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读道德经上篇一章(读道德经上篇一章)

读道德经上篇一章(读道德经上篇一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我是语文匠喳喳妈,一个恣意地生活、旨意于探寻人生意义的人。点击上方【关注】吧,让我把世界唱给你听。[心][心][心]

读道德经上篇一章(读道德经上篇一章)(1)

读《道德经》的缘起:

一、早自修刷手机影响不好。一般来说,我一周有三个早自修,从早上6点45分到7点25分,主要的任务是管理学生上早读。可除了布置任务、管理纪律之外,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自由安排。早上这么宝贵的时间,又是在学生面前,个人觉得刷手机相当不雅,便会带了书去教室里读。读过《孙子兵法》,读过《医学衷中参西录》,感觉都只是在“为自己而读书”。

二、在高中论述文(议论文)写作的教学中,发现学生的思辨能力很弱。而在平时的课堂中引导、培养“辩证思维”又很难。想来想去,就选了这本《道德经》,算我身为人师在“为学生而读书”。

我读《道德经》

经典的东西很难读,读起来很花时间。我甚至不知道这样解读是否妥当,或者有否存在歧义。姑且就这样读了吧。如若不妥,还望大家指教。

上篇《道经·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读道德经上篇一章(读道德经上篇一章)(2)

解读

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们非常熟悉,经常会用它来故意卖弄一下那些“不那么容易讲透的、玄妙的”人生哲理”,那么它到底讲的是什么意思呢?

第一个“道”,是一个名词,可以理解为“宇宙万物、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就是我们一心想去追求的东西,追求到了,大概率是“我们的人生就能顺风又顺水”了。

第二个“道”,是一个动词,就是“讲清楚”。

第三个“道”,和第一个一样。和“常”一起,组合成一个词语“常道”,偏正结构,指的是“事物发展的恒常的规律”。

前半句的断句应该是这样的:道/可道,非/常道。

意思是:“道”如果可以说得清楚,那它就不是“常道”(大道,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同样的道理,如果可以很容易地为一个事物命名,那它就不是这个事物的“常名”(永恒的形态与概念)。

什么是“常名”呢?根据“河上公”的解释:“常名”就像“婴儿之未言,鸡子之未分,明珠在蚌中,美玉处石间,内虽昭昭,外如顽愚”。

读道德经上篇一章(读道德经上篇一章)(3)

第二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名”和“有名”是一组对应的关系。当然,这里的“名”,不是富贵尊荣这样的俗世之名,而是超脱世俗的自然常在之名。

比如“宇宙”,细想想这可真是个玄妙的词语,指所有的空间、时间、物质及其所产生的一切事物的统称。它在我们的心中,但它到底指什么呢?你无法用手笔画。直到战国时期,才有了“宇宙”的概念。有人认为是庄子提出来的,“旁日月,携宇宙,为其吻合。”也有人认为最早是由尸佼提出来的,“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但很明显,他们的时代都迟于老子。

天地浑沌未开之际,一切“无名”。但是呢,万事万物都有一个自己的起源,这个说得清楚的部分,就是孕育的母体。随着社会进步,科学理论不断发展,老子觉得难以说明的“天地之始”,被后人称为了“宇宙”。我不知道这样理解是否正确?

读道德经上篇一章(读道德经上篇一章)(4)

第三句: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句话有两种解释:

一种是: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解释:保持事物虚无的状态,是为了观察事物玄妙的本质;保持实有的状态,是为了观察事物所体现出来的表面现象。

另一种是: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解释:人能保持在无欲的状态,就可以观道之要;而有欲,可以观世俗之所归趣(常常会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无法看清其本来面目)。所谓“有我罪即生,忘功福无比”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读道德经上篇一章(读道德经上篇一章)(5)

第四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无”与“有”,来源相同而名称各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就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

看到这里,我只想到“钱玄同”,要怎样的家底,才能起出这样一个名字?真是绝了!

读道德经上篇一章(读道德经上篇一章)(6)

随便读读,一家之言,请各位行家们指教。[玫瑰][玫瑰][玫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