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详细介绍(拜水都江堰)
都江堰详细介绍(拜水都江堰)秦并蜀,建成都城,成都成为秦国的战略基地和后备粮仓,大规模治水成为当务之急。蜀守李冰父子总结前人治水经验,于岷江筑堰兴建无坝导水的渠首水利工程,彼时名为湔棚,三国时称都安堰,宋时称都江堰,沿用至今。《华阳国志》记载杜宇王朝之相鳖灵“开明决玉垒以除水害”。成都,巴蜀文明的发源地。岷江,成都的母亲河,来自于崇山峻岭。巴蜀文明因岷江而绵延,与此同时,古蜀先民也世世代代与水患作斗争。《禹贡》记载大禹“岷山导江,东别为沱”。
前言:9月上旬的这次拜水都江堰之行,源自于鼓励和引导孩子参加学校的科学影像活动。之所以选择都江堰,是孩子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成都人,首先要了解自己城市的文化。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是了解我们成都城市文化最好的窗口和切入点。
成都为什么是天府之国?成都为什么在两千多年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后方支柱?皆因都江堰水利工程而来,都江堰水利工程造就了天府之国。李冰是如何修建水利工程的?这个伟大的工程至今仍在造福着成都人民,我们一起去探究、去看、去听、去了解。
此次实践孩子全程参与(文字除外),拍照、录像、播音、部分剪辑、编辑,完成了这次拜水都江堰的科学影像活动。头条和西瓜可以收看孩子的视频讲解,三集共约8分钟。
正文
成都,巴蜀文明的发源地。
岷江,成都的母亲河,来自于崇山峻岭。巴蜀文明因岷江而绵延,与此同时,古蜀先民也世世代代与水患作斗争。
《禹贡》记载大禹“岷山导江,东别为沱”。
《华阳国志》记载杜宇王朝之相鳖灵“开明决玉垒以除水害”。
秦并蜀,建成都城,成都成为秦国的战略基地和后备粮仓,大规模治水成为当务之急。蜀守李冰父子总结前人治水经验,于岷江筑堰兴建无坝导水的渠首水利工程,彼时名为湔棚,三国时称都安堰,宋时称都江堰,沿用至今。
拜水都江堰
都江堰水利工程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工程构成。这三大工程完美结合,巧妙地解决了了岷江自动分流、自动排沙和控制进水量等问题。
鱼嘴分水堤,形似弯月,堰端酷似鱼嘴,位于岷江出山口1950米处岷江的江心。从这里,岷江进行了第一次分流,分为内外两江。外江流入宽而浅的主河道,内江流入窄而深的人工开凿的河道。自然弯道神奇地实现了洪水季节,约6成水入外江排走,枯水季节约6成水入内江;同时,洪水季节约8成的沙石在鱼嘴部位排入外江。这就是四六分水,二八排沙。治水三字经中总结为“分四六平潦旱”。
发现一处“鱼嘴”
飞沙堰,原名减水河,是位于鱼嘴尾部的一条普通的沙石滩,连接了一条通往外江的排泄渠,距离鱼嘴700米、距离宝瓶口200米。飞沙堰枯水季节实现堰的功能,拦截内江河水;洪水季节实现飞沙的功能,过量洪水排入外江实现泄洪。飞沙堰看上去十分平凡,只有枯水季节才能看得到。一般只需高出河床2米即可。过高,内江水量过大时,易造成洪灾;过低,内江进水量太小,易遭旱灾。飞沙堰泄洪排沙的功能非常显著,约75%的沙石排入外江。治水三字经中总结为“低作堰”。正面取水,侧面排沙,双向功能集于一身。飞沙堰实现了内江水的二次分流二次排沙。二十世纪才有的弯道流体力学已经在2200多年前的飞沙堰得到了出神入化的应用。
宝瓶口,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人工凿开的一个口子,形似瓶颈,是内江水进入成都平原的咽喉。李冰修建水利工程由这里开始。李冰用“积薪烧岩”的原始方法,先燃烧树木将岩石烧得灼热,再用冰凉的江水浇泼,岩石因“热胀冷缩”的原理自然迸裂。工程耗时8年,凿成了长40多米,宽20多米的内江入水口。而挖出的山石即用于前面鱼嘴分水堤的修筑。宝瓶口如同一个总水闸,严格控制着进入成都水域的关卡。
与玉垒山分离的堆体被形象地称为离堆。涛涛江水,千年冲刷,如果不是照片的记录,谁能够想象出它两千多年前大致的模样?
摄于清朝末年的“象鼻离堆“1947年毁于洪水
前面说了低作堰,现在说一说深淘滩。每到枯水季节清淤时,河床淘到什么深度呢?李冰在内江的凤栖窝河床埋了三匹石马,明清时改为三根卧铁,每年淘滩只要看见这三根卧铁,深度就够标准了。李冰还在江中立三石人测量水位,控制水量。三石人为中国最早的水则。1974年和1975年,都江堰管理局在修筑外江索桥和堤坝时在今鱼嘴附近外河床,相继发现了两尊石人。
在都江堰水利工程中,大量使用了“笼石”、“干砌卵石”、“杩槎”等技术。就地取材用玉垒山的慈竹编成笼,装入江中的大卵石,层层垒筑,沉入江底战胜湍急的河水,鱼嘴分水堤就是这样修筑而成。早在李冰前,蜀人就已采用。“干砌卵石”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杩槎”,用于挡水的设施,至今仍在沿用。
至此,岷江水进入成都平原,经过密如蜘网的成都水系,以扇形扩散开来,源源不断地灌溉和滋润着川西平原,养育着成都儿女,造就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既李冰修建水利工程后,历朝历代的蜀地行政长官,继续带领灌区百姓治水建堰,加固维修。今天我们看到的12尊青铜雕像,不仅让后人铭记他们治水建堰的功绩,更代表了几千年来为治理都江堰付出生命和热血的劳工大众。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和地方政府联合对都江堰渠首工程进行了大规模的维护和整治。鱼嘴分水堤、飞沙堰已用钢筋水泥浇筑加固。拦河筑坝、兴建发电站、紫坪铺水利工程的使用,都显示着都江堰水利工程地进入了一个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截至2021年,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灌区面积已达1130万亩,并为2300多万城乡居民提供生产和生活生态用水。
岷江水一路奔涌向前,天府之国奕奕生辉!
拜水都江堰心得体会
小妖妖的总结
1. 经历这次活动后,照相时我的手不再抖了
2. 不要盲目听众导游的话,导游的话不一定是完全对的
3. 每件事都需要自己去尝试才知道真相
花开木兰的总结
1. 参观最好准备一整天的时间,半天的时间会很仓促
2. 两条参观路线,应先上玉垒山远眺,对工程先有整体印象
3. 一年中可以分丰水季节和枯水季节两次参观,有助于全面了解工程信息。比如枯水才能看到飞沙堰及更多附属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