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你小时候唱过的童谣吗(那些儿时的童谣)
还记得你小时候唱过的童谣吗(那些儿时的童谣)幼时不解其中意,如今再看,方知是人间百态,这其中有留恋,有无奈,也有对已失去的人和事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缅怀。楝子花楝豆子(楝数果实)我幼小的心灵第一次知道可怜和同情是通过这首《小白菜》,“小白菜,地里黄,三岁两岁没了娘,跟着爹爹还好过,就怕爹爹娶后娘。娶了后娘三年半,有个弟弟比我强,弟弟吃面我喝汤,端起碗来泪汪汪。”这首童谣塑造了一个天真的农村贫苦幼女的形象。深刻地表现了一个失去亲娘而受人虐待、孤苦无依的女孩悲伤痛苦的心情,也是对旧社会不合理的家庭关系的控诉。岂止是旧社会,不管哪个社会,失去亲娘的孩子不叫人心疼?着眼当今社会,2020年全国平均离婚率在39.33%,多么惊人的数据,这将直接导致多少儿童成为了“小白菜”呀!在此呼吁,年轻的家长们,若非万不得已,请您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相信没有人不熟悉这首童谣,从我们咿呀学语,父母就一句句地教我们念,成年后我们又传给了自己的子女。再次念起这些童谣,不经意间勾起了多少童年回忆如幻灯片般在脑海里一一浮现……
我学的第二首童谣是《小山喳,尾巴长》,这首童谣流传也很广,各地有很多变体。由于我也学了有三十多年了,只还记得开头,后边大部分都已经忘得七七八八了。头几句是这样的“小山喳,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把娘背到山沟里,把媳妇背到床头上……”。儿时还信誓旦旦地对母亲说“我长大了不娶媳妇,只孝顺娘”的你,是否食言了?沉浸着恩爱夫妻的甜蜜小日子,你已经有多久没见“扔在山沟里”的娘?我们成长,为学业,远离家乡,我们成家,为生活,四处奔忙,这首童谣就像一个咒语,挣不脱,逃不过,成了命中躲不开的劫。
家乡方言:山喳子,学名喜鹊
“小针扎,一包花,从小在俺嫏娘(读郎,姥娘的变音,姥姥的意思)家,嫏娘疼俺,妗子(舅妈)瞅俺,妗子妗子你别瞅,楝(读练)子花开俺就走,楝子楝子别慌开,俺在在俺嫏娘家过两天儿。”姥姥疼外孙,间接也是疼女儿,舅妈可是跟外甥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都是人之常情。这隔辈亲呀,疼也是白疼,真指望不上孙辈们孝顺,等你有经济能力孝顺的时候,老人家怕是也离大限不远了。当然老人们的爱都是无私的,从未考虑回报。
楝子花
楝豆子(楝数果实)
我幼小的心灵第一次知道可怜和同情是通过这首《小白菜》,“小白菜,地里黄,三岁两岁没了娘,跟着爹爹还好过,就怕爹爹娶后娘。娶了后娘三年半,有个弟弟比我强,弟弟吃面我喝汤,端起碗来泪汪汪。”这首童谣塑造了一个天真的农村贫苦幼女的形象。深刻地表现了一个失去亲娘而受人虐待、孤苦无依的女孩悲伤痛苦的心情,也是对旧社会不合理的家庭关系的控诉。岂止是旧社会,不管哪个社会,失去亲娘的孩子不叫人心疼?着眼当今社会,2020年全国平均离婚率在39.33%,多么惊人的数据,这将直接导致多少儿童成为了“小白菜”呀!在此呼吁,年轻的家长们,若非万不得已,请您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幼时不解其中意,如今再看,方知是人间百态,这其中有留恋,有无奈,也有对已失去的人和事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