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烧腊哪家最好吃现代(这家茶餐厅的每日限定烧腊)
香港烧腊哪家最好吃现代(这家茶餐厅的每日限定烧腊)一块好的脆皮烧肉必须有三个层次,第一是入口高温烤炙下的猪皮脆脆的焦香,第二是肥而不腻的油脂香,第三是瘦肉部分软嫩的咸香,只有足够功力才能具有内涵。很显然,这里的脆皮烧肉已脱离了像黄教主一般的油腻中年大叔的禁锢。如果说沙姜鸡是萝莉,那脆皮烧腩就是经过历练的大叔了。小小的一家店,看起来并不是什么很厉害的角色。但吃下第一口烧腊后,我就知道,我会再来第二次,第三次…...这柔柔的滑滑的触感就似恋人的嘴唇,有种魔力让你想一探究竟,微微的咸味更放大了鸡的甜味,轻轻地在沙姜酱里点一点,再入口,“粗糙”的姜味和幼滑的鸡肉让人误以为它们本就是天生一对。
时间刚过六点半,华灯初上,下班的人匆匆地走过一个又一个的街口。
我选择在这家店驻足。只因为——
橱窗里那些鸡啊,鹅啊,就这样直勾勾的诱惑着我,禁不住,我舔了舔自己的嘴唇,听到了胃里排山倒海的饿意。
径直地走了进去。就像在香港街头,无数次随意地走进去一家茶餐厅一样。
小小的一家店,看起来并不是什么很厉害的角色。
但吃下第一口烧腊后,我就知道,我会再来第二次,第三次…...
这柔柔的滑滑的触感就似恋人的嘴唇,有种魔力让你想一探究竟,微微的咸味更放大了鸡的甜味,轻轻地在沙姜酱里点一点,再入口,“粗糙”的姜味和幼滑的鸡肉让人误以为它们本就是天生一对。
如果说沙姜鸡是萝莉,那脆皮烧腩就是经过历练的大叔了。
一块好的脆皮烧肉必须有三个层次,第一是入口高温烤炙下的猪皮脆脆的焦香,第二是肥而不腻的油脂香,第三是瘦肉部分软嫩的咸香,只有足够功力才能具有内涵。很显然,这里的脆皮烧肉已脱离了像黄教主一般的油腻中年大叔的禁锢。
眼瞅着一只只烧鹅在师傅的手里“灰飞烟灭”,别拦我!要先下手为强了。
一刀划开鹅肚,放出原汁,在刀和垫板“咚咚咚”下,美味出炉。
别问上庄下庄选哪个部位好?只要你稍微晚来一会儿,别说上下庄,烧鹅都没得吃(别问我为什么知道
)。
在灯光的照射下,烧鹅“闪闪发亮”,不想再说什么“表皮酥脆,肉质嫩滑,油而不腻”这些用烂的词语,只想诚心地说句“去!吃!它!”完事。
广东人有句俗语叫“生块叉烧都好过生你”,如果你不明白这亲子关系破裂杀手的厉害,请来吃吃这块叉烧。甜蜜的滋味总是一如既往地讨喜,肉汁在烘烤后被锁在了肉中,表皮是鲜亮而微微甜的蜜汁。你还想要顽强抵抗什么?投降吧!
怎么说呢,这家的烧腊几乎都不踩雷,毕竟老板的家族在香港有近三十年的从业经验,从这杯香滑奶茶的碎碎冰,正宗不正宗,便可窥探一二,这正点的微涩茶感的奶茶,入口却又顺滑醇厚,一分钟能见底,可谓功力深厚。
时间将近七点,店里外卖机一直持续不断地在响。老板提醒我们如果有需要加单,恐怕要及时,再晚一些,就卖完打烊了。
我们抱着一种想要全部打卡完毕的“撑死”决心,噼里啪啦又点上一些。
鸡翼依旧优秀,高温不裹粉的油炸方式,让表皮更为薄脆,汁水的保留更加充足,吃完不忘舔舔手指是对它的尊重。
“咔呲咔呲”、“咔呲咔呲”酥脆的外壳和柔软的奶香内里,吃完这西多士,想要问问老板,能不能开在我家附近(万一呢),早餐能吃到也是一种幸福啊。
而这道俘获众人的猪扒包有种古早味,夹着厚实的猪扒,细细咀嚼还有肉筋部分,面包夹层里的蒜香,增加了整个口感的风味,但个人却更爱有嚼劲的澳门猪扒包。
而一份捞面,肯定是来香港茶餐厅的必点项目之一,出前一丁的使用遵从港味本味,面体Q度不软不硬刚刚好,搭配的香肠也优秀,遗憾的只是调料有点过咸。
此外,唯一不能上榜的就是这个冻柠茶了,整体味道偏寡淡,茶味和柠檬味都不够突出。
茶餐厅对香港人而言,是一天的开始也是一天的结束。
一份报纸一份ABCD餐,不论“飞沙走冰”还是“少甜少冰”都是各花入各眼的搭配。略显局促的空间,却是更为市井的人情味。
这家从香港来的茶餐厅,大体接近于香港味道,不能去香港也能吃到的正宗港味,也不失是吃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