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98版好汉歌(好汉歌20年嫂嫂武松有话要说)
武松98版好汉歌(好汉歌20年嫂嫂武松有话要说)据说人长得标致有风韵,而且报上已炒作多日,这一回的潘金莲有颠覆性的演出。不似山东版的出来看着就是厉害角色,眼神咄咄逼人,总觉得是她勾引的西门庆。而且关于这一版的潘金莲,这个中国最著名的淫 妇由台湾艺人王思懿出演。当时最主要的媒体报纸上已经热炒了多日的“武松”。袁和平的加盟使得央视版的武打设计更为精彩好看。其次是文戏。无论是《金瓶梅》还是《水浒传》,王婆拉皮条、武松审嫂的段落都是极其精彩的部分。
到20年前的这会儿,那部1998年1月8日开播的央视版《水浒传》正好迎来全剧的一个高潮戏份——武松登场。
按编剧冉平所说,《水浒传》中最重要的人物有三个:宋江、武松、潘金莲。一个农民知识分子形象,一个英雄男子汉形象,一个女性形象。
三个最重要的两个都集中在一个戏份中,因此武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武松”的故事也是整部剧中不多的文戏武戏都很有看头的部分。
当时最主要的媒体报纸上已经热炒了多日的“武松”。
袁和平的加盟使得央视版的武打设计更为精彩好看。
其次是文戏。无论是《金瓶梅》还是《水浒传》,王婆拉皮条、武松审嫂的段落都是极其精彩的部分。
而且关于这一版的潘金莲,这个中国最著名的淫 妇由台湾艺人王思懿出演。
据说人长得标致有风韵,而且报上已炒作多日,这一回的潘金莲有颠覆性的演出。不似山东版的出来看着就是厉害角色,眼神咄咄逼人,总觉得是她勾引的西门庆。
央视版的是从良人潘金莲开始,直到渐渐滑落情欲之中变为狠心毒妇的。最重要的是“总洗澡”。
前一阵儿年初时有个在朋 友 圈里刷屏的微信里说“难忘的98”,
1998年年初,电视剧《水浒传》在央视播出。
不久,便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
一度万人空巷。43集的电视剧,潘金莲出现了5集,
在这5集当中潘金莲洗了4次澡,
除去这个槽点,
这部名著改编的电视剧受到观众一致好评。
其实凡是盯着“淫 妇”、“洗澡”的,往往心思就不往剧情发展、人物走向上寻思了。
20年前播出的这部《水浒传》应该说在艺术上还是很有追求的,潘金莲虽然在五集里洗了四回澡,但并不是槽点,相反每次洗澡的背景铺垫、心理活动都不一样,演绎得非常到位。
第一回是开始洗,是与丑陋的武大郎形成对比,有忍辱偷生又忿忿不平的潜在心理;第二回是初见武松后,春心萌动;第三回是和武松的“蜜月期”,叔嫂和睦,美不胜收;第四回则是叔嫂决裂后洗,满脸愠色,预示着剧情的走向将急转直下。
作为央视版四大名著中最后一部亮相的,《水浒传》无论在艺术成就还是观赏程度上都毫不逊色。
三十年来,《水浒传》先后拍过三次,可以说与之前的山东版和之后的新《水浒传》相比,央视版都独占鳌头。
2011年播出的新版《水浒传》。
山东版胜在最早播出,而且忠实原著,特别是按人物分成的系列播出,集中了书中的精彩华章。
祝延平的武松无疑是剧中最出彩的部分,不论武打设计的话,应该是三个版本中形象最饱满、最有山东大汉气质的。
尽管那时候的武打场面与之后两版没法比,但是此次我重看发现当年的武松打虎至今看来依然非常精彩,相比央视版的景阳冈打虎,山东版武松出拳更有《叶问》中甄子丹暴雨梨花般的砸落,反倒是央视版丁海峰的武松身手够了,但是那三拳两脚就交待了老虎,显得有点太过容易了。
同时也发现当年的宋江赫然是后来演央视版《三国》曹操的鲍国安,怪不得老奸巨猾的曹孟德演得那么深入人心,原来是有孝义黑三郎的演出垫底儿。
在央视版播出十多年后的新《水浒传》,比较精美,细一看原来导演是香港人鞠觉亮,难怪呢,他是伟大的83版《射雕英雄传》的导演之一。香港武侠剧导演的出身,因此人物造型设计上更为精致,调色搞得跟电影一样。
这一版的武松和潘金莲都有些逊色。陈龙的武松孔武有力但是眼神儿里没东西。
新版的各个人物服装设计是个槽点,这一版的武松尤其觉得缺少精气神儿。
潘金莲也没有王思懿表演得那么有层次,空长了一幅好皮囊。
一个简单的推窗动作就看出来甘婷婷的潘金莲有点平淡如水。
但胜在西门庆比较帅,一改山东版奸邪、央视版的龌龊。
三版西门庆,新版的外形最为帅气。
而且宋江的扮演是几个版本中最man的张涵予。
央视版的宋江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李雪健独有的跪地撅屁股凸显的奴相,山东版的前后扮演者不一致,鲍国安的比较阴柔,后来的没啥印象了,但张涵予的宋江有气场有气质,古惑仔一哥本色十足。
李雪健的表演一流,就是他饰演的宋江总有种半疯的感觉。
本来嘛,堂堂呼保义大哥,也不能就因为任侠豪爽就来一个叫他大哥,来一个就给人家整被服儿的。张涵予版的各项指标都更符合对宋江的设计。
新版的林冲也和央视版的不相上下。央视版的是著名演员野芒,新版的是中国著名模特胡东,演技上虽然略逊,但优势是盘靓条顺,观赏价值高。
新版不足之处也在于太过精致,搞得有点像武侠小说的场面,而缺少了烟火气更浓的草莽江湖的粗粝。
这有点像一样参与了《水浒传》的张纪中后来拍的《笑傲江湖》等金庸武侠系列,先不说剧情设置等让人看着不舒服,单是一个个出场就让人感觉是《水浒传》似的糙汉子,又失去了武侠剧应有的精致和奇幻,搞颠倒了。
海报设计就凸显了新版的华美。
最明显的就是一水儿的梁山泊江湖汉子,本该粗俗豪放的,要的是一个“土”字,结果差不多人人都搞个围脖,花荣、燕青之类的小生也就罢了,连鲁智深、晁盖等粗豪汉子也都围了起来,就显得美而不当了。
燕青带围脖,是锦上添花。
李逵的围脖有点不伦不类了。
吴用的围脖更有穿越的感觉。
胡东有着超模的底子,带上围脖后他的林冲有繁复美感。
围脖真不是谁都能带的。
当然,说到最成功的地方当属央视版的音乐创作了。整个音乐创作全部由赵季平操刀制作。
尤其是片尾曲《好汉歌》的创作,更是完美诠释了英雄好汉的豪情。
山东版的由于是一系列人物剧集结到一起的,因此每个人物的都有相应的配乐,但整体来说音乐制作传统民乐比较突出。我在重看《醉打蒋门神》时赫然发现配乐竟然就是被黄霑、徐克在《黄飞鸿》系列中发扬光大的《将军令》。
新版的音乐创作队伍也比较庞大和知名,由获得法国汉斯国际电视电影节“最佳作曲奖”的作曲家周志勇担任作曲,毛阿敏、景岗山、李玟等明星演唱,《四海盟约》等歌曲荡气回肠。
可惜的是,一来剧没有引发轰动效应,二来互联网时代观众的注意力被无限分散,因此尽管整体制作包括几首主题曲都非常悦耳动听,但是传唱度都很一般。
相比之下,央视版《水浒》主题歌《好汉歌》所引起的现象级关注就不是那两版能同日而语的了。
这部剧的主题歌当初设置并不是《好汉歌》,而是其他人演唱的《天时地利人和》。但后来经过反复斟酌,赵季平选择了更欢快、更大气的《四海皆兄弟》。
擅于化用民间音乐的赵季平这一次将山东郓城筝曲《呀儿哟》和河南邓州的民间小调《锯大缸》加以改造,同时词作家易茗也将原有的歌词中“四海皆兄弟,五湖是朋友,男儿相交一碗酒”改为了更为上口的“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于是一火二十年的《好汉歌》应运而生。
拍摄央视版《水浒传》的无锡影视城。
这首歌当初也并不是刘欢演唱的,当时他在演唱梁山水军大战高俅那场戏的《公道在人间》,结果原有演唱主题歌的人选并没有得到赵季平的认可,于是善于演绎大场面的刘欢就成为了唯一选择。
《好汉歌》诠释的是整部剧的主题,系采民乐之精粹而成,因而旋律加歌词都大气磅礴又简单上口,人人都能哼上几句,但是想唱好了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整体结构用的是一段式风格,又不同于黄霑的《倩女幽魂》那么抒情,歌曲中运用了很多传统民族音乐常用的一种叫大跳的方法,使得整首歌曲的动力感十足。刘欢的演唱大气磅礴,一个个鲜活的江湖好汉的形象立体又生动地展现出来。
《好汉歌》在当年这个时候已经播放了半个月时间,已经成为到处传唱的歌曲了。还记得当时我三岁的侄子每晚在播放《水浒》的时候都会大声跟着唱,或者自己拿着一根木棍满屋子地边跑边唱“该出手时就出手”。
这是那一年播出频率最高的歌曲,也是经常见诸报纸的标题“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源头。
那一年的夏天,我踏进了梦寐以求的新闻工作者行列。
在接受培训的时候,老师给我们上课说,采写编辑都要有创新,中国人最爱跟风,一部《水浒传》之后,很多新闻标题都爱用“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先用的是人才,现在用的都是庸才和蠢材。20年来,务求出新求彩让我铭记在心。
同是在那一年的夏天,同龄人外星人罗纳尔多率领巴西队冲进了世界杯决赛,却在举世瞩目、众皆看好的大好形势下出场形同梦游,痛失冠军,让我领略到了成长的痛。
更是在那一年,向东流的大河从南到北地发大水……
那一年我还记得第一次去参加座谈会。当时市委书记米凤君就坐在我对面,一直在啃西瓜,吃完几大块开始咔咔地演讲,听得我心惊肉跳,心想这领导太有水平了。我记了满满三四页的笔记回来写稿,结果被领导一顿痛批:通稿呢?
那十年后我结婚了,就在我结婚的十几天前在那个酒店老米据说玩双飞时被带走了,一晃儿又十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