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优秀学生心理疏导方法(对你我该怎么办)
高三优秀学生心理疏导方法(对你我该怎么办)2.正确认知,合理定位很多学生因为过往的学习基础不够扎实,在历次的考试过程中,成绩不理想,到了高三望着老师、家长等期待的目光,心中无底,面对多次努力之后,成绩依然如故,高一时的豪言壮语,远大理想一切抛之脑后,反正也达不到目标,就开始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这时候家长老师如何苦口婆心劝导,往往收效甚微,因为学生看不到希望。所以这个时候如何建立孩子的自信心非常重要,自信心建立了,压力就会小很多, 而且化压力为动力的效果才会好。如何建立信息,我常常是用目标回导的方法,进行学科分数分解,将大的目标分解成 小的目标,用学生原有的能力作为基础起点,让学生觉得可行,做的到,那么压力就会慢慢建立。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万里长征,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长期的压力过大 会引起人持续精神紧张 引发一系列的心理疾病。很多调查显示 由于心理压力过大 越来越多的学生表现出过度焦虑、紧张、失眠、烦躁不安、精神恍惚、狂躁抑郁等症
#高三学生如何调节压力##心理健康##心理疏导#
通过心理咨询师的理论学习,对以往模糊不清的高三学生心理现象,有了更深的理解,现在就本人遇到及思考的一些问题进行梳理,望通过分析所发现的心理现象,结合所学心理咨询理论,找到一条确实可行的疏导策略。
高考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想要在竞争激烈,考察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高考中胜出,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保证,恐怕也会事倍功半,而如果心理素质过硬,还可能使学生在考场灵活应对,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作为现任高三年级班主任,有多届高三带班经历,近距离接触着高三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因为心理问题休学在家,因为心理问题学习无动力,得过且过,因为心理问题过度勤奋刻苦,成绩不进反退,精神压力越来越大,等等,诸如此类的现象不是个例。学生个体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各种各样的环境与生活事件,一些内心存在已久的困惑或情绪,可能会在高考的压力下,以异常的行为或语言表达出来,如果不加以正确地疏导,势必会对学生的正常学习产生或轻或重的影响。
长期的压力过大 会引起人持续精神紧张 引发一系列的心理疾病。很多调查显示 由于心理压力过大 越来越多的学生表现出过度焦虑、紧张、失眠、烦躁不安、精神恍惚、狂躁抑郁等症状 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日常生活。
针对以上现象作为高三的班主任、家长等与孩子日常接触频繁的人,如何帮助孩子正确疏导学习生活压力而导致的心理问题呢?我想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1.目标回导,分解压力
很多学生因为过往的学习基础不够扎实,在历次的考试过程中,成绩不理想,到了高三望着老师、家长等期待的目光,心中无底,面对多次努力之后,成绩依然如故,高一时的豪言壮语,远大理想一切抛之脑后,反正也达不到目标,就开始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这时候家长老师如何苦口婆心劝导,往往收效甚微,因为学生看不到希望。所以这个时候如何建立孩子的自信心非常重要,自信心建立了,压力就会小很多, 而且化压力为动力的效果才会好。如何建立信息,我常常是用目标回导的方法,进行学科分数分解,将大的目标分解成 小的目标,用学生原有的能力作为基础起点,让学生觉得可行,做的到,那么压力就会慢慢建立。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万里长征,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2.正确认知,合理定位
一些同学由于付出的努力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甚至成绩不进反退,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归因理念。精神分析者阿德勒在《超越自卑》一书中说:“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是自卑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为我们发现我们所处的现状都是可以进一步改善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自卑也可成为一个人进步的动力,人生正是在对自卑的不断超越中而渐入佳境的。不要过多地担忧将来的事情,而应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现实的生活和学习中去。
正确认识自我,给自己一个客观、全面的定位,保持乐观的态度,发现自己成长学习路上的点滴成就,自我认可能力。心理暗示,我行、我能。过往的一切不管如何,都可成为未来的基础,把握当下的自我,再远的路,只要一步一步去走,总有到达的时候。奇迹不就是用来创造的吗。
3.增强信心、支持成长
在和学习群程老师的沟通过程中,我提到一个话题,“需要与被需要”,程老师将之发展为“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需要与被需要”,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话题。
在高三学生学习过程中,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不听话,不学习,我为孩子的学习创造了这么好的环境,我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为什么孩子就是看不到呢,为什么孩子就是不能理解家长呢?等等。
其实高三孩子的心理压力、心理问题故有其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但是作为高三学生的家长带给孩子的压力是不可忽视的,而且往往又成为最后一根稻草。所以,要缓解孩子的压力,首先要明白孩子需要什么,作为家长的付出,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吗?你的付出对孩子来说是家长的自我需要(“被需要”)?(此话题,今后作为课题去研究)
家长们希望孩子能上大学,能成才,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疏导要得法。父母既要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也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到了高三,家长应该是作为孩子的后勤保障。
高三阶段,孩子学习紧张,心理压力大,容易烦躁,因此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宜施加过多的压力。在日常里,不轻易谈论成绩,不在自家孩子面前,讨论,谁谁家的孩子成绩如何如何优秀。家长应做到内紧外松,不防抽点时间带孩子上街购物,或到公园游玩,调节一下孩子的心理,沟通和孩子的情感。
对孩子心中的烦恼,家长应和老师配合,给予及时的疏导和消除。对孩子的每一个优点、每一次进步,家长都应给予及时鼓励和赞扬,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家庭应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平静港湾,家长应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家庭环境,使孩子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进行复习备考。
以上是本人一些粗浅的认知以及日常的方法,知不足而原其法。作为高三班主任、老师、家长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