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古琴哪一派最正宗(区别于学院派和江湖派)

古琴哪一派最正宗(区别于学院派和江湖派)琴乐是中国历史上渊源最为久远而又持续不断的一种器乐形式,其可考证的历史有三千年之久。“高山流水”、“焚琴煮鹤”、“对牛弹琴”等妇孺皆知的成语都出自和琴有关的典故。………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之后,便有“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知音之感;李白也听琴,他是“闲坐夜明月”,眼见“幽人弹素琴”,虽然也“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感受到“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最终感叹的,却仍归“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王昌龄对于琴的认识,则是“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古琴哪一派最正宗(区别于学院派和江湖派)(1)

岳将军那样的英雄,满腹心事,也是欲付瑶琴的,一则可见岳将军本身的儒将风采,一则亦可见瑶琴本身无以加之的“动人心,感神明”的力量。

古琴哪一派最正宗(区别于学院派和江湖派)(2)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曹丕写“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的思妇,哀怨缠绵,也要借助清商短歌,微吟浅唱,仿佛不如此便不足以表情达意。

古琴哪一派最正宗(区别于学院派和江湖派)(3)

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之后,便有“余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知音之感;

古琴哪一派最正宗(区别于学院派和江湖派)(4)

李白也听琴,他是“闲坐夜明月”,眼见“幽人弹素琴”,虽然也“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感受到“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最终感叹的,却仍归“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古琴哪一派最正宗(区别于学院派和江湖派)(5)

王昌龄对于琴的认识,则是“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

古琴哪一派最正宗(区别于学院派和江湖派)(6)

琴乐是中国历史上渊源最为久远而又持续不断的一种器乐形式,其可考证的历史有三千年之久。“高山流水”、“焚琴煮鹤”、“对牛弹琴”等妇孺皆知的成语都出自和琴有关的典故。

琴乐,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宋代陈旸在《乐书》中提到“琴者,乐之统也”,一语道出了琴在中国古代音乐中的地位。中国古琴从形制到曲目,从特殊的记谱方式到丰富的演奏技巧,都体现了中国音乐艺术的至高境界。

古琴哪一派最正宗(区别于学院派和江湖派)(7)

那样深沉蕴藉、潇洒飘逸的风格特点和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而且最擅长用“虚”“远”来制造一种空灵的美感,追求含蓄的、内在的神韵和意境,使得它既有丰富的内涵,又有表面上看极简约、自由、散漫的外在形式。只有深入研究古琴音乐,才能对中国音乐的博大精深有更真切的认识。

古琴哪一派最正宗(区别于学院派和江湖派)(8)

自上古时期的礼乐制度中,它属于“士”阶级的乐器,“士”后来转化为文人士大夫,这一社会群体始终与琴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琴乐的文化空间因而存在于书斋、庭院以及各种“民间雅集”场合,也播及道观、寺院,以及宫廷、市井等。琴乐并非一种“纯粹”的音乐,它植根于社会现实生活,始终代表了中国文人怡情养性、寄情抒怀的生活追求,体现了对国泰民安和完善自我人格修养的理想追求,以及蕴含着人际往来、“君子之道”等中国人文精神。它所以它的文化空间是以某种一致的精神追求为纽带的人文群落来体现的。它可以存在于文人或士大夫的“书斋”,也可以存在于佛教、道教的修炼密室、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中;它还可以存在于市井民间的“雅集”中。

古琴哪一派最正宗(区别于学院派和江湖派)(9)

它是亲近自然的,入心的,高雅的,适合知己间进行倾诉的乐器,富有典型的士人文化的内涵。

古琴哪一派最正宗(区别于学院派和江湖派)(10)

一部琴乐史,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人的音乐文化史。数以千计的琴曲,充分反映文人士大夫们的精神历程。古琴艺术虽然不属于某一个特定的地理地域或特定时代,但它是以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古代最为特殊的文人群体为表现形式的,总括了中国文化历史创造中最为精华的艺术遗产。

古琴哪一派最正宗(区别于学院派和江湖派)(11)

从琴各部份的命名亦可见出琴制之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琴前广后狭,象征尊卑之别。宫、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后来增加的第六、七根弦称为文、武二弦,则为纪念周朝周文王、周武王二位仁君。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之徽代表君象征闰月。

古琴哪一派最正宗(区别于学院派和江湖派)(12)

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这些古琴形制命名的象征意义实反映出儒家的礼乐思想及中国人所重视的和合性。因为礼的作用是为了保障个体,使个性有所发挥,乐以同和,其作用是与群体谐协。礼乐之同时并用可使个体和群体之间能互相调剂,形成人与人之间平和而合理的生活。所以礼乐这两套表面相反的技艺的推行,实为求达到相辅相成的和合性的目的。而从古琴形制命名所借用的社会秩序、等级的名称来著,可见其制作形制即寓有教化人伦的深意。

古琴哪一派最正宗(区别于学院派和江湖派)(13)

春秋战国时期,古琴的独奏音乐已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当时有名的琴师有卫国的师涓,晋国的师旷,郑国的师文,鲁国的师囊等;著名的琴曲如《高山》、《流水》、《雉朝飞》、《阳春》、《白雪》等,均已载入史册。

古琴哪一派最正宗(区别于学院派和江湖派)(14)

汉、魏、六朝时期,古琴艺术有了重大发展,除在《相和歌》、《清商乐》中作伴奏乐器外,还以"但曲"演奏形式出现。如器乐曲《广陵散》、《大胡笳鸣》、《小胡笳鸣》等,反映出古琴作为器乐演奏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汉末的蔡邕父女和魏、晋间的嵇康,都是当时著名的古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如嵇康擅长弹奏古琴名曲《广陵散》,己传为历史佳话。创作的著名乐曲有嵇氏四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蔡氏五弄:《游春》、《渌水》、《幽居》、《坐愁》、《秋思》;传为竹林七贤中的阮籍所作琴曲《酒狂》以及六朝宋王义庆《乌夜啼》。

古琴哪一派最正宗(区别于学院派和江湖派)(15)

古琴哪一派最正宗(区别于学院派和江湖派)(16)

隋唐时期,西域音乐盛行,琵琶兴起,古琴音乐的发展受到一定的抑制。但由于古琴谱的产生,不仅推动了当时古琴音乐的传播,而且对后世古琴音乐的继承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使中国古代音乐历史进入了一个具有音响可循的时期。隋末唐初赵耶利,对当时流行的文字指法谱字,进行了整理,并辑录了《弹琴右手法》、《弹琴手势图》等解释演奏法的著作。著名的琴曲《碣石调幽兰》,为南朝梁丘明传谱,现存为传到日本的唐手写卷子,是中国最早的、也是目前所知的唯一的一份古琴文字谱。

古琴哪一派最正宗(区别于学院派和江湖派)(17)

唐代诗人李峤、李颀、李白、韩愈、白居易、张祜、元稹等,都为古琴写下了不朽的诗篇。白居易爱好古琴,在《夜琴》中有:“蜀琴木性实,楚丝音韵清。”他的琴艺很高,并能自弹自唱,甚至在旅途船中仍以古琴为友,《船夜援琴》中云:鸟栖月动,月照夜江,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闻无古今。”张祜的《听岳州徐员外弹琴》也有:“玉律潜符一古琴,哲人心见圣人心。尽日南风似遗意,九疑猿鸟满山吟。”描写了古琴丰富的表现力。唐代著名琴家有董庭兰、薛易简、陈康士、陈拙等。赵耶利总结当时琴派说:“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绵延徐逝,有国士之风,蜀声躁急,若急浪奔雷,亦一时之俊。”至今仍符合吴、蜀两派的特点,盛唐的董庭兰作有《大胡笳》、《小胡笳》等琴曲传世。

古琴哪一派最正宗(区别于学院派和江湖派)(18)

晚唐曹柔鉴于文字谱"其文极繁",使用不便,而创造了减字谱。即在文字谱字的基础上对汉字谱字加以减笔而成的一种谱式,近似演奏符号,是古琴减字谱的早期形式。

古琴哪一派最正宗(区别于学院派和江湖派)(19)

宋朝的古琴一方面出现怀旧的复古主义倾向,另一方面由于古琴在《相和歌》、《清商乐》演奏中的长期实践,与民间音乐有着深远的联系,以及琴曲"楚汉旧声"的历史传统,使古琴音乐在复古主义倾向中并没有被湮没,而是有起有伏曲折地发展着。南宋时期杰出琴家郭沔和他的弟子刘志芳、毛敏仲等人,在古琴遗产的整理、创作方面对古琴音乐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如郭沔创作的琴曲《潇湘水云》、《泛沧浪》、《秋鸿》;刘志芳创作的《忘机》、《吴江吟》;毛敏仲创作的琴曲《渔歌》、《樵歌》、《佩兰》、《山居吟》等都流传至今。当时著名的琴曲还有《楚歌》、《胡笳十八拍》、《泽畔吟》等;琴歌有姜夔的《古怨》;庐山道士崔闲所著《醉翁吟》等。宋人朱长文撰写的《琴史》,真实地记录了隋、唐、宋三代琴的史料。

古琴哪一派最正宗(区别于学院派和江湖派)(20)

明初琴家冷谦的《琴声十六法》,是对古琴的美学思想、演奏技巧和艺术表现提出的理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是明代琴家,对古琴艺术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他收录唐宋之前艺术珍品六十四曲、历十二年主持撰辑了《神奇秘谱》,于1425年刊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琴谱。明末清初,徐上瀛更进而提出《二十四琴况》。明清以来,著名的琴曲有《秋鸿》、《平沙落雁》、《渔樵问答》、《良宵引》、《水仙操》、《鸥鹭忘机》、《龙翔操》、《梧叶舞秋风》等。

古琴哪一派最正宗(区别于学院派和江湖派)(21)

琴本无派,习其有德。唐薛易简《琴诀》中总结古琴音乐的作用是:“可以观风教、摄心魂、辨喜怒、悦情思、静神虑、壮胆勇、绝尘俗、格鬼神。”并提出演奏者必须“定神绝虑,情意专注”,为后世琴家所重视,从而引申出许多弹琴的规范。

古琴哪一派最正宗(区别于学院派和江湖派)(22)

如今论起来,诸琴友交流切磋起来,自是“虞山派”、“浦城派”、“川派”、“燕山派”、“梅庵派”、“岭南派”、“广陵派”、“诸城派”、“九嶷派”无不人才济济,颇显百花齐放之态的。

古琴哪一派最正宗(区别于学院派和江湖派)(23)

渐渐国家亦将古琴纳入到高等学府的教学体系之中,许多琴弹得好的琴家因此摇身一变而为音乐学院的教授,这也是“学院派”最初的发端。

学院派的好处在于专业和严谨。比方说,它会设置音乐专业的基础课程,如乐理,视唱练耳,和声等等;另外,学院派对于古琴的教学也借鉴西方的五线谱和简谱,同时与古琴传统的减字谱进行对照,如此,原本散漫的节奏变得规范化,但得掌握了相应的节拍规则,再依据五线谱或者简谱中的标注,一首琴曲弹出来即变得相对容易。教学时口传心授的时间也会大大缩减。

不过,此等方法与中国传统的韵律节拍差异较大。因为中国传统的韵律节拍是和人的呼吸紧密联系的。人的呼吸堪称最规律的节拍,一呼一吸之间,足可俯仰天地,体察自身。

古琴哪一派最正宗(区别于学院派和江湖派)(24)

古琴哪一派最正宗(区别于学院派和江湖派)(25)

还有音准,古琴的音准定位,除了琴体上明显有标的十三个徽位之外,还有诸如“七徽六分”、“八徽半分”、“十徽八分”等等相对模糊的位置不大容易把握,不同的琴人对音准的感觉不尽相同,音准感觉符合自然规律的,听起来便极易形成审美享受;音准感觉不到位的,自然是另一种感觉了。“学院派”因为经过严格的视唱练耳,所以对于音准的把握比较准确。

“江湖派”对音准的把握是各家有各家的法门。老师教的那个位置在哪里,学人便依葫芦画瓢,也在那个位置,如此诸如“七徽六分”、“十徽八分”之类的音,便会因琴家各自的琴学修养出现差别,各家琴派的风格也因此得以体现。

古琴哪一派最正宗(区别于学院派和江湖派)(26)

雅士古琴则又有不同。应该讲,是学院派和江湖派的某种融合。琴技之外,书院所重者,更在于塑造人物的过程。所谓“通音律,擅诗词,雅生活”。对于古代的文人来讲,大约人人皆是个中高手。孔子、陶渊明、王维等等,无一不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典范,他们感受自然,思考人生,探索未来……..审视天地万物自身的过程中,诗言志,词言情,即成为一种必然。

古琴哪一派最正宗(区别于学院派和江湖派)(27)

古琴哪一派最正宗(区别于学院派和江湖派)(28)

当然,擅诗词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流行“文体”,先秦的《诗经》,后继的楚辞、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现在自然是短视频。每种文体,其中包含的哲学思辨,对于文字的把握能力,皆属秀秀书院的必修课程。最后要达到的境界是,走出去不必弹琴,整个的身姿风采,便足给人“似兰斯馨”的美妙感觉。“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即是你给人的第一印象。诗词熏陶的结果大略如是。诗词的背后或者说前提是通音律,之后便是雅生活的阶段。雅生活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单琴棋书画之时,而是任何一个时间点,皆可做到言行一致:修身,修心,修德、修艺,知礼。诗词歌赋里面,其实以上内容应有尽有,无所不包。有了“通音律,擅诗词,雅生活”这个概念,不单雅士琴,甚至无论江湖派还是学院派,皆会得到社会的尊重,也自能生发教化民众,安定人心的力量。

古琴哪一派最正宗(区别于学院派和江湖派)(29)

通音律,擅诗词,雅生活。

古琴哪一派最正宗(区别于学院派和江湖派)(30)

坚持不懈,必有所成。

古琴哪一派最正宗(区别于学院派和江湖派)(31)

雅士古琴,有欲探究者乎?

古琴哪一派最正宗(区别于学院派和江湖派)(32)

香茗一盏,抚琴以待,子宁不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