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口闭口就是钱(那个张口闭口阿里巴巴)
张口闭口就是钱(那个张口闭口阿里巴巴)这次回到村里,他便不会再回石家庄了。他的行李是一包衣服加一个书包,这是他在外3年多时间的全部“家当”。谈及范小勤你可能对这个名字十分陌生。但是,如果我换一个介绍方式,你一定认识——他是曾经因为酷似马云而爆火网络的“小马云”在成为“小马云”的第5年,范小勤被送回了江西吉安永丰县石马镇严辉村。
“这个是多少钱?”
“这……这是五块钱。”
范小勤在踌躇了很久后,蹑蹑地回答。
围观人群哄堂大笑,12岁的范小勤竟然连钱都不认识,拿着100认作5块。
谈及范小勤你可能对这个名字十分陌生。
但是,如果我换一个介绍方式,你一定认识——他是曾经因为酷似马云而爆火网络的“小马云”
在成为“小马云”的第5年,范小勤被送回了江西吉安永丰县石马镇严辉村。
他的行李是一包衣服加一个书包,这是他在外3年多时间的全部“家当”。
这次回到村里,他便不会再回石家庄了。
之前照顾“小马云”的保姆王云辉将“小马云”送下车后,并没有多待。
范小勤与“阿狸保姆”王云辉
一边说着“安全送回家了”“他身体很好啊”之类敷衍关心的话,一边拍了段视频,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望着曾经保姆离开的背影,年纪尚小的“小马云”并不知道,他的好日子到头了。
“那个长得像马云的孩子回来了”
此消息一经传出,范家门口又一次成了村里最热闹的“景点”。
很多客人不远万里地来到范小勤的家中,带着手机和摄像机,费尽周折,只为获取一张范小勤的照片或和他说上一些话。
在这些镜头下,范小勤依旧和曾经爆红网络时并无两样。
有人拿100块钱让他认,12岁的他却在支支吾吾半天后,给出了这是5块的结论。
然而,即使连钱都不认识,在看到人来人往的人群时。
“小马云”仍然会摊开手掌,用着含糊不清的语言管陌生人要钱,诚然一副“乞讨”的样子。
12岁的少年,原本小学刚毕业的年龄,如今却连话都说不清楚,逢人便问别人要钱,除此之外什么也不会。
究竟是发生了什么?让原本纯朴的农村孩子,沦为资本“牺牲品”?
2015年,一个网友在农村偶然看到一个长相酷似马云的小男孩。
男孩穿着破烂的,沾满油渍的衣服正蹲在角落自顾自地玩着泥巴。
惊叹不已的网友忍不住给男孩拍了几张照片,并且发在了社交网络上面。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几张照片火了,这个长得像马云的男孩一夜之间受到了大量的关注,因为他和马云太像了,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就连马云本尊也调侃说“还以为是家人上传了自己小时候的照片”。
而面对这个酷似自己的孩子,马云大手一挥承诺道——范小勤从现在直到大学的学费,他都承包了。
有了马云本尊的支持与肯定,人们前仆后继地来到这个村。
他们像在动物园围观猴子一样,围观这个和马云长相酷似的小男孩。
那时候的范小勤和家人并不知道,长得像马云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只知道突然之间,原本无人关注的他们,成为了焦点。
无数网友不远万里过来与范小勤拍照,从未有大车进来的山沟沟,竟然开始堵起了车。
每天都会有十几拨访客通过范家门口的水泥路,进入“小马云”的住所。
在车辆的反复碾压下,这条路不堪重负,坏了很多次。
这让唯利是图的资本嗅到了商机!
有人花高价指名要买“小马云”的肖像权,用于宣传自家商品;
有人要请他去私塾免费上学,只求要一个不花钱的代言;
还有人要把他捧成网红,做成品牌。
……
年幼的范小勤,面临人生的第一个拐点,然而究竟往哪里拐,全凭爸爸怎么选。
“能让我赚到钱的我就答应,赚不到的我就拒绝。”
范小勤爸爸的一句话,轻飘飘的,奠定了范小勤悲剧人生的“序章”
无数人斥责范小勤的爸爸唯利是图,说他太过于无情,将自己的亲生孩子,当做“圈钱”的工具
然而如果你深入了解一下范小勤家庭的真实情况,你会知道,爸爸的决定“情有可原”。
并非无情,而是愚昧。
范小勤与父亲范家发 范小勤与父亲范家发
范小勤家,严辉村最贫穷的人家之一。
父亲在年轻时右腿不慎被毒蛇咬伤,由于去往医院时,毒素已经蔓延到小腿膝盖处,不得已只得进行截肢;
奶奶因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终年瘫痪在床。
母亲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还因一次意外瞎了一只眼,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范小勤和比范小勤大两岁的哥哥,也因为家境贫寒,从来没有上过学。
一家五口全靠父亲干农活过活,父亲用自己的一条腿“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而如今,转机来了。
成为“香饽饽”的范小勤最后被河北的一位老板接走。
原因无他,只因他开出的条件十分“诱人”
他承诺供范小勤一直上到大学,哪怕考不上大学,也会为其安排一份工作。
还说要把范小勤打造成和马云有一样影响力的名人,去造福全社会。
并且每年都会给家里寄一笔 “不菲”的抚养费。
誓言许的天花乱坠,范小勤的父亲保持着最后一丝理智,为了防止老板骗他,他跟着那人去银行查了对方的余额——100多万。
在范小勤父亲眼中,那是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
让孩子跟老板出去,不仅有学上,有人照顾,还能给家里减少负担,何乐而不为呢?
在范小勤的父亲看来,这完全是一个不会“亏本”的“买卖”
然而朴实单纯的他,又怎么看得透这巨大好处诱惑下的“资本陷阱”呢?
02成为资本吸金利器,网红包装“小马云”正式“出道”到了大城市,范小勤最主要的任务并不是上学,而是参加各种商业活动。
一个每天生活在山沟沟里,原本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的农村孩子,一时间,当然不能完全适应这光怪陆离的繁华世界。
面对刺眼的聚光灯,媒体的狂轰乱炸以及各种没完没了的采访,最初,范小勤显得尴尬和不知所措。
然而涉世未深的孩子,就如同一张白纸,为其渲染上色,是件很简单的事情。
在资本的包装下,他脱掉了那一身肮脏老旧的外衣,换上了虽光鲜亮丽却并不合身的新装。
在T台、综艺节目频频露脸,和各路名人合影;
从一开始的胆怯,不知所措,到后来的得心应手。
经过两年的磨合期,范小勤将自己完全带入了“小马云”这个应时而生的角色。
学校的老师曾经说过,范小勤有大半年的时间都在请假,没有去到学校上课。
而保姆给出的理由是“有疫情”。
是啊 “小马云”哪有时间去上学呢?
他忙于每天奔波于各种“名利场”
忙于在不同的综艺里,唱着别人教给他,代表马云的歌《阿里巴巴》。
忙于在各个网络平台直播赚钱,内容无非就是他被照顾的有多好。
在镜头前,他起居有保姆照顾,吃的全部是山珍海味。
出门十分排面地配着保镖和美女秘书,一开口,含糊不清的语气中满是社会味儿!
而他,只需要在适当的时机用稚嫩的语气,喊出那句“大家好,我是小马总,我爱你们”
并做出么么哒的手势,便可以轻易得到这所有的一切。
“小马云”已然被毁了,但远在农村的范家,却一直傻傻地把刘长江视为自己人生的贵人。
因为在每年,他们都会收到一笔将近一万的“巨款”
如果当年他们没有去看望“小马云”还能多拿到2000元。
用着这笔巨款,范家“添砖加瓦”很快就焕然一新。
范小勤与哥哥范小勇
父亲不用每日不辞辛苦地干农活,便可以养活自己一大家子人。
哥哥逢人便炫耀自己的弟弟。
因为“小马云”这一家人,在村里挺直了腰板。
“小马云”的父亲十分骄傲,觉得自己生了一个好儿子,年纪轻轻就能养活一家人,实在是了不起。
然而现实永远不会停留在最辉煌的时刻。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红也诞生了,渐渐地,“小马云”也不再吃香了。
没有了之前的热度,公司再也从这个乳臭未干的毛孩身上捞不到一分钱了。
于是他们决定“解雇”小马云。
03“小马云”之殇,范小勤被毁掉的余生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然而阳光已使我的荒凉,成为更新的荒凉
小马云被遣送了回来。
然而人们逐渐发现,原本一个无忧无虑的小男孩,如今却成了智力低下的“智障”
他不会系鞋带,甚至自己不能熟练地解开衣服扣子,性格暴躁易怒,不爱和别人交流。
除了那句“我是小马云”,他几乎说不清楚其他任何的话。
当然,如果看见对方拿出红包,或者其他“礼物”时,“小马云”也会马上十分热情地说道:“你们吃饭了吗?来我家里吃饭吧。”
“路上注意安全。”
他说话依然不清楚,发音含糊不清,然而语气中的谄媚,却溢于言表。
对于学习,他内心也十分抗拒。
老师讲课他提溜着眼睛四处瞅,要不然就发呆,或者在课本上乱涂乱画。
看到想要的玩具,他会哭闹着向大人索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像个无赖一样赖在地上撒泼打滚。
村里的人基本都知道了范小勤被抛弃了的事实。
他们说:“他不会再赚到钱了,被经纪公司解约,已经没用了。”
然而资本对范小勤的摧残不止如此。
人们在范小勤的腿上发现了密密麻麻的针孔,看起来十分吓人。
一问才知道——这些,都是保姆给他打针留下来的印记。
为什么要打针呢?
一时间网络上众说纷纭,其中,最出圈的说法,便是“黑心”老板为了抑制范小勤长大,给他打的延缓生长的药物。
然而保姆也很快给出回应,将范小勤腿上的针孔与自己撇清了关系。
单子是否具有真实性,我们不得而知。
只知道“智力二级残废”“矮小症”这是都是医生给范小勤父亲下的最后通碟。
那么究竟是谁毁掉了范小勤呢?
世界第一名华人催眠大师——刘长江的罪名一定首当其冲。
可能会有人震惊不已,将范小勤包装成网红,疯狂吸金的,竟然是个催眠师?
当初,初出茅庐的刘长江,在天津卫视大型公益圆梦节目《幸福来敲门》中,带观众亲眼见证“瞬间催眠”因此而小有名气。
也曾经在鸟巢演出,仅用几句话便瞬间让十几人进入催眠状态。
人们都有猎奇的思想,而刘长江便抓住了人们的这种思想。
顶着“世界上最先进的催眠术和国内主流的所有催眠流派的核心催眠技术”的噱头。
他创办了一个名为“长江催眠”的网站,并在上面销售与传授价格为1298元的长江催眠“技术指导”
这种将圈钱写在脸上的行为,大家当然不屑一顾。
所以,当“小马云”照片在网络大火之后,他嗅到了非比寻常的商机。
当然,最终他也如愿以偿。
“小马云”范小勤的到来,让他赚的盆满钵满,创立了公司,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说起来也极其讽刺,靠催眠师身份出圈的他,却是靠着一个乳臭未干的小朋友“发家致富”的。
然而,这笔横财,他又能发多久呢?
果不其然,短短五年时间,“小马云”人气逐渐低迷,从“小马云”身上赚不到钱的他,又将其一脚踢开。
赚不到钱的东西,在资本眼里,与垃圾一个地位。
遇人不淑的范小勤,脱下了几百几千的名牌衣服,又开始穿着沾着油渍的衣服在村里到处跑,蹲在墙角一个人玩泥巴。
兜兜转转,生活又回到了从前。
照顾孩子、做饭,还要下地里干活,这些都让只有一条腿的父亲觉得分身乏术。
因家中的贫穷,他也不敢带范小勤去医院看病——这个岌岌可危的家,并不能负担起范小勤高昂的治疗费用。
“小马云”范小勤以后该何去何从,谁也不知道。
但显而易见,命运也不会过多的眷顾于他。
如今,依旧会有人前往范小勤的家中去“看望”他,并且给几百块钱的“公益红包”
然而,在这段热度彻底消失之后呢?
“小马云”是否也会在流量的更替中,逐渐成为一个缩影,然后,慢慢消失在了广阔无垠的网络之中?
而在之后被彻底抛弃的时光里,只有一个小孩会时不时跑到村口。
望着曾经被挤得密不透风的马路,乞讨着要着钱,嘴里还自顾自唱着“阿里巴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