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名场面片段文字(朱德第一次考讲武堂高分被拒)
朱德名场面片段文字(朱德第一次考讲武堂高分被拒)由于在新军里面他文化程度高,身体强健,很快就升官了,不久在讲武堂的新一次招生中,经罗佩金推荐,他如愿以偿的被录取了,这就是朱德一生的转折点,从此开始了他传奇的军旅生涯。就算明白了原因也没有办法,此时的朱德从家乡带来的那点盘缠已经所剩无几,但他“从军救国”的梦想还没有实现,不论前面是什么刀山火海,他都要闯一闯,只得降格在十九镇当了一名士兵,在填写登记表的时候,他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把籍贯改成了云南临安府自县,改名朱德。朱德出生的年代正是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中日甲午海战失败,日俄战争却是在中国大打出手的特殊时期,正是在这些情况的刺激下,“从军救国”成为许多爱国青年的共同愿望。那时,云南正在编练新军,一改过去的大刀长矛,而是全部采用国外购买的新式枪炮,采用新式军队的操练方法,朱德听说云南陆军讲武堂即将招生,于是朱德经过70多天长途跋涉在4月到达了昆明。夏天讲武堂开始招生,朱德两人在同乡的介绍下参加了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
朱德的从军之旅其实也不是很轻松的,他的一生也曾经遇到过很多次的危险。
1909年,刚刚21岁的朱德就告别了亲人,与好友敬镕结伴南下云南,想要实现自己的“从军救国”之梦。
早期的朱德曾经想过“读书救国”、“强身救国”。但是在残酷的现实之下,这些理想都被一一击破,唯一剩下的唯有“从军救国”。
朱德出生的年代正是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中日甲午海战失败,日俄战争却是在中国大打出手的特殊时期,正是在这些情况的刺激下,“从军救国”成为许多爱国青年的共同愿望。
那时,云南正在编练新军,一改过去的大刀长矛,而是全部采用国外购买的新式枪炮,采用新式军队的操练方法,朱德听说云南陆军讲武堂即将招生,于是朱德经过70多天长途跋涉在4月到达了昆明。
夏天讲武堂开始招生,朱德两人在同乡的介绍下参加了考试,两人的成绩都合格,这让两人非常的高兴,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在发榜的时候敬镕被录取了,朱德却榜上无名。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按理说他考试的成绩更好,就算录取一个人也应该是自己,一连数天,朱德都陷入了苦闷中,最后敬镕实在过意不去,便带着不安和歉意向朱德讲出了其中的奥秘,他在报名的时候将籍贯改成了云南昭通,原来他听说云南人比四川人好录取,此时的朱德才弄明白原因。
就算明白了原因也没有办法,此时的朱德从家乡带来的那点盘缠已经所剩无几,但他“从军救国”的梦想还没有实现,不论前面是什么刀山火海,他都要闯一闯,只得降格在十九镇当了一名士兵,在填写登记表的时候,他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把籍贯改成了云南临安府自县,改名朱德。
由于在新军里面他文化程度高,身体强健,很快就升官了,不久在讲武堂的新一次招生中,经罗佩金推荐,他如愿以偿的被录取了,这就是朱德一生的转折点,从此开始了他传奇的军旅生涯。
在讲武堂,朱德受反清民主思想的影响,组建了“五华社”,以互助互励、拯救中华为宗旨,还结为金兰之交,立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誓言。
在第一期结束的时候经一位同学的介绍,朱德加入了同盟会。在同盟会的各种秘密活动中,他们不但热烈的讨论军事起义,还阅读进步书籍。
全国各地反清革命运动迅猛发展,各种书籍应运而生,这些进步书籍都秘密传入了讲武堂,讲武堂蓬勃发展的革命活动,遭到了云南总督的打击。到处搜集地痞无赖混入讲武堂。
这一天,,朱德正在课堂内读书,突然之间一只大手拍在朱德的肩上喊道:“你是革命党!跟我走!”
朱德一看是那个密探,就感觉十分的麻烦,因为禁书还在手里。
“你认错人了。我不姓‘葛’,我姓朱,叫朱德。”朱德有意“揣着明白装糊涂”,不动声色地回答着。
“你不是革命党,那肯定是同盟会了?”密探紧追不放,一脸刁狠的模样。
“长官,我不是‘佟梦惠’,我真的叫朱德,在丙班步科。你若不信,可去问罗佩金教官和李根源总办。”
“你别跟我打哈哈。你不是革命党,也不是同盟会,那在这里干什么?”
“我在看书。”
“我知道你在看书,问题是你在看啥子书?老实对你讲,我早就盯上你了。今天,你就是插翅也飞不掉了!”
密探说着就夺过了朱德手里的书,把书一翻,结果封面上画着“刘关张三结义”,顿时脑袋就疼。朱德不慌不忙的说:
“长官,我在看《三国演义》,刚才正看到诸葛亮巧施空城计,着迷了,不晓得有人进来,实在对不起。”
密探拿着书,却不放开,还心不在焉的应付着“好书,好书”
“你保准读过《三国演义》!”朱德笑着说。
“看过,看过,当然看过。关云长耍大刀,诸葛亮用计谋,是哪个也比不了的。”
其实,知府衙门派到讲武堂来的密探,都是些不识几个大字的地痞、流氓和无赖。关云长、诸葛亮这些名字都是看戏时听来的,哪里读过《三国演义》?
这时,朱德已看出密探的尴尬,有意趁机戏弄他一下,好逼他把书还给自己,故意说:
“你能给讲两段精彩的,我就不费工夫看了。”
这一招特别管用,密探立马推辞说自己有事情,丢下书就跑了。
同盟会的其他同学听说了朱德智斗密探的事情以后,大家笑得前仰后合,拍手称快,都说朱德没有白读《三国演义》,学会了巧用计谋,禁书外面罩个别的书皮,这在兵书上叫作“偷梁换柱,李代桃僵”。大家有样学样,此后在同盟会传播的书籍都是些《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七剑十三侠》一类的武侠小说。
这次事件以后,“玉阶兄看三国——蒙人”成为了同学们间开玩笑的歇后语,来互相打趣和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