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为啥活得那么累(日本人为什么活得这么累)
日本人为啥活得那么累(日本人为什么活得这么累)去银座买衣服,结完帐随口问歌舞伎座怎么走,售货小姐直接给我带路,转了两个弯后告诉我,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到头就是了。那条路很长,有很多人,我走出很远之后隔着人群回头望,发现她还在目送我并鞠躬。我当时住的国际学者宿舍有舍管,日本人,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一天我在楼道遇到他,他远远地看到我就鞠躬问好,等我走过他身边后,他居然转过身面对我,继续不断地鞠躬,边鞠躬边倒退着进入电梯。我在走出他的视线前回头看了一眼,他还在鞠躬。我在日本做过一段时间访问学者,所以对日本多少有一点了解。我想我愿意不断地去日本旅游,因为那里的环境干净、安全、漂亮,人口素质和文明程度都很高。但我绝不愿意长期在日本生活,因为实在太压抑。比如日本的垃圾分类,我很喜欢,但是扔垃圾要定时定点,有的社区一星期才能扔一次垃圾,要是错过了就只能等下星期。我无法想像生活垃圾要在房间放这么久,并不是每个日本家庭都安了垃圾处理器。也许日本人的生活习惯
这两天,关于日本的新闻沸沸扬扬,因为4月1日日本政府公布了新年号:令和。5月1日零时,日本持续了30的平成时代将正式落下帷幕,从此进入令和时代。
中外媒体都在试图讲述30年来的平成故事,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日本30年来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变革太宏大,我更想关注普通日本人的生活。作为一个发达国家,日本的自杀率居然一直居高不下,很多人认为日本人活得实在太压抑了。
不少国人觉得自己活得累,我觉得日本人比中国人活得累多了。
今天你鞠躬了吗
我在日本做过一段时间访问学者,所以对日本多少有一点了解。我想我愿意不断地去日本旅游,因为那里的环境干净、安全、漂亮,人口素质和文明程度都很高。但我绝不愿意长期在日本生活,因为实在太压抑。
比如日本的垃圾分类,我很喜欢,但是扔垃圾要定时定点,有的社区一星期才能扔一次垃圾,要是错过了就只能等下星期。我无法想像生活垃圾要在房间放这么久,并不是每个日本家庭都安了垃圾处理器。也许日本人的生活习惯产生不了那么多生活垃圾?
日本有很多特别繁琐的东西,我最怕的是鞠躬。
我当时住的国际学者宿舍有舍管,日本人,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一天我在楼道遇到他,他远远地看到我就鞠躬问好,等我走过他身边后,他居然转过身面对我,继续不断地鞠躬,边鞠躬边倒退着进入电梯。我在走出他的视线前回头看了一眼,他还在鞠躬。
去银座买衣服,结完帐随口问歌舞伎座怎么走,售货小姐直接给我带路,转了两个弯后告诉我,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到头就是了。那条路很长,有很多人,我走出很远之后隔着人群回头望,发现她还在目送我并鞠躬。
后来我回国,预订了出租车去机场,据说日本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开出租,所以出租车司机有很多老年人。我遇到的就是一位老人,看上去比我父亲年纪还大,很矮,有点胖,身体很虚的样子。到了机场,他很礼貌地让我稍等,然后一溜小跑地去推行礼车,我说我自己来,他坚决不接受,气喘吁吁地推着我的行李把我送进电梯,在电梯口和我鞠躬告别。那么不巧电梯的门是玻璃的,我能一直看见他,于是他在电梯上升的过程中就一直鞠躬,我都担心他的身体是否吃得消。
我不知道是某些老派的日本人才会有这样的作派,还是一种普遍的礼节,但就我的所见来说,这肯定不只是少数人的行为。
我很喜欢日本人的礼貌和热情,有时候还很感动,但过度的礼貌对双方都是一种负担。每次遇到不断鞠躬的人,我只能努力加快步伐,好尽快走出他们的视野,这样他们就可以不再鞠躬了。
你不要看见我
在日本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我能一眼就认出哪些是日本女孩子,哪些是中国女孩子。再文静的中国女孩子好像都比日本女孩子要活泼一些。日本虽然是发达国家,表面上也很尊重女性,但其实在日本女性的地位依然很低,这点远不如中国。
日本女性做家庭主妇的比例很高,但很多时候并不是她们自愿的选择,而是日本的社会制度导致的。在职场上,女性升职比男性慢,同等职位往往收入更低。一个男职工,如果他的太太不工作,每月会有一笔额外的补贴,朋友告诉我,有时候太太出去工作,收入可能还不如补贴高。太太自然没理由出去工作。
日本的有很多地方比如东京,幼儿园不够用,很多家庭的孩子没有地方去,而日本的老人和中国不同,他们一般不会帮儿女带孩子,所以很多日本女性只好辞职自己带。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地位低,所以日本的女性格外温顺。
我特别意外的一点是,那么讲究仪表和仪态的日本女孩子,居然经常蹲着。如果一个房间只有一把多余的椅子,而有两个女孩子,她们决不会一个坐着一个站着,而是会一个坐着一个蹲着,因为站着太显眼。她们不喜欢引人注目。
社会地位高的男性同样不喜欢引人注目,因为日本太强调人的集体属性,每个人都害怕自己与众不同,有人称之为日本人的集团性特征。和美国的张扬自我截然相反,日本人努力地把自己融入到集体中,让自我消失。
人能真的没有自我吗?当然不能。日本人的自我消失背后是严重的自我压抑,后果很严重。在那本写日本的著名的《菊与刀》中这样描述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如此的矛盾,岂能不累。
有意思的是,日本新年号定为令和,根据NHK的解读,“令”是美好的意思,“和”则象征和平和宁静。因为语言的误读,西方媒体误把令和翻译成了“Order and Harmony”,即命令与和谐,这倒是歪打正着了日本社会的本质,在命令中和谐,不正是矛盾的日本性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