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60后的童年生活(妈妈眼中的我我在60年代)
说说60后的童年生活(妈妈眼中的我我在60年代)1970年春节,我带她回到城里武汉家里,看到轮船便惊呼“不得了啦,汽车跑到水里去了!”我便告诉她这是轮船,轮船是在水里跑的,看到电车又大呼小叫“汽车怎么长了两条辫子?”晚上电灯亮了,她又有悄悄的说:“妈妈,那瓶里有亮的东西,真好玩!"我说:“那东西叫电灯,很危险,不能摸!”诸如此类的洋相,真是出了不少。街坊,邻居们常常以此逗她开心。 回乡后,他又自命不凡起来:“我晓得_汽车跑到水里是轮船;我晓得梳两条辫子的客车是电车;我晓得瓶子有亮的是电灯…”让乡下的那些小伙伴们完全摸不着头脑。可大人们又以此作为笑料不停地逗她,连老祖母都说“这孩子是大家的开心宝宝”。后来她又用“我晓得”的表达方式将乡下的趣事带回城里,诸如“我晓得黄牛的角是尖的,水牛的角是弯的,鸭子头上长包了,就是鹅…”,常常被街坊邻居们传为笑谈。
吾家有女初长成③
正话和反话都语出惊人:
女儿咿呀学语之时,闹出了许多令人忍俊不禁的笑话。她若要吃东西,便拍着肚子喊“不饿或不吃”;想喝水便喊“水不喝”;要解大小便了喊“不屙”;她不愿随地大小便,于是便大喊“盆的不屙”或者“桶的不屙";把一些不知情的人弄得一头雾水,在弄清情况之后,便笑而传之,于是来逗他的人,便拿反话逗他,哪里有她哪里就充满了笑声!
当他能说成句话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我晓得"三个字,当年样板戏在广播里天天唱天天播,有一次我们带他去看样板戏电影《智取威虎山》,当电影里的杨子荣唱道“跨林海,过雪原气冲霄汉”之时,不到两岁的她便大叫“妈妈,我晓得电影里的杨子荣跟广播里的杨子荣是一个样一个样的”,她的首次“我晓得”和“一个样一个样"的重复句式,让我那跟孩子们打过多年交道的老父亲_她的外公喜不自胜,老先生断定“这孩子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一定是超常的。”
1970年春节,我带她回到城里武汉家里,看到轮船便惊呼“不得了啦,汽车跑到水里去了!”我便告诉她这是轮船,轮船是在水里跑的,看到电车又大呼小叫“汽车怎么长了两条辫子?”晚上电灯亮了,她又有悄悄的说:“妈妈,那瓶里有亮的东西,真好玩!"我说:“那东西叫电灯,很危险,不能摸!”诸如此类的洋相,真是出了不少。街坊,邻居们常常以此逗她开心。
回乡后,他又自命不凡起来:“我晓得_汽车跑到水里是轮船;我晓得梳两条辫子的客车是电车;我晓得瓶子有亮的是电灯…”让乡下的那些小伙伴们完全摸不着头脑。可大人们又以此作为笑料不停地逗她,连老祖母都说“这孩子是大家的开心宝宝”。后来她又用“我晓得”的表达方式将乡下的趣事带回城里,诸如“我晓得黄牛的角是尖的,水牛的角是弯的,鸭子头上长包了,就是鹅…”,常常被街坊邻居们传为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