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如何唤醒青春根源(孩子教会我的那些事)

如何唤醒青春根源(孩子教会我的那些事)当我们曾经愤怒,曾经无助,最终我们还是要感谢这段五味杂陈的旅程,感谢孩子教会我们的那些事。我依然记得在和孩子争吵时,他说过的那些带给我思考,让我印象深刻的话,我努力回忆把它们整理出来,当成一个总结,一次复盘。这是真实的不带滤镜的青春期旅程,你也同样拥有这个资源,把资源做成机会,需要你智慧地发现。其实,真好。孩子们多有勇气,多么值得我们成年人学习。当我们保守地避免去犯错误,他们却在积极地试错,并从错误中验证、成长。他们可能也觉得奇怪吧:在日常学习中,爸爸妈妈希望我独立思考,一定不可以抄答案。为什么在生活、成长这条更广阔的路上,又要求我抄他们的标准答案呢?我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常常有意无意给孩子唯一的标准答案,希望他在成长这条路上不踩坑,得高分。当他尝试不同的答案时,武断地阻止,粗暴地干涉,或者其实知道自己的答案并不正确,却总是放不下权威。感谢持续的学习,让我接纳自己是个不完美的妈妈,并

如何唤醒青春根源(孩子教会我的那些事)(1)

文|橙子妈妈

孩子小的时候,如果我们想让他向左,而他偏偏向右,我们一只手就能把他拎起来调转方向。

等他们长大以后,尤其到了青春期,他想向哪里走都走得义无反顾,我们叫也叫不应,拖也拖不动。

“争吵”也许就是这样产生的,按照我们的成人经验,这显然是向左才有路嘛,向右完全是不可理喻,死路一条啊。当我们习惯性地把我们几十年来总结的精华直接告诉他们,他们才不想抄答案呢,他们要亲自答卷。交出什么样的答卷,都诚实地反应着他们当下的能力水平,认知水平。我们认为的100分,他们一点也不羡慕,在他们眼里,没有约定俗成的“偏见”,会不会,答了才知道,行不行,走了才知道。至于“考分”,是不需要被预见的,亲自上场本身就是一场华丽而骄傲的冒险。

如何唤醒青春根源(孩子教会我的那些事)(2)

其实,真好。孩子们多有勇气,多么值得我们成年人学习。当我们保守地避免去犯错误,他们却在积极地试错,并从错误中验证、成长。

他们可能也觉得奇怪吧:在日常学习中,爸爸妈妈希望我独立思考,一定不可以抄答案。为什么在生活、成长这条更广阔的路上,又要求我抄他们的标准答案呢?

我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常常有意无意给孩子唯一的标准答案,希望他在成长这条路上不踩坑,得高分。当他尝试不同的答案时,武断地阻止,粗暴地干涉,或者其实知道自己的答案并不正确,却总是放不下权威。感谢持续的学习,让我接纳自己是个不完美的妈妈,并及时地自省,洞察。当我把孩子每次表达他的不同当成一个学习的机会,即便当时有争吵,我也从中收获珍贵的思考。

我依然记得在和孩子争吵时,他说过的那些带给我思考,让我印象深刻的话,我努力回忆把它们整理出来,当成一个总结,一次复盘。这是真实的不带滤镜的青春期旅程,你也同样拥有这个资源,把资源做成机会,需要你智慧地发现。

当我们曾经愤怒,曾经无助,最终我们还是要感谢这段五味杂陈的旅程,感谢孩子教会我们的那些事。

以下的每一段标题都还原自孩子在和我争吵过程中的“脱口而出”。当时有气愤,有哑口无言,现在看来,每一句都是教会我成长的“良言”。

如何唤醒青春根源(孩子教会我的那些事)(3)

1、“别用今天来定义我,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孩子生命中重要他人的评价,对他来说是意义重大的。当我们因为某一刻,或者某一次的行为给孩子贴上标签,也就是他所说的“定义”,本质上是我们固着在自己有限的认知里,给孩子戴上枷锁。

我们常常习惯放大孩子的错误,并把当下当成永远:你现在都这么不思进取,还想拥有成功的将来?

那些意志力弱的孩子,就信以为真了。他们也可能把这个评价迁移到自己的其它方面:我不行,我做不好,我是个没用的人,我是个没有未来的人。

如何唤醒青春根源(孩子教会我的那些事)(4)

我们的担忧就这样悄悄成为了诅咒。我们担心的事,常常就像变戏法一样成为了现实。就事论事,是父母和孩子相处时的一种能力,不延展,不迁怒, 就看着眼下这件事本身。

当孩子做错了事,他们往往比我们所看到的要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即使对此他会有不同形式的隐藏。我们不需要一再重申,一再证明你就是错了,他此刻需要的是一个台阶,一个可以翻篇重来的机会

是的,“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这是个很好的自我抚慰。从定义里挣脱出来,明天确实又可以从0开始重整旗鼓。

如何唤醒青春根源(孩子教会我的那些事)(5)

2、“你一说,我就不想做了”

我们在和孩子交流时,将自己呈现在孩子面前的有两个重要的维度。一是我们所说的事,所提的建议本身,另外一个是我们伴随其中的语气、姿态。

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话是出于好意,但却激发了孩子的“逆反”,可能是因为我们所传递出来的姿态给了孩子不好的体验。这种姿态可能包含:

(1)帮助孩子做决定,破坏了孩子的独立感。

作为青春期的孩子来说,“由谁决定”对他们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我是个独立的人,我不需要你为我决定,我需要为自己做主。我要主动的选择,不要被动的接受。

如何唤醒青春根源(孩子教会我的那些事)(6)

(2)居高临下,激发了孩子的权力争夺。

“我吃的盐可比你走的路还多。不吃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啊。你还年轻,很多事真的不懂。我在你这么大的时候......”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自诩,处处展现优越感,是孩子特别讨厌的事 。孩子关注的不再是事情本身的正确与错误,而成为一场权利的争夺:别以为你这样就可以证明自己有多厉害,我偏不按你说的那样做。

(3)过度关心,暗示孩子的能力不足。

当我们事无巨细地去帮助孩子,提醒孩子的时候,孩子往往感受到的并不是轻松,安全感。他们可能会自我怀疑,为什么我需要被这样“全方位地照顾”,是因为父母对我没有信心吗?觉得我肯定做不好?是因为我能力不足吗?

如何唤醒青春根源(孩子教会我的那些事)(7)

我想起我的青春期,原本我是计划给自己加一条秋裤的,但如果我妈特地嘱咐我这件事,我肯定就会特意不穿,冷得直哆嗦,也熬着不穿。

现在我明白了那时候的心理,曾经的你也经历过类似的故事吗?我们的孩子可能也正经历和我们当时同样的情境,试着回到曾经的自己,去理解我们的孩子,当我这样“穿越”,我会对现在的自己说:客观陈述事实就好,但绝不为孩子做决定,引导都不需要。

如何唤醒青春根源(孩子教会我的那些事)(8)

3、“是的,你说得对,但我的体验非常差”

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在那一刻内心非常复杂。本能让我很生气,明明自己做错了事,却要求有好的体验。另外一方面,我被深深地触动,也许我们确实忽略了问题的本质:我们只关注正确与错误,但从不关注孩子的感受。

对和错,是相对容易衡量的,结果导向会给我们答案。而感受,是主观的体验,看不见,摸不着,似有若无,只有当事人可以理解。对错可能只是单次的、暂时的,但伴随其中获得的感受,却会被永远留存下来,转化为孩子对自己的印象、体验、认知,融入在他自己的气质里,伴随终身。

如何唤醒青春根源(孩子教会我的那些事)(9)

做得对,不一定感觉好。相比于正确的结果,情感的孤儿更值得我们的关注。如果心是空的,再多的“对”都是没有灵魂的木偶,也永远发展不出长远的谋略。

感觉好,才能做得更好。如果我们眼里只有孩子的错误,而从不关注他的情感,用粗暴的方式对待他,用鄙视的眼神嫌弃他,他该是多么的无力和绝望。那些在错误面前的自省、努力都失去了力量的源泉,实在太累了,干脆放弃算了吧。

如何唤醒青春根源(孩子教会我的那些事)(10)

4、“所有的自我管理,都得要有个过程吧”

当我们和孩子约定了一个规则,我们有“规则洁癖”吗?会因为孩子破坏了规则就大发雷霆,责备他的说话不算数吗?我们怎么理解规则的意义?我们能接受为这个规则留出一定的“试用期”吗?

当我们终于和孩子制定了某项规则,长舒一口气,因为我们有了操作手册,尚方宝剑,我们认为问题从此应该就变得简单而直接:既然有了规则,就是用来严格遵守的啊。既然你同意了规则,那就要即刻生效啊。

如何唤醒青春根源(孩子教会我的那些事)(11)

让几乎所有父母失望的是,真正的规则,从来没有真正被完全履行过。这可能是因为规则本身可执行性的问题,更大的问题也许就出在“即刻生效”上。孩子不是可以自动开关的机器,任何一个习惯的养成和消解也有着渐进的规律,我们不能机械地照搬规则,而无视科学的规律。

我们因此思考规则的意义。制定规则的本质,是辟出一块自留地,让孩子学会和诱惑相处,学习自我管理。这个过程,他们经历了,体验了,克服了,他们就成长了。我们不能只将目光聚焦在审视、监督他是否踩了规则的红线,而无视他为此所做的任何努力,取得的哪怕一点点进步,我们要对这个过程报以十足的耐心。所有的自我管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时间,可能会反复,这是个漫长的过程。

想一想,在让很多父母罄竹难书的手机规则制定上,我们是不是将这个势必会反复的过程想象得太过于完美。“所有的自我管理,都得要有个过程吧”,我想这句话,是不是可以对冲我们想一蹴而就的不切实际。

给他们一点时间吧。也给自己一点时间。

如何唤醒青春根源(孩子教会我的那些事)(12)

5、“生活千篇一律,我不可以做新的尝试吗”

当孩子和往前表现得有些不同,我们往往容易反应过度。

比如某个周五的晚上,孩子颠覆了以往的作息,先蒙头睡了一大觉,再爬起来准备熬夜奋战,我们可能会有哪些反应?

(1)失控感。列车不按照固定的线路行驶了,它会开向哪里呢?还在我们的掌控范围吗?

(2)可能有些生气。真是无法理解,为什么荒废大好光阴,偏偏要牺牲本该睡觉的时间呢。

(3)不确定性。不会以后都这样吧?我是不是该阻止他?

(4)心疼。熬夜伤身体,缺少睡眠影响生长发育啊。

如何唤醒青春根源(孩子教会我的那些事)(13)

孩子需要一些不同的尝试来体验丰富的自己,他们甚至会尝试去做一个“坏”孩子。这是他们对冲枯燥、厌倦的一种方式。生活中一些小小的改变,也许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上钻了一个小孔,幸运的话,滋养的源泉就会汩汩而出。

支持他们的体验,不会将他们带离轨道。当他们充分体验了,经历了,他们会更理智地面对眼前的选择,也更容易做出正确的选择。他们不需要压抑那个“得不到”的:得不到的总是好的。这种稀缺反而让他们容易脱轨。

一个与以往不同的尝试,是孩子的健康的心理需求,而过度反应甚至是干涉,只是我们维持秩序的需要。为了稳定的秩序而牺牲创造与革新,没有了冒险,也就没有了生命力。

毕竟,五彩青春,是尝试的大好时机,来得及,也还充满勇气。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橙子妈妈。资深媒体人,家有青春期男孩一枚。专注研究青春期身心发育、亲子关系、情绪管理。“做终身学习的父母”践行者。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