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 临别前突然吩咐汪东兴: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 临别前突然吩咐汪东兴

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 临别前突然吩咐汪东兴: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 临别前突然吩咐汪东兴青年毛泽东叱咤风云的毛泽东在这里开辟了中国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从此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红遍全国,永新县由此出了许多革命者。这次重上井冈山,毛泽东是在汪东兴、张平化等人的陪同下,上午11点到达永新县城的。永新县位于江西省西部,靠近湖南省,属于罗霄山脉的地段。别看这只是一个小县城,它在毛泽东的革命生涯中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着只有七百多人的秋收起义队伍到达这个县的三湾村,实现了著名的三湾改编,而他的夫人——聪颖泼辣的贺子珍,就是永新城内的“一枝花”啊。

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 临别前突然吩咐汪东兴: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 临别前突然吩咐汪东兴(1)

毛泽东画像

前言

罗霄山脉中段的八百里井冈,那满山的青松翠竹和遍野的碧草杜鹃,那茅坪河的潺潺流水和八角楼的黄晕灯光,那黄洋界上隆隆的炮声和风中如画的旌旗……一切如烟往事,长久以来都像一首诗,总令毛泽东梦牵魂绕。

1965年5月22日,千里来寻故地的毛泽东终于实现了重上井冈山的宿愿。在这里,他挥笔写下了那首意义非凡的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 临别前突然吩咐汪东兴: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 临别前突然吩咐汪东兴(2)

毛泽东

千里寻故地,毛泽东重上井冈山

这次重上井冈山,毛泽东是在汪东兴、张平化等人的陪同下,上午11点到达永新县城的。

永新县位于江西省西部,靠近湖南省,属于罗霄山脉的地段。别看这只是一个小县城,它在毛泽东的革命生涯中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1927年9月,毛泽东领着只有七百多人的秋收起义队伍到达这个县的三湾村,实现了著名的三湾改编,而他的夫人——聪颖泼辣的贺子珍,就是永新城内的“一枝花”啊。

叱咤风云的毛泽东在这里开辟了中国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从此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红遍全国,永新县由此出了许多革命者。

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 临别前突然吩咐汪东兴: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 临别前突然吩咐汪东兴(3)

青年毛泽东

而今天,迎候在这里的江西负责人之中,就有一位永新人——省委书记刘俊秀。这位放木排出身的雇工参加过土地革命,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他的名字多少次被战友们列入牺牲者名单,他却多少次死里逃生。刘俊秀的战争生涯简直就是一部英雄传奇。

车队缓缓驶入县委大院。

身着一套浅灰色中山服的毛泽东走出汽车,愉快地同大家打招呼,愉快地与省、县领导人一一握手。当他与刘俊秀握手时,亲切地说了声:“老相识啰。”

可不是“老相识”嘛!1934年在中央苏区马列主义大学高级班读书时,刘俊秀就是毛泽东的学生了。那时,他不但一次次听毛泽东讲课,还三番五次地去毛泽东家请教问题。请教问题还不算,他硬是吃上了贺子珍大姐亲手做出的红米辣子午饭。

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 临别前突然吩咐汪东兴: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 临别前突然吩咐汪东兴(4)

刘俊秀

毛泽东一句“老相识”说得刘俊秀心头腾地蹿起了火苗,他差点儿脱口发出请毛泽东去南昌家中做客的邀请。但到嘴边儿的话还是硬咽回去了,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毛泽东是属于所有井冈山人的,所有井冈山人心中,都有这个梦。

一年前,井冈父老乡亲们就飞鸿北京,殷殷传书相邀:井冈山人民希望在井冈山上再次见到毛主席。

如此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只要能再见一次毛泽东,就是他们最大的满足了。

毛泽东对井冈山又何尝不是怀着浓郁的乡情呢?几天后,他写出的“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便将这份久远浓郁的乡情比作“凌云志”了。

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 临别前突然吩咐汪东兴: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 临别前突然吩咐汪东兴(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