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6个心理学实验揭露人性阴暗面(正常人变恶魔只用了6天)

6个心理学实验揭露人性阴暗面(正常人变恶魔只用了6天)招募来的大学生被随机分到狱警和囚犯的身份①研究美国海军狱警和囚犯冲突的底层原因(当时冲突很严重,研究重担落在了著名的菲利普·津巴多身上);时间:1971年夏地点:斯坦福大学校园内地下室模拟监狱目的:

仅仅只用了6天时间,把正直善良的大学生,变成残忍虐待他人的恶魔!1947年的一个心理学实验,让你看清楚人受到环境和角色定位的影响,简直大到令人震惊!

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真实的“斯坦福监狱实验”。

6个心理学实验揭露人性阴暗面(正常人变恶魔只用了6天)(1)

《死亡实验》电影-由斯坦福监狱实验改编


6个心理学实验揭露人性阴暗面(正常人变恶魔只用了6天)(2)

菲利普·津巴多

时间:1971年夏

地点:斯坦福大学校园内地下室模拟监狱

目的:

①研究美国海军狱警和囚犯冲突的底层原因(当时冲突很严重,研究重担落在了著名的菲利普·津巴多身上);

招募来的大学生被随机分到狱警和囚犯的身份

实验模拟真实监狱环境,囚犯分别被“警车”押送到监狱,然后被搜身,扒光衣服,清洗消毒,穿囚服(像连衣裙一样的罩衫),右脚戴脚镣。

6个心理学实验揭露人性阴暗面(正常人变恶魔只用了6天)(3)

模拟对扮演囚犯的成员,以真实环境的逮捕送进监狱

有些装备与真实监狱中的不同,是为了让志愿者能迅速进入囚犯的角色。和真实监狱类似,囚犯志愿者被关在监狱后就不能自由行动,3个人住一个小隔间,只能在走廊放风,每个人没有名字只有一个编号。

6个心理学实验揭露人性阴暗面(正常人变恶魔只用了6天)(4)

每个犯人都有一个编号,监狱中仅能以编号相互称呼

虐待发展和升级:

实验开始的第一天晚上,看守就在半夜吹起床哨,让囚犯起来排队,以验证自己的权威。

逐渐的,他们对于囚犯的一些错误和无礼采取了惩罚措施:俯卧撑、靠墙罚站等。

6个心理学实验揭露人性阴暗面(正常人变恶魔只用了6天)(5)

狱警与囚犯之间产生冲突

第二天,囚犯中有人开始组织抗议。狱警非常气愤,对囚犯采取的惩罚措施升级:拿灭火器对囚犯进行喷射、扒掉囚犯衣服、关禁闭。

6个心理学实验揭露人性阴暗面(正常人变恶魔只用了6天)(6)

囚犯被剥光衣服进行惩罚

6个心理学实验揭露人性阴暗面(正常人变恶魔只用了6天)(7)

看守对待囚犯的残暴程度逐渐升级,使用各种龌龊的手段对他们认为不服管教的囚犯进行折磨。不仅仅是殴打体罚等肉体上的惩罚,更是上升到了精神虐待(给予同伴压力,比如让其他所有犯人指责不听指挥的人),甚至让他们当着所有人的面“肛交”。

6个心理学实验揭露人性阴暗面(正常人变恶魔只用了6天)(8)

狱警对囚犯进行精神折磨

最终实验在第六天就被破终止。原因是哈佛大学某教授前来参观,在看到犯人被戴着脚镣连在一起,脑袋上套着袋子看不到东西,还被看守吆喝着在厕所里跑来跑去。她感到相当震惊,强烈抗议实验不能这么虐待志愿者。随后终止了实验。

结果与反思:

虐待倾向并非由先天因素决定,而是受到环境和角色的影响。人性会受到所扮演角色的影响,并发生变化。后天的环境和角色影响着你是怎样的一个人。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不断思考和求证这个问题。

一个温文尔雅的绅士,在某些情境下会变成嗜血的狂魔。一个善良朴素的平民,在某些情境下会变成杀人成性的魔鬼。环境可以逐渐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而某些具体的情境,可能短期内就会对人的行为造成巨大影响。

近代随着科学的发展,像菲利普·津巴多这样的科学家们以实验的方式进行的大胆的假设和小心求证,带给我们越来越清晰的认识。虽然本实验因为存在着对待参与实验的对象有着一定的伤害而不再允许进行,但是这个实验永远会给我们敲响警钟。


本实验已被改编成多部电影:

《沉默的愤怒:斯坦福监狱实验》-纪录片(1992)

《死亡实验》-电影(2001)

《死亡实验》-电影(2010)

《斯坦福监狱实验》电影(2015)

喜欢心理学的朋友,请关注我的头条号@科普心理学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