿产富集区和生态功能区,有着极为相似的资源禀赋和较强的产业互补性。在能源产业方面,大同是“中国煤都”,煤炭生产输出占有很大份额;乌兰察布是自治区和国家重要的能源输出基地,是“西电东送”的桥头堡;张家口则正处于华北较大的电力负荷中心,三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上下游能源产业链条。在产业转移方面,大同近年来加大了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正从“中国煤都”向“太阳能之城”转移;张家口因距离北京较近,是国家治理雾霾重点城市之一,工业项目发展受到一定限制,急需进行产业转移;乌兰察布目前在园区平台建设、电价、土地、投融资等方面已是内蒙古地区最优惠的城市之一,被列入国家区域性承接产业转移规划,对于承接大同、张家口地区煤化工、煤炭储配、机械制造等产业项目具备成熟的发展条件。

直面如此现状,一个联手发力、抱团“突围”的想法在乌兰察布的决策层日渐成熟:充分发挥三地地缘相邻、生态相同、习俗相近、商旅相通、产业互补的有利条件,大力推进地区间基础设施相连相通、产业发展互补互促、资源要素对接对流、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商贸旅游互联互通,着力打造高效联动、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经济社会合作体,努力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联手推动“乌大张”长城金三角经济合作区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功能区、协作区,并设法让其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3年11月,乌兰察布市市委书记王学丰、大同市市委书记丰立祥和张家口市市委书记邢国辉一起,携手拉开了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经济合作区建设的序幕。

这是乌兰察布认真贯彻落实在内蒙古视察期间提出的“登高望远”和“三个跳出”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将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进一步推向纵深的具体实践,同时也是乌兰察布主动融入京津冀一体化的最佳捷径。

意义凸显 领导助推战略实施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区域经济合作的步伐明显加快。乌兰察布联手大同、张家口共筑长城金三角的战略构想,不仅对于促进三地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意义重大,同时有利于建设国家重要的能源综合基地,有利于保障京津冀及国家生态安全,更有利于扩大开放,快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以带动周边地区协同发展,进而为构建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合作模式提供有价值的战略参考。共筑长城金三角战略不仅事关乌兰察布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事关自治区乃至国家的发展,因而得到国家相关部门和自治区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乌兰察布将“乌大张”合作意向以全国人大参阅卷的形式正式上报,并向国家发改委进行汇报,得到了认同。

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分别于4月24日、5月28日,两次对“乌大张”经济合作区建设一事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强领导,深入调研,积极推进。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政府主席巴特尔委派专人具体负责推动事宜。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李佳,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张力等领导一致认为:“乌大张”经济合作区建设构想具有战略意义,乌兰察布、大同、张家口分处三省区的边缘地带,具有产业分工协作的良好条件,此战略应予以支持,并强力推动。

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发改委主任梁铁成专门抽建调研组,亲赴乌兰察布、大同、张家口及三地所在省区调研讨论并形成专项报告。

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让“乌大张”三地对实施长城金三角发展战略更加充满信心。

乌兰察布市市委书记王学丰放眼全局:“乌大张三市地缘相近、人文相同、血脉相连,都是服务和保障京津冀的重要地区。三市合力打造蒙晋冀长城金三角,有利于形成组团效应,放大整体优势,增强区域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这是乌兰察布落实‘三个跳出’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三市合作组团的核心是围绕京津冀、服务京津冀、保障京津冀、融入京津冀,重点是面向京津冀,建设承接功能疏解的大平台、保障能源和农畜产品供给的大基地、旅游度假和避暑养生的大花园、生态安全的大屏障、联通俄蒙欧的大通道、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大龙头。”

乌兰察布市市委副书记、政府市长陶淑菊概括精辟:“‘乌大张’三地合作,就是要发挥好各地的比较优势,通过环境建设、产业承接及建设‘飞地经济’来承接功能疏解,最终组团共同融入京津冀的协同发展。”

张家口市市长侯亮认识深刻:“是否融入区域化发展,是这个城市是否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打造长城金三角,就是要创造一个区域化发展的新格局。”

大同市市长李俊明乐观自信:“通过区域合作,特别是三市以‘抱团’形式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就一定能实现‘1 1 1>3’的规模效益和整合效益。”

目前,由乌兰察布牵头,协同大同、张家口,面对面商讨修订的建设“乌大张”经济合作区框架协议已达成,并第一次以政府协议的形式,对合作予以制度化和规范化,拟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安全联防联控、现代农牧业、工业产业、区域旅游、区域内贸易、现代化物流、科技交流、应急协同机制、水务合作和信息平台合作共十一个领域展开合作,携手结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区域经济体。至此,三地合作已正式进入“党政推动、市场带动、民间联动”的区域一体化进程。

眼下,随着三地深度合作的全面开启,乌兰察布、大同、张家口已开始联手发力,“抱团”融入京津冀经济圈。

产业先行 合作平台日益广阔

区域合作必须产业先行。如何让同一个产业在三地间取长补短,将综合优势发挥到极致,这是乌兰察布、大同、张家口共同思考的一个紧要问题。

进入7月份以来,外地投资商的接踵而至,让集宁区招商部门的工作人员应接不暇。只经过三天的考察,天津市12家企业就与集宁区政府相继签订了涉及五大领域十个方面的合作协议,所有项目将在年底前落户集宁新区。

短短三天就果断“牵手”,天津市看重的不仅仅是集宁区自身的优势,更看重的是乌兰察布、大同、张家口三地建立经济合作区后可借助的广阔发展平台。

具有如此深远目光的,远不只天津市的企业家们。

——在大同新荣区,日前,“飞地经济”构筑的一体化氟化工园区已经开工。大同供应原料,乌兰察布提供优惠电价,两地利润分成。

——在察右中旗,风电装备生产基地建设紧锣密鼓。张家口提供技术人才,乌兰察布负责开拓内蒙古这个全国最大的风机需求市场。

——在兴和县,乌兰察布和张家口共同规划108平方公里煤炭物流园区,携手建设通江达海的煤炭路港。

——在集宁区,总投资10亿元的云计算中心落地,今年年底投入运行后,1600多个机柜、30000台服务器将让“乌大张”三地共享云平台。

眼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乌大张”区域合作正渐次铺开。截至目前,三地合作项目已达70多个。

绿色引领 核心区建设携手而行

建设康泰惠民园,是乌兰察布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确定的2013年头号民生工程,惠民园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和九大农贸市场项目,可满足周边200多万人口日常生活所需。每天清晨6点,交易中心和各农贸市场已是人来人往、生意红火。到目前,仅短短半年时间,惠民园已由集宁区拓展延伸到周边旗县,成为乌兰察布效益极好的农副产品交易企业。如此快的发展速度、如此好的经济收益,着实让很多企业羡慕,可康泰惠民园农副产品交易中心董事长康光荣却觉得远远不够:“下一步,随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发展战略的全面推开,我们计划把业务拓展到张家口和大同,让农副产品的日销售量远远超过现在的500吨。”

在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深入破题的今天,乌兰察布正加倍努力,立志成为“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核心区”。目前,全市冷凉蔬菜、设施蔬菜产业稳步发展,面积达60万亩;马铃薯播种面积稳定在400万亩左右,年产鲜薯400至450万吨,种植面积和总产在全国地区级位居第一;以养殖园区为抓手的绿色高效畜牧业加速推进,全市牧业年度家畜总头数达800万头(只)以上,肉类、鲜奶产量分别达30万吨和100万吨;以“三品一标”为突破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进一步夯实,全市“三品一标”认证产品累计达192个,认证面积434万亩。同时,绿色农畜产品加工输出体系日趋完善,规模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40家,加工转化率达到48.3%。而大同、张家口紧邻京津大市场,加之城市人口较多,是绿色农畜产品的消费前沿,三地合作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可谓潜力巨大。

据悉,北京每年的绿叶蔬菜供应中有约50%来自张家口,而乌兰察布因受周边没有联合批发市场所限,每年有约40%的蔬菜要去北京批发,一供一销都以北京为中心,这让原本蔬菜品种上市时间互补的两个城市“擦肩而过”。如今,三地牵手之后,将把过去乌兰察布、张家口之间周折的曲线变成一条直线,此举,将降低蔬菜价格至少在30%以上。

随着三地合作平台的搭建,乌兰察布在向自治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核心区挺进的路途上,有幸与大同、张家口“结伴为友”,三地上下游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开始打破本地区限制,并在三市范围内重新优化组合。眼下,乌兰察布与大同、张家口联手共建绿色蔬菜基地的工作已开始实施,同时三地所有种植养殖大户、龙头企业的信息正在汇总梳理,围绕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全方位市场开拓等环节,三地各相关企业在政府的积极助推下,正在加紧探索多种合作模式并大胆尝试,一个绿色农畜产品加工输出基地建设“联盟”正一步步结成。

路通景美 开放大市场加速形成

乌兰察布、大同和张家口分属内蒙古、山西、河北三个省区,过去由于规划工期和施工标准不统一形成的一些“断头路”,严重制约着三地间的往来。今年,随着“乌大张”经济合作区的建设,110国道兴和段至张家口交界处等10多处“断头路”被同时列入规划,三地分头施工,共同建设。同时,今年三地将进一步加强区域内部交通衔接,一方面完善省际通道、国道,另一方面畅通对外交通枢纽,加快大张、集张城际轨道和高铁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切实推进乌兰察布、大同、张家口三地路网的对接,真正实现三地交通的互联互通。此外,随着新机场在集宁区的落户,“老邻居”大同和张家口也正在把触角延伸到这里。今年,机场投入使用后,将专设大同、张家口候机室。

“乌大张”一体化交通方案显示,到2030年,三地主要城市的高铁、高速公路、机场将共同构建起一个立体、大域量的区域交通体系,形成两个小时公路交通圈和一个小时高铁交通圈,坐火车从乌兰察布到北京的时间也将由目前的4个多小时缩短至1个多小时。

道路建设不仅可以拉近城市之间的距离,更会让多个产业互动起来,而最先“动起来”的往往是旅游业。

众所周知,乌兰察布的草原旅游、蒙古族民俗旅游独具特色;大同市是历史文化古都,以云冈石窟、恒山两景区为主的多条旅游产品线路很是知名;张家口以坝上草原、崇礼滑雪、桑洋河谷、历史文化四大旅游区为主。三地又共处京津通往华北、西北的同一旅游带,景区多样化特征明显,整合旅游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打造蒙晋冀省际旅游区域中心前景广阔。

日前,乌兰察布、大同、张家口已完成了三地旅游产业对接,签订了框架协议,并举办了首届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区域旅游合作联席会议。目前,三地联手,拟将集宁区“三山两河”生态游、凉城岱海环湖游、察右中旗黄花沟草原游、察右后旗火山游和大同市的云冈石窟、华严寺以及张家口的桑洋河谷、大境门风光游精心整合,让30多个最佳景点共处一条精品线路,并在首届“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经济合作区”圆桌会议上推出“旅游一卡通”,届时,游客不仅可以一张通票游三地,同时还能全程享受住宿、餐饮等多项优惠服务。

2013年,乌兰察布、大同、张家口三地旅游接待人数分别为2757万、2300万和2100万,随着“乌大张”旅游联动的全面推进,预计旅游人数将增加30%。

民生为本 三地幸福圈完美闭合

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一词,乌兰察布、大同、张家口的居民现在也许还觉得比较新鲜,但是,今后他们的生活将因“乌大张”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逐步推进而发生实实在在的变化。随着同城待遇、医保支持、联合培训等优惠政策的陆续出台,加之异地就医、就业、社保、养老、教育等民生“门槛”被逐步打破,一个共享共建的幸福圈,将在“乌大张”三地的共同努力下实现完美“闭合”。

乌兰察布、大同、张家口三地教育资源各具优势、各有特点。乌兰察布拥有集宁师范学院、职业学院、高等医学专科学校、高级技工学校等一批大中专院校,师资力量雄厚,但当地可消化的技能人才却有限,而大同、张家口则拥有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且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等产业优势突出,只是缺乏技能人才支撑。长城金三角经济合作区建设,可让三地各取所长,教育资源得到最佳优化。

目前,作为第一批合作试点项目,乌兰美健康服务有限公司和大同市的合作已全面展开:大同市汇林集团先后多次派员来乌兰美考察学习,并在乌兰美的帮助下建起了母婴护理、护工实训基地,4月1日,“乌兰美·汇林大同市家政服务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乌兰美还免费为大同家政协会、大同职业学校培训学员。在此基础上,张家口的装备制造园区第一批代培生已和乌兰察布市职业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同时,大同市职业学校与卓资县职业中学的合作也在顺利推进。

医保互认这是一个在人员流动过程中必须面对但又最难解决的问题。日前,乌兰察市人社局正在加紧助推“乌大张”社保、医保、金融“一卡通”工作,预计年底,将在全市区域内发行“一卡通”130万张,并在运行成熟后,推广至“乌大张”区域,届时,居民只要手持一张卡就能三地通用。

从就业、医疗、社保、教育到养老,民生领域搭建起的多个区域合作一体化共享平台,正将“乌大张”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向“党政推动、市场带动、民间联动”的深度推进,此举必将让三地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大大提升。

力添千钧 梦圆“金三角”指日可待

筑梦长城“金三角”,乌兰察布、大同、张家口需要联手发力,而作为此战略的率先倡议者,乌兰察布更需力添千钧,这是乌兰察布的使命,更是乌兰察布的责任,为此,乌兰察布正在加倍努力工作:

——市发改委已将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经济合作区建设规划上报自治区十三五规划;

——市委宣传部已抽组专家团队深入挖掘“长城文化”内涵,从发祥本源上寻找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经济合作区建设意义,并筹建三市区域宣传联盟;

——市区域合作办已完成区域合作协议,并开始筹备首届“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经济合作区”圆桌会议暨“蒙晋冀(乌大张)长城经济带”区域发展论坛;

——市经信委在区域合作平台上,正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协作,已推进的二产洽谈项目达200多亿元;

——市商务局开始三市商贸产业对接,协商框架协议,同时准备在9月份前组织举办三市特色商品展销会;

——凉城县、察右中旗开始谋划与大同、张家口合作产业项目。

目前,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经济合作区的版图已越来越清晰、色彩越来越斑斓,同时,在这张版图上勤奋“作业”、无悔付出的人们也越来越多……

工作仍在继续,努力不会停歇!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