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故事砀山(现场故事砀山排雷)
老城故事砀山(现场故事砀山排雷)【随想】 晚上21点02分,在住所低矮的小桌傍,邵明岗整理好一天的探伤资料后,在吃晚餐。 上午9点49分,在郑徐高铁K316处, 张润峰、谭长江、关智远在对钢轨进行认真探伤检查。 中午11点59分,和煦的阳光下,我们的午餐在郑徐高铁上,长长的轨道就是我们的餐桌,贴近钢轨,再贴近。 下午15点05分,今天的郑徐高铁钢轨检查按计划完成。谭长江、张润峰擦干钢轨上的油渍,擦净探头上的油污,小心关闭电源开关,轻轻背上形囊,步出急救通道。
这里记录的是郑州铁路局郑州桥工段钢轨探伤工在郑徐高铁砀山南站的一天。
在郑徐高速铁路运营开通进入最后冲刺的时刻,钢轨探伤工与其他千千万万铁路工人一样,没有什么华丽的语言,他们在默默地工作……
清晨6点39分,陈峻岭己经盥洗完毕,在整理仪器,查看资料,准备今天去郑徐高铁钢轨探伤检查。今天砀山天气,晴,最高温度9度,最低温度零下3度。
早晨 8点14分,李涛、陈宏、刘行志到达郑徐高铁探伤工地,做钢轨探伤仪器的最后调试,资料的再次确认。
上午9点49分,在郑徐高铁K316处, 张润峰、谭长江、关智远在对钢轨进行认真探伤检查。
中午11点59分,和煦的阳光下,我们的午餐在郑徐高铁上,长长的轨道就是我们的餐桌,贴近钢轨,再贴近。
下午15点05分,今天的郑徐高铁钢轨检查按计划完成。谭长江、张润峰擦干钢轨上的油渍,擦净探头上的油污,小心关闭电源开关,轻轻背上形囊,步出急救通道。
晚上21点02分,在住所低矮的小桌傍,邵明岗整理好一天的探伤资料后,在吃晚餐。
【随想】
在砀山,到了“世界梨都”,都想看一看梨花盛开。但是,使命重大,我们无暇顾及高速铁路旁的万亩梨树。我们的钢轨探伤人员目光只在钢轨,心里只有排除钢轨伤损。
想一想,我仿佛看见,郑徐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时,广袤的砀山大地上梨花盛开,高速列车掠过砀山梨花的海洋……
【随想】
不是只在3月这一天,钢轨探伤人员的工作是这样,更不是只有“砀山介入”组是这样。
而是我们的钢轨探伤人员,我们的铁路人“探雷使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是这样。
这样的认真,这样的劳累,更是这样的努力。
(郑州桥工段 马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