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怎么培养孩子的(看攀登者给出了答案)
攀登者怎么培养孩子的(看攀登者给出了答案)虽然此次登顶推进我国和尼泊尔在领土和谈中取得胜利,却因为没有留下360度影像证据,遭到了世界登山界的质疑。在贫困的年代,中国登山队不得不解散,登顶成功的方五洲、曲松林和杰布从登山英雄被下放到不同的地方,伴随着身边人的质疑。由吴京饰演的方五洲在老队长牺牲的情况下,临危受命,带领剩余的2位队员,紧密配合,经历极寒和各种致命的危险,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从北峰,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1《攀登者》的山:为荣誉和尊严而战——我们自己的山,自己要登上去!就像预告片、海报中的口号一样,为国登顶,寸步不让。
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使你总往高处爬,它使你总有个奋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
国庆期间,大家早已被《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这3部电影刷屏。
这些不一样的故事,背后却传递着同样的精神:坚持、无畏、隐忍、责任、奋斗、奉献……
其中,小爱最想推荐给大家的是《攀登者》,因为在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现在孩子们最欠缺的“攀登精神”。接下来,跟随这部电影,我们一起开始“寻山之旅”吧。
1
《攀登者》的山:为荣誉和尊严而战——我们自己的山,自己要登上去!
就像预告片、海报中的口号一样,为国登顶,寸步不让。
由吴京饰演的方五洲在老队长牺牲的情况下,临危受命,带领剩余的2位队员,紧密配合,经历极寒和各种致命的危险,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从北峰,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
虽然此次登顶推进我国和尼泊尔在领土和谈中取得胜利,却因为没有留下360度影像证据,遭到了世界登山界的质疑。在贫困的年代,中国登山队不得不解散,登顶成功的方五洲、曲松林和杰布从登山英雄被下放到不同的地方,伴随着身边人的质疑。
隐忍15年后,1975年登山队重组,3位队员齐聚,再次冲顶,并测出珠穆朗玛峰的中国高度,8844.43米,获得了全世界的认可。
可以说,《攀登者》讲的是一个“打破成见”、“永不服输”、“实现梦想”的故事。
那么,我们在物质丰富的时代里,又该如何引导孩子找到为之奋斗的那座山,有不服输的劲儿,愿意忍受困难和挫折,并为之拼尽全力呢?
2
孩子的山:为不一样的梦想而战——即使与世界为敌,也要找到自己
有些家长说:
我家孩子没有确定的梦想,但是学了钢琴、击剑、美术、英语……乐此不疲,都是她自己喜欢的,作业也从来不需要催。
孩子想要当老师,所以每天一回家就给我和他爸爸讲课,还有模有样的。
孩子想要当昆虫学家,所以周末我们就去户外逛逛,或者爬山,每次都采集很多标本,但是心里也不知道他能坚持多久。
还有些家长说:
孩子不愿意学习,整天沉迷抖音看视频,未来的梦想是当网红;孩子想当明星,买新衣服化妆样样在行,就是不愿意学习怎么办?别人孩子都想当科学家什么的,我家孩子说以后想当厨师,是不是太没出息了?还有的家长说:孩子今天想当飞行员,明天想当警察,就是不好好做作业,可咋整?更多的家长问到:我家孩子学习没什么动力,就是按部就班的学习,成绩中等,怎么才能让孩子有点拼劲儿呢?孩子的这些“梦想”,到底是该支持,还是需要从正面去引导?
如何确定是孩子真实的梦想,还是一时兴起呢?
其实,很少有人在小时候就有确定的梦想,关键在于家长的引导,让孩子在不断尝试和体验中,因为感受到快乐,进而不断提升动力和能力!
就像《攀登者》中的登山队员一样,一个人要是找到了自己的梦想,会有两点表现:
表现一、好奇,快乐:发光的眼睛和真心的笑容
就像《攀登者》的编剧、作家阿来认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登高的传统,中国人有英雄气,也对世界有好奇心。孩子最感兴趣的地方,最可能引导成为一生追求的梦想。
还记得我们小学课本的那句诗吗?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所以,多带孩子去体验感受不一样的事情,这种新鲜感,会让孩子感受到快乐,因为这种快乐的感觉,孩子才有动力去努力。
你在孩子的眼中看到过充满憧憬,快乐和痴迷的时刻吗?
如果比较少的话,一定要多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没准就能找到他感兴趣的事情。
当然,很多家长会说,打游戏和看电视啊?这可不可以当成孩子的兴趣来培养呢?
表现二、努力、坚持、幸福:不愿意为之吃苦的梦想不是真梦想
从心理学上来看,孩子的梦想大致有3个阶段:感官兴趣、自主兴趣、志趣!
电视和游戏就属于感官兴趣,指的是孩子因为本能需要,被吸引。这个时候的兴趣大多受好奇心驱使,进行简单的模仿。比如,孩子看别人做什么都想试试,会有自己的偶像。
接下来,是自主兴趣,指的是即使有很多让孩子感受到快乐的选择,但是,他会从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对于兴趣比较广泛的孩子来说,也会自主选择,对兴趣进行排序。
最后,是志趣,就是我们心中的梦想,是愿意用一生去为之努力的事情。最终获得的内心持久的快乐,叫做幸福。
就像影片中,方五洲为了登顶的梦想,即使作为锅炉铲媒工人,15年间也坚持锻炼;
徐缨为了完成助力登山的梦想,远赴他国,学习气象学,最终不惜献上生命,完成使命;
曲松林即使在第一次登山中失去了半个脚掌,后面也选择在珠峰下守望,准备下一次的机会;
有梦想的人,从未放弃,一直在努力积蓄力量,等待最适合的时机归来,爆发。
就像有位朋友的女儿,梦想是当作家,可是数学很差,平时也很喜欢看电视。但是,为了考上最好的北大中文系,她把数学这个“天敌”当成了“朋友”,自觉减少了看电视的时间。
有句话说得好:喜欢是放肆,爱是克制。
如果孩子会主动克制自己短暂的快乐,克服困难,并长期坚持,那么就离找到梦想不远了。
当然,找到和实现梦想也是有前提条件和基础的,这3位登山队员的梦想有国家的需要,有队友的陪伴,有恋人的帮助,还有自己15年的坚持,最终才有机会去实现。
然而,对于我们最爱的孩子,该怎样去关心,支持他的梦想呢?
3
父母的山:为孩子抵挡偏见,护航之战——做孩子梦想的掌灯人
每位父母都很关心孩子的梦想,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不太确定孩子的梦想是什么,担心孩子选错方向,浪费时间。
就像看过一个调侃中国父母的段子:
很多父母从小就逼孩子练琴;可如果孩子长大后真想去搞音乐,爸妈就会吓得半死;
很多父母从小就送孩子去美术班,但如果孩子将来想当画家,爸妈又会痛心疾首,学美术将来没饭吃;
很多父母从小就让孩子学舞蹈,然后孩子真的要走舞蹈这条路时,爸妈又会立即跳出来阻拦,跳舞又辛苦又没前途……
其实,孩子随口说的梦想,大多是在好奇心驱使下对现实的模仿,我们不必太当真,更不需要急着去否定。静静的支持,陪伴,和信任,反而是最好的方式。
因为,人心中的成见是座翻不过的大山。就像想要保护小女孩却被误以为是妖怪的哪吒;《家有儿女》中拿了第一名却被怀疑是抄袭的刘星;还有那些拥有不一样想法,却总被泼冷水的孩子……
回想我们自己,虽然如今为人父母,不也经历过不被理解,不被支持的寻梦岁月吗?甚至,为了生活,为了家庭,我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梦想,所以也不想孩子像我们一样。
最后总结3个方法,希望我们都可以轻松点亮孩子的梦想,并为之保驾护航:
1、带孩子多尝试,满足好奇心,孩子越快乐才有动力;
2、针对孩子不切实际的兴趣,也要创造条件让孩子体验,看他能坚持多久;
3、即使孩子失败了,也继续鼓励,相信孩子能找到下一个目标。
孩子拥有梦想,成为一个拥有自驱力的独立个体,热爱自己追寻的事物,并享受其中,这是我们所有父母共同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