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深渊异形(想看怪物大杀四方)
恐惧深渊异形(想看怪物大杀四方)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八十年代的“仿制品”倒也在DVD界杀出了一条血路,撇开内涵,把怪物和血浆玩出了谜一样的恶趣味,堪称《异形》模仿史上的先驱者。但不管怎样,《异形5》好歹算是名副其实的“正统血脉”,哪怕还有之前上映的《异星觉醒》背负着抄袭之名,但尚且“抄之有物”。可在早年,《异形》系列掀起科幻惊悚狂潮的时候,涌现出的一大批“仿制品”,它们很有默契地把故事背景设定在太空或者其他密闭空间,领队的女主往往是一个意志坚定的女汉子,然后再出现一个丑陋无比的怪物吞食一群猪一样的队友。让皮埃尔内的《异形4》却像亲情伦理片,异形也褪去了原有的金属质感。没有人再能带来《异形1》中新鲜透了的恐惧感。所以此前《异形5》宣布砍一点也不可惜,雷老爷子用《普罗米修斯》《异形:契约》证明了他名下的异形系列的不可复制性,即使第五部导演是《第九区》的尼尔·布洛姆坎普,即使他号称承接卡神的设定,但必然无法延续雷老爷子的精髓。
在好莱坞的电影银幕上,从来不缺怪物。且不说吸血鬼、木乃伊等等亦正亦邪的哥特式怪物,还有金刚、哥斯拉、《侏罗纪公园》里的恐龙等这类的庞然大物。
但唯独异形,能给予人深不见底的恐惧。
这句话如果放在《普罗米修斯》和《异形:契约》问世之前还欠稳妥。因为早年的《异形》正传系列,很大程度上像是一次又一次对这种怪物崇拜的再消费,而所谓异形形态上的再进化,实则成了正传系列在主题上的一次次退化。这也是个人愚见。
卡神赋予《异形2》大片感,让人类和身处暗处的异形公然开战,就像在《终结者》里一样直截了当。
让皮埃尔内的《异形4》却像亲情伦理片,异形也褪去了原有的金属质感。
没有人再能带来《异形1》中新鲜透了的恐惧感。
所以此前《异形5》宣布砍一点也不可惜,雷老爷子用《普罗米修斯》《异形:契约》证明了他名下的异形系列的不可复制性,即使第五部导演是《第九区》的尼尔·布洛姆坎普,即使他号称承接卡神的设定,但必然无法延续雷老爷子的精髓。
但不管怎样,《异形5》好歹算是名副其实的“正统血脉”,哪怕还有之前上映的《异星觉醒》背负着抄袭之名,但尚且“抄之有物”。可在早年,《异形》系列掀起科幻惊悚狂潮的时候,涌现出的一大批“仿制品”,它们很有默契地把故事背景设定在太空或者其他密闭空间,领队的女主往往是一个意志坚定的女汉子,然后再出现一个丑陋无比的怪物吞食一群猪一样的队友。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八十年代的“仿制品”倒也在DVD界杀出了一条血路,撇开内涵,把怪物和血浆玩出了谜一样的恶趣味,堪称《异形》模仿史上的先驱者。
《异形侵袭》 Contamination (1980)
故事简介:外星独眼巨人利用人类大规模运输虫蛋,但人类逐渐发现,一旦接触这些蛋喷洒的粘稠液体就会让人体爆炸,而这些蛋的出现可能与灾难性的火星任务有关。
1980年的《异形侵袭》算是仿制品中最早的一部,紧接着1979年雷老爷子的正版《异形》。由于预算限制,导演路易吉·柯斐决定把大背景设定在纽约,影片一上映就打着《异形》的招牌,挣了一些票房。
有趣的是在这部影片之前,这位来自意大利的导演柯斐就已经拍了一部模仿《星战》的《星际撞车》,算是80年代电影跟风的好手了。
《杀出银河系》 Galaxy of Terror (1981)
故事简介:一艘星际飞船在远航行程中无意间迷失了方向,迫降到一个荒芜且怪异的星球上。不久后,前去营救的船员在星球上发现了那艘废弃的飞船,但里面的飞行员都莫名其妙的死去,为了防止尸体异变,他们决定把尸体全部销毁。但船员们却无意间释放了星球上金字塔建筑物内的星际怪兽,星球瞬间被恐怖包围,丧尸怪兽一并向人们袭来......
《杀出银河系》和《异形》的关系比其他“仿制品”都要密切,因为该片的美术指导正是卡神,因此《异形2》在很多地方都有着《杀出银河系》的影子。
同样由于经费有限,卡梅隆创新的电影摄制技术就派上用场了。在其中一个场景中,为了让片中的蛆虫能在准确地时间点扭动,他在蛆虫道具上安装了一个铁片,控制电流贯穿铁片达成蠕动的效果。他的这种廉价技术却高效的解决方法立刻引起了制片人罗杰·科曼的注意,也才有了更多机会拍自己的作品。
《宇宙怪婴》 Inseminoid (1981)
故事简介:一支科学家队伍来到一颗遥远的星球上,并在上面挖掘一古老文明。但在调查过程中,其中一名成员Sandy在被一个巨大的未知生物攻击并怀孕,她开始疯狂攻击队伍的其它成员 杀害他们和喝他们的血,来保护腹中的孩子。队伍的成员一个个死去, 经过几番厮杀,他们终于打昏了这女人,谁知这却动了Sandy的胎气, 产下了两只异型怪物,生产以后的母亲又开始大开杀戒...
这部影片拍摄于1980年,也是部成本极低的B级片,开拍资金仅有1百万美元,而其中的50万还是来自香港邵氏兄弟的投资。《宇宙怪婴》刚上映时的票房不菲,在英国本土和国外都有不错的成绩,更登上了1981年英国票房第五位。影片取得了大众的欢迎,但是影评人们对此片极不看好。表演水平底下、拙劣的特效和场景布置都被拿来诟病。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BAFTA)的成员直言: “简直是商业垃圾!别说BAFTA不该放映,这种电影就不该被拍出来!”并指出影片有太多对女性不尊重的成分。
当年影片导演诺曼·J·沃伦不这么认为,用他的话来说,主人公Sandy的变化其实是“男性对女性生殖能力感到焦虑的直接表现。”(哈?)如果这样都能自圆其说,更别提沃伦否认模仿《异形》时的理直气壮了。
《突变异种》 Forbidden World (1982)
故事简介:为了防止过度开采所产生的粮食危机,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在Xarbia行星上进行研究,从合成DNA应变中发现了新的生命体,并将其命名为“Subject 20”。但随着实验生物的成长,突然开始暴走,并将研究员逐一杀死。银河系联邦调查局便派出太空英雄麦克调查在Xarbia行星进行调查。
《突变异种》因其阴沉的暴力,古怪的电子乐、粗暴的剪辑而闻名。它经常被拿来和《杀出银河系》比较,因为片中的许多拍摄都是借用了后者的布景。不止如此,还利用了1980年的影片《世纪争霸战》部分素材,因为这三部影片的制片人都是罗杰·科曼。他名下的影片相互借用场景或者素材,几乎成了他的拍片传统。即使这样还是获得了1983年的三个土星奖提名:最佳B级片、最佳化妆和最佳视觉效果奖。
《异形再现》 The Deadly Spawn (1983)
山姆夫妇起了个大早本计划要出远门,可是天下大雨,妻子芭芭拉想推迟,丈夫却坚持要出去。出门前山姆到楼下检查地下室被大水淹没的状况,不幸被一个怪物所吞噬。芭芭拉到地下室找山姆不幸也被吞噬。原来这个怪物是跟随陨石降落到地球的,因为它繁殖度太快,在山姆家的地下室迅速繁殖,于是小镇警方和小镇居民们集体出动扑杀怪物。
据说该片在许多国家都以《异形》外传的形式发售的,但关于影片的初始灵感其实和异形并没有什么关系。制片人泰德· 布胡思是在《国家地理》 上读到关于北极出现种子荚的文章时有感而发。一开始在他构思的是不明生物身穿西装出现,但是视效导演约翰·道兹并不喜欢这个设定,于是重新设计,这才有了成片里面目可憎的怪物形象。谁知那个怪物形象竞很受人追捧,是20世纪十大经典怪物形象之一。
《异形生物》 Creature (1985)
故事简介:在遥远的未来,宇宙考古学家在泰坦行星上发现了来历不明的生命体,但随后失去了消息。于是宇航局便派遣德国的一艘宇宙飞船前去营救,没想到却意外降落失败,坠落于星球上。可这颗星球上并不太平,奇怪且致命的事件时有发生,船员不断的死去,人人自危。经过一系列调查,他们发现那些死去的人竟然受到外星生物的控制,变成了活死人!幸存者们迫不得已拿起武器反抗,而更大的危机还在后头。
影片很好地模仿了《异形》的风格,也按照制片人罗杰·科曼的惯例,再次沿用了他名下的另一影片《突变异种》的场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在地心拦截》 DeepStar Six (1989)
故事简介:美国海军在海底一万多尺处建立一座秘密实验室,由十一位科学家进行著一项海底殖民计划。不料在一次爆破任物时,指挥中心受到前所未有的猛烈攻击,他们竟然发现有外来不明物体侵入基地中……
《在地心拦截》变了法子,把密闭空间设定在深海,可惜的是到了89年深海题材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同一年还有《烈血海底城》,更别说有卡神的《深渊》要上映。
《烈血海底城》
《深渊》
在多方夹击下,《在地心拦截》既没有市场空间,卡司上也没有竞争力。女主吓坏了的样子,以及丰富的血浆,才此类影片的最大的卖点。
以上盘点的,还只是80年代时较为出挑的“仿制品”,从那之后还有不少效仿者模仿《异形》,甚至模仿之前的模仿者,这可能也是对“异形文化”的另一种“传承”吧。
但是这些影片只能在这种传承形式下逐代消亡。因为模仿前人,贩卖对怪物的恐惧,没有丝毫的价值,于爱好此类怪物B级片的观众来说,留下的印象恐怕也只有一时惊吓的快感。
这也更难怪时隔多年后雷德利斯科特老爷子坐不住,用《普罗米修斯》提出了一个终极疑问:人类的造物者工程师为何要毁灭人类?
而且在最新的《异形:契约》里,更转而抛出了一个更大的因果循环链:人类、生化人、工程师和异形之间,究竟是何种相生相克的关系。
观众或许在现代视效技术的帮助下更清晰地看到了异形嗜血成魔的“纯真”。但同时可能陷入这庞大的循环中,最终发现,我们所有的疑惑,永远没有真正的终极答案。
这就是如今观看异形电影的乐趣,快感是吸引大家观看的手段,背后的思考才是《异形》系列的终极奥义,这是仿制品们永远冲不破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