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是有史以来最好的科幻(觉得华语科幻不用写了)
三体是有史以来最好的科幻(觉得华语科幻不用写了)3、当时参选执剑人的一共七个,除了程心剩下六个都是几乎一模一样气质,阴郁坚韧的男人,程心获取了百分之三十还是多少的票数当选?大刘的书,就像是一个窗,推开时看到从未有过的景色,从此那扇窗就关不上了。2、罗辑的“我对三体世界说话”非常具有史诗感,笔者脑海中仿佛存在一副这样的画面:两个庞大的史诗般的文明如针尖一样对立着,而这两个庞然大物中间交会的“尖”竟然是一个衣衫褴褛、弱不禁风、被全人类抛弃、已经给自己挖好坟墓的人。这一幕的对比堪称绝唱,表面上是文明的强大与罗辑的弱小,而在黑暗森林法则的加持下,强弱瞬间易位,罗辑手里握着两个文明的生死大权,而两个文明是何等的脆弱。
1、“拜占庭是古罗马拖在身后的长达千年的车辙”,这个比喻也太美了。
两洲两海的钥匙,丝绸之路的终点,世界渴望之城,罗马帝国最后的荣耀,就这样沦陷于穆斯林的手中,漫长的中世纪在这个时候结束,一个新的时代在帝国的残骸中冉冉升起。
罗马帝国的灭亡看似如一个时代的终结,但另一方面,由于奥斯曼帝国垄断了丝绸之路,欧洲人不得不开辟新航道,于是发现美洲、三角贸易,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到来。
正如地球和《三体》的坐标暴露,看似是人类田园时代彻底终结,但另一方面也是人类迈向宇宙、彻底融入一个成熟的宇宙文明的契机,何尝不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2、罗辑的“我对三体世界说话”非常具有史诗感,笔者脑海中仿佛存在一副这样的画面:
两个庞大的史诗般的文明如针尖一样对立着,而这两个庞然大物中间交会的“尖”竟然是一个衣衫褴褛、弱不禁风、被全人类抛弃、已经给自己挖好坟墓的人。
这一幕的对比堪称绝唱,表面上是文明的强大与罗辑的弱小,而在黑暗森林法则的加持下,强弱瞬间易位,罗辑手里握着两个文明的生死大权,而两个文明是何等的脆弱。
大刘的书,就像是一个窗,推开时看到从未有过的景色,从此那扇窗就关不上了。
3、当时参选执剑人的一共七个,除了程心剩下六个都是几乎一模一样气质,阴郁坚韧的男人,程心获取了百分之三十还是多少的票数当选?
笔者始终觉得那六个男人分散了票数,如果让人们在两种气质的执剑人中选,当选的应该是男性,大多数人都还是要坚韧气质的执剑人,这种简陋的M主投票忽悠了全球,它让所有人都以为选出圣母是大多数人的意见!
4、2015年,青年导演王壬根据《三体2:黑暗森林》制作了一部名为《水滴》(Waterdrop)的短片。影片全长14分43秒,采用一镜到底的拍摄。
《三体》作者刘慈欣评价道:“可以负责任地说,这就是我心目中的《三体》电影,如果能拍出这种意境,真得死也瞑目了。”
看其它的科幻,外星人侵略,即使它们有各种奇怪的武器,各种先进科技,人类也凭借自己有的奋力抗争着,打得有来有回。
表达人类文明的坚韧意志和谋略。
然而《三体》小说讲述的不是这个,是当科技水平存在代差的时候,文明有等级差距的时候,根本是没战争可打的。
是实实在在,纯粹地单方面碾压。
5、“如果有人祈求佛祖保佑另一个主,这是怎么回事呢?”我问,然后详细地说了事情的经过。
长老默默地看着自己手中的书,但显然没有读,而是在想我说的事,然后他说:“你先出去一会儿,让我想想。”我转身走出门去,知道这很不寻常。长老学识深厚,一般的关于宗教、历史和文化的问题,他都能不假思索地立即回答。我在门外等了有一根烟的时间,长老叫我回去。
“我感觉只有一种可能。”他神色严峻地说。
“什么?会是什么呢?难道可能有这种宗教,它的主需要其教徒祈求其他宗教的主来拯救?”
“她的那个主,是真实存在的。”
这段对话后劲极大,可以列入细思恐极那种的级别。
任何宗教,教宗的死亡都是很重要的节点——宗教正规化的节点。
教宗活着的宗教不是没有,而是我们一般不认为它算正常的宗教。
所以,这句话蕴含的意境!你品,你细品!
6、接上条。
魏成很困惑地问主持,难道佛不是真实存在的吗?
问完又自觉失言,但主持很宽厚地笑了笑,说佛当然是真实存在的,但佛的存在形式不是我们能够理解的,而她的这个主,是以我们可以理解的形式存在的。
简简单单一句话,把天上的(即神话传说的天上)和另一种天上的(即外星球)区分的简单明了,完美使宗教和现代科学同时并存又互不冲突,简直绝了。
现代科技发展到现在,宗教传说已经没有必要,但偏偏因为很多人的信仰又不能让它消失,对于这种矛盾,刘慈欣给出的这个解释,不亚于黑暗森林理论。
7、看完《三体》,觉得华语科幻不用写了,都写完了。
张爱玲:一点都想不通。
金庸:想通了但不确定。
陈忠实:框架肯定是想通的,但是传统没做解构,体会深度需要纯粹靠感性去感受。
刘慈欣:明确想通了且足够确定,且利落解构给人看了,可以用逻辑思维去学他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