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稻小蟹艺术农场绘出巨幅稻田画(稻笔绘就丰收新画卷)

稻小蟹艺术农场绘出巨幅稻田画(稻笔绘就丰收新画卷)“这儿太美了,闻着稻香,看着美景,呼吸着新鲜空气,心情特别舒畅。”听说红光村有座“稻田公园”,长春市民吴松泽一家专程驾车前来欣赏。正是坐拥这座美丽而又特殊的“稻田公园”,让红光村从原本一个普通的农业小村,摇身一变成为网红打卡地。日前,农业农村部对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进行了公示,红光村榜上有名。红光村还先后被评为“吉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长春市乡村旅游精品村”。红光村坐落在饮马河西岸。这里以种稻闻名,素有“稻村”的美誉。得益于优质的水源灌溉,红光村的稻米得到市场广泛认可。如今,红光村结合丰富的旅游资源,又搞出了新名堂——在田里种植彩稻,绘制一幅美丽的“稻田画”;在稻田边种植鲜花、修建栈道,精心打造景观小品;配合稻田风光,深挖农耕文化建起村史馆和稻米产业展览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观光农业新路径。作为吉林省三大水稻优势主产区之一,水稻是我市种植面积第二大的粮食作物。今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

来源:【长春日报-长春新闻网】

稻小蟹艺术农场绘出巨幅稻田画(稻笔绘就丰收新画卷)(1)

在九台区龙嘉街道红光村,随着水稻已经陆续进入成熟期,金黄色的稻田好似清新淡雅的田园风光画,美不胜收。 张扬 摄

稻小蟹艺术农场绘出巨幅稻田画(稻笔绘就丰收新画卷)(2)

榆树市保寿镇民悦合作社稻田里的塑料田埂。 赵猛佳 摄

金秋九月,行走在长春广袤的田野,总会被阳光下泛着金色光芒的稻田所吸引。眼下,水稻已经陆续进入成熟期。

作为吉林省三大水稻优势主产区之一,水稻是我市种植面积第二大的粮食作物。今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达284.56万亩,其中小町米系列种植面积占六成以上。由于昼夜温差大,又是一季稻,我市稻米素以品质佳而著称。近年来,我市组织引导农民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以水稻标准化生产为手段,全面推进全程机械化。而绿色种植与技术创新依然是今年水稻生产的重中之重。以稻蟹综合种养为代表的水稻创新项目,正由试点开始向示范区、基地延伸;“稻田画”正在成为时下乡村旅游流行的主题……水稻成了乡村振兴的一杆大笔,绘出的是一幅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和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多彩画卷,也正成为我市全力建设现代农业城的生动实践。

1 以稻为“媒” 观光农业启新程

来到九台区龙嘉街道红光村,沿着观光栈道一路前行,两侧鲜花盛开、稻香扑鼻;站在观景台上放眼望去,碧空下268公顷稻田一览无遗;俯瞰美景,由褐色水稻构成的“魅力九台”四个大字分外醒目……“稻田公园”里,清新淡雅的田园风光映入眼帘,被风吹起的层层稻浪令人心旷神怡。

红光村坐落在饮马河西岸。这里以种稻闻名,素有“稻村”的美誉。得益于优质的水源灌溉,红光村的稻米得到市场广泛认可。如今,红光村结合丰富的旅游资源,又搞出了新名堂——在田里种植彩稻,绘制一幅美丽的“稻田画”;在稻田边种植鲜花、修建栈道,精心打造景观小品;配合稻田风光,深挖农耕文化建起村史馆和稻米产业展览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观光农业新路径。

“这儿太美了,闻着稻香,看着美景,呼吸着新鲜空气,心情特别舒畅。”听说红光村有座“稻田公园”,长春市民吴松泽一家专程驾车前来欣赏。正是坐拥这座美丽而又特殊的“稻田公园”,让红光村从原本一个普通的农业小村,摇身一变成为网红打卡地。日前,农业农村部对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进行了公示,红光村榜上有名。红光村还先后被评为“吉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长春市乡村旅游精品村”。

柏油路环村而行、村路干净整洁、鲜花争相怒放。近年来,乡村旅游及其相关产业,逐渐成为红光村强村富民的支柱产业,每年都会有数千名游客到村里观光,品尝地道的“绿色大米”。

“来到咱们红光村,不仅可以闻得稻米香,还能走进稻田看美景、赏稻画、捕河蟹、逛展馆……”这几年发生在村里的变化,让红光村党总支书记李在德深感欣喜,“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发展现代农业,我们不仅实现了水稻种植村企联营,机械化生产、标准化作业、规模化经营,还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扮靓了美丽乡村,提升了人气指数,活跃了地方经济。”

近两年,围绕“三产融合”发展,我市一些乡村以“大田园、大旅游、大体验”为开发主线,融合稻米产业、稻米文化、科研示范、民俗文化、旅游观光、餐饮服务等功能,稻米全产业链得以不断延伸。

2 一田多收 “稻 ”走出新天地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榆树市兴隆农牧专业合作社,就看准了这样的好路子,利用稻田养殖蛙类,实现蛙稻共生,一举两得。5日,记者走进榆树市兴隆农牧专业合作社,这里的稻田与别人家不同,他们不担心水稻长势,而是检查起周边的网罩。

“轻一点,别给吓跑了。”该合作社负责人周明辉轻轻地打开防天敌的网罩“大门”,走进网罩里,站在田坎上可看见密密麻麻的、拇指大小的蛙在稻田里或歇息或觅食。“你看,我们的蛙长得多肥!”周明辉指着一只只腹部雪白、后肢短肥的小蛙,轻声细语地说。

水里的泥鳅,地上的蛇、鼠,天上的鸟……蛙的敌害特别多,所以周明辉在稻田里设下了“天罗地网”,架设了2米高的网罩。

“水稻和蛙,加起来每公顷年收入能达到60万元。今年兴隆合作社选取了4公顷左右地块作为稻蛙共生的试验田,并与多家餐饮店达成合作意向。”周明辉说。

兴隆合作社的稻蛙共生只是我市“水稻 ”种养模式落地见效的一个缩影,稻虾共生、稻鱼共生、鸭稻共生等,都让农民尝到了甜头,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谋而合。

在农安县青山口乡松花江村潘太刚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稻田地里,绿色的稻田一片连一片,风吹稻叶沙沙作响,一只只螃蟹在稻田里嬉戏玩耍,水稻和螃蟹勾勒出一幅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稻田为蟹提供了良好的水体,而河蟹为稻田松土、除草、除虫,饵料残渣和排泄物又可提高土壤肥力。”该合作社负责人潘太刚说。

2022年,农安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依托长春市稻渔综合种养技术项目,由农安县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推广站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撑,为龙王乡和青山口乡农户争取项目资金投入,为农民争取到大眼幼体蟹苗150公斤和扣蟹1500公斤,目前长势良好,预计今年秋季能够生产扣蟹8万公斤、增加生产二龄蟹0.7万公斤,农民创收290万元以上。

3 高标准稻田 提升综合产能

在榆树市保寿镇民悦合作社的高标准农田里,灌排管网、土壤监测、绿色植保等现代化农业设施一应俱全,泥泞的土埂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塑料田埂和硬化水渠。

“高强度塑料制成的田埂不但使用寿命长还不用整修。”徐禹庆说,“过去育完苗最头疼的就是整修田埂——高度不够就得赶紧加高,出现侧漏就得马上修补,每年备耕都得重新整修一遍,费时又费力。”如今换成高强度塑料田埂,不需要费时间修砌,每公顷节省维护成本2000元左右。

由于塑料田埂占地面积小,不生杂草,增加了稻田的有效种植面积。“粗略地算一下,有效种植面积较比以往能增加10%。”徐禹庆笑呵呵地说,土地连片后,塑料田埂方便农机进出,7000平方米的标准田块更适合农机耕作,实现智能化运送秧苗、肥料,水稻生产作业效率翻倍。

“化肥用得少,农田增收,混凝土浇筑的田间渠道走水更畅通!”徐禹庆说,在渠道衬砌的作用下,合作社化肥减量行动效果显著,今年备耕备肥量减少了20%,“合作社去年的施肥量下降了一大截,产量增加了10%。从前在土渠内蓄满水,最多够用3天,大部分水肥顺着土渠‘跑掉’了。渠道经过衬砌,变成地表水渠,每次蓄水可用7天,极大减少了水分和肥量的流失。”

2022年,我市继续加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力争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指标132.1万亩以上,扶持九台区、公主岭市、德惠市3个万亩规模以上的新型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项目建设,使之成为长春市高标准农田样板。

本文来自【长春日报-长春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