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小男孩在阳台和母亲对话(三岁男孩隔着棺材呼唤妈妈)

小男孩在阳台和母亲对话(三岁男孩隔着棺材呼唤妈妈)一、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理解死亡的?又该怎样和孩子解释死亡呢?于是他问旁边的叔叔阿姨:“为什么妈妈会不说话?为什么妈妈不理他?是他惹妈妈生气了吗?”大人们满脸疑问的小男孩不知道如何安慰他,只是告诉他妈妈在睡觉,之后小男孩找了桌子,躺在了妈妈的棺材旁边念叨着:我要跟妈妈一起睡觉。大人们看到这一幕只能默默的抹着眼泪。事实上,对于孩子们的“死亡教育”应当适当地补充,帮助孩子们去了解、理解死亡这件事。小孩是妈妈的心头肉,同样妈妈也是小孩的全部。有一位母亲在小男孩三岁的时候不幸遭遇车祸死亡,而死亡对于那时候的小男孩来说,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他只是看到他的妈妈躺在大“盒子”里一动不动的“睡”着了,小男孩不断的在喊叫,妈妈也是无动于衷。

死亡是每个人无法回避的事情,当人来到了世上之后,就需要面对生活中时刻有可能发生的生老病死等一系列的变故。

当然对于年幼的孩子们是无法想象这些不愉快、十分难过的事情的。

随着孩子们的年龄渐渐地长大,会遭遇到、感受到这些不幸福时刻的出现。

很多家庭对于孩子提到的一些关于死亡的问题,家长们也是选择避而不谈为主。

事实上,对于孩子们的“死亡教育”应当适当地补充,帮助孩子们去了解、理解死亡这件事。

小男孩在阳台和母亲对话(三岁男孩隔着棺材呼唤妈妈)(1)

小孩是妈妈的心头肉,同样妈妈也是小孩的全部。

有一位母亲在小男孩三岁的时候不幸遭遇车祸死亡,而死亡对于那时候的小男孩来说,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他只是看到他的妈妈躺在大“盒子”里一动不动的“睡”着了,小男孩不断的在喊叫,妈妈也是无动于衷。

于是他问旁边的叔叔阿姨:“为什么妈妈会不说话?为什么妈妈不理他?是他惹妈妈生气了吗?”大人们满脸疑问的小男孩不知道如何安慰他,只是告诉他妈妈在睡觉,之后小男孩找了桌子,躺在了妈妈的棺材旁边念叨着:我要跟妈妈一起睡觉。大人们看到这一幕只能默默的抹着眼泪。

小男孩在阳台和母亲对话(三岁男孩隔着棺材呼唤妈妈)(2)

一、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理解死亡的?又该怎样和孩子解释死亡呢?

事实上,孩子对死亡的认识是随年龄而变化的。

1、2—7岁的孩子

这个年龄段通常不相信人会死,他会相信任何东西都会永远存在,即使看不见了,也会认定它“藏”在某个地方。你告诉他这个东西消失了,他根本不相信。

所以,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必如实告诉他们死亡的真相,因为他根本无法理解,不如告诉他到很远的地方去了,上天堂了,化作星星了。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虽然也怕死,也会思考死亡,但是,他们所理解的死亡就是亲人的暂时离开。他实际上不是怕死,而是怕与亲人分离。

2、7-12岁的孩子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抽象思维产生了,孩子自然就会知道,人是会死的,死亡就是永远消失,人死不能复生。他们开始恐惧死亡。由于恐惧,他们会避开死亡的话题,不去想与死亡有关的事。

即使想到,也是抽象思维,例如生老病死、新陈代谢、有始有终、自然规律等,说明他们把死亡恐惧给“隔离”起来了。家长最好不要跟他们谈论死亡,如果一定要谈,应该用科学语言,尽量少带情感色彩。

由于恐惧死亡,他们会采取一些措施以增强体质,防止意外。这是珍惜生命的表现,是有益的生活方式。

小男孩在阳台和母亲对话(三岁男孩隔着棺材呼唤妈妈)(3)

3、12岁以上的孩子

到了12岁,孩子进入青春期,心灵发生蜕变,感情变得更加丰富和细腻,开始对死亡有切身体验。这时候,家长应该理解孩子的感受,和孩子分享自己对死亡的恐惧和悲哀反应。

二、在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时候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五诫

一诫:勿说死者只是睡着了。因为睡着了通常是会醒过来的,以死者只是安睡了来安慰儿童的说法,容易使他们不是一直在期待死者“醒”来,就是害怕自己会不会睡着了就“死”了。

二诫:勿说死者并没有真正死了。儿童不太能了解抽象的比喻或安慰之词,仍应以事实性的方式告诉儿童,死亡就是身体和心理机能完全停止、消失,生命完全终止了,不可能再复活,以免他们更愤恨或怀疑亲爱的家人没有真正地死,为何不回来看他(她),死者的精神不死,为何他(她)感受不到。

三诫:勿说死者是去旅行了。和前面两例一样,说去旅行是会回家的,这种安慰容易使儿童愤恨死者为什么不再爱他(她)了,怎么可以不告而别,一去不返!

四诫:勿说死者是被上帝(或神明)带走了。此说易使儿童视上帝(或神明)为敌人,愤恨上帝(或神明)为何“夺走”亲爱的家人!而伴随这种仇恨之后,可能又会自觉咀咒或愤恨上帝(或神明)是不应该的行为,而感到有罪恶感或担心受到惩罚。

五诫:勿以“上天堂或下地狱”来比喻死亡。此说易使儿童纳闷究竟挚爱的亲人是到天堂享乐或下地狱受苦了?自己若不是一个“乖孩子”,是否将来会下地狱呢?可能因而感到担心、恐惧。

小男孩在阳台和母亲对话(三岁男孩隔着棺材呼唤妈妈)(4)

七项原则:

原则一:坦诚地表现出自己的悲伤,也允许儿童自然地表达出他们的任何情绪与想法。

原则二:配合儿童的认知与情绪发展阶段,以其能接受的方法,详和而坦诚地告诉儿童真相,也应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原则三:诚实以对,勿搪塞。亦即如前所述,不要以欺骗的安慰或神话来告诉儿童,不实的或半真半假的遁词只会让他们无法分辨事实;更不要搪塞说:“你长大以后就会知道了,现在不要问也不必问。”

原则四:让儿童一起接受或表达对过世亲人的哀悼或追思,使他们从中学习到真爱,使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勇气,这也是他们将来能够成熟面对失落感或挫折的力量。

原则五:鼓励儿童和别人讨论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感受,他们需要机会“说出来”,而不是“被告知”。

原则六:尊重儿童的人格,接纳他们的怀疑与质问,因为唯有让他们自己去感受、了解,他们才能自己去发现死亡问题的谜底。

原则七:注意儿童的个别差异。儿童对死亡的态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对死亡的情绪反应也不相同,不应以某些必然模式去处理或对待不同幼儿的情绪或反应。

死亡是人生中必然会遇到、发生的事情,孩子们的内心对于这个陌生而悲伤的事情会有所抗拒。建议各位家长朋友以正面面对、一些节日的活动(如清明节),来帮助孩子们了解到死亡的存在。#清风计划##0-6岁孩子育儿经#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