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可以翘臀么(研究跑步能让你)
跑步可以翘臀么(研究跑步能让你)注释1:中国的男性基本都属于腿长占身体比较低的。中国的女性有大约7%的比例属于腿长占身体较高的。上述结论实际上是运动生物学的结论,我们对传统跑步模型使用了机器学习方法进行拟合,并设定不同了的腿长比进行结果输出,给出的结果更细致(如上)。这其中最大的复杂性其实是对完成一个腿部周期(跑步的一步)的肌肉和骨骼牵引的建模,因为腿长占身体比不同,前倾时重心的变化导致臀大肌的发力不同(即训练结果不同)。结论1:腿长占身体比较低,长距离跑步(耐力训练)并不会让臀更翘,但是会让你腿型更好看(表现为:大小腿肌肉过度和小腿肌肉塑型;对应的短跑训练会让臀改善,但提升有限;只有通过连续快速的频率训练才能让臀大肌更有型,即臀更翘。结论2:腿长占身体比较高,不同距离跑步都可以让臀部更翘,但效果较好的是短跑和等长收缩。结论3:部分传统健身方式号称的提臀效果是人云亦云,请参考上述模型计算结果。
按:趁着奥运的气息,写点杂文,算是一种记录、思考和总结,目的是分享和传递一些可被修正和更新的认知和研究。
东京奥运径赛的崛起,着实让中国人都激动了一把,而作为一个小插曲,跑步运动员的翘臀其实已经称为主流舆情下的暗流碉堡——被充分关注了。实际上这是必然的,无论国外的研究还是我们正经八倍的研究都表明:男性的臀部通常是女性最关注的部分之一,并且具有跨越国界和种族的不变性。不变性这个很重要,在中国,女性对男性最关注的是“脸“和“臀部”;在北美则是“胸”和“臀部”;在北非,则是“头颈部”和“臀”,所以你看,臀部具有异性关注的不变性,我们在研究报告中称为“关注的不变性”。(补充一下:我们的研究是很科学的,基于生理信号和眼球捕捉扫描,当然年龄、职业、金融服务等都有细化的结果,但这是上课分享的不是本文的重点)。
有一系列文章分析了其中原因,因为臀部的肌肉和形状一定程度上和生育有关,人类(和动物)进化使得更强生育特征的体现具有潜在的关注刺激作用,这方面的实验也在和人类近亲的猩猩等动物上得到验证,当然反过来女性的臀部也一样是男性关注的前几位。
那么一个直接的问题就是:跑步能让臀更翘吗?(为啥你要让臀更翘,嘿嘿哈哈)。其实这个问题很复杂,先说结论再说复杂性。
结论1:腿长占身体比较低,长距离跑步(耐力训练)并不会让臀更翘,但是会让你腿型更好看(表现为:大小腿肌肉过度和小腿肌肉塑型;对应的短跑训练会让臀改善,但提升有限;只有通过连续快速的频率训练才能让臀大肌更有型,即臀更翘。
结论2:腿长占身体比较高,不同距离跑步都可以让臀部更翘,但效果较好的是短跑和等长收缩。
结论3:部分传统健身方式号称的提臀效果是人云亦云,请参考上述模型计算结果。
上述结论实际上是运动生物学的结论,我们对传统跑步模型使用了机器学习方法进行拟合,并设定不同了的腿长比进行结果输出,给出的结果更细致(如上)。这其中最大的复杂性其实是对完成一个腿部周期(跑步的一步)的肌肉和骨骼牵引的建模,因为腿长占身体比不同,前倾时重心的变化导致臀大肌的发力不同(即训练结果不同)。
注释1:中国的男性基本都属于腿长占身体比较低的。中国的女性有大约7%的比例属于腿长占身体较高的。
注释2:我们使用的数据没有考虑做过身体增高以及现在沸沸扬扬的生长激素的影响,通过骨骼断裂增高等方式长期影响是另外一个话题,同时一些研究表明这些非自然的方式带来的风险尚不明确。
从以上结论可以看到,苏炳添应该是经历过了完整的运动生物学的计算指导和训练,而跑步时候的频率也能够看到这点。
博尔特的情况看起来有些复杂,似乎臀部不够翘。实际上不是这样,博尔特的臀部不够翘是因为他的大腿肌肉红白肌比例与传统的短跑运动员不同,其大腿肌肉与臀部过度很自然,这看起来有劣势(这也是最开始不被看好的原因,包括身高),但实际上这赋予他后半程(包括100米和200)的加速能力,从比赛中应该能够看到这点。
题外话:有朋友问,这些研究都发表了吗?有的有发表,然而,研究必须通过发表才有价值是个误区,它可以直接创造价值,帮助和改变一些人,一些愿意遵从和支持的人,比大多数论文有用多了——只要我们自己觉得这是有价值的就够了。
上述图1是苏炳添,图2是美国队长,图三是博尔特。话说把研究转化成口语的文章也挺累人的,点个赞把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