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学唱交城山(交城话唱交城山才有)

学唱交城山(交城话唱交城山才有)狠心的老子没主意的娘,不该把奴家贬发到郭家梁。民歌《交城山》来源于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据传,清乾隆十年,交城平川营儿村(又名西营)久旱无雨,按照传统习俗,营儿村人“抬狐爷”祈雨。为表诚心,感化上苍,公推一有德之士赤臂悬挂铡刀。谁知此人被铡刀拉伤,创口感染,不治身亡。留下其老父和幼子福牛爷孙俩相依为命。邻人张荣,有一小女名叫桃香,眉清目秀、酷爱唱歌,自幼与福牛常结伴玩耍。转眼间,桃香和福牛都已到了十五六岁,桃香如花似玉,福牛英俊潇洒。是年端阳节,桃香与福牛海誓山盟,私订终身。谁知天不遂人愿,县城皮坊的一位老工匠领着18岁的儿子登门攀亲,父亲以挚友之故,做主定下姻亲。桃香无奈,暗抛珠泪,但父命难违,只得嫁到狐爷山后原平川的郭家梁村。寒来暑往,桃香在郭家梁村度日如年、情人难相见,只能在沟里洗衣时独自吟唱,一吐郁怀。历史考证:《交城山》发轫于清代中叶的交城田瑞今年68岁,从事研究工作时间长达40多

学唱交城山(交城话唱交城山才有)(1)

传说中的郭家梁村桃香旧居

学唱交城山(交城话唱交城山才有)(2)

交城山民歌发源地郭家梁村的莜麦田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交城山,交城水,不浇交城浇文水”,一曲脍炙人口的民歌《交城山》唱尽了几百年来交城人的辛酸与无奈,也向交城的人民传承了企盼及交城人与交城水的不解情结。从上世纪60年代,著名歌唱家郭兰英将它唱遍大江南北之后,民歌《交城山》就成为交城儿女们的一张无形“名片”;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它的优美旋律让全国人民如醉如痴的同时,也成为了交城儿女们的一种自豪、一种鼓舞、一种鞭策。如果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这首歌的韵律就会发现,实际上它带给人们更多的是艺术性、民风民俗和历史价值。

2015年6月份,有媒体刊发了《〈交城山〉原是文水民歌》一文,引发读者广泛议论,数篇学术性文章开始争鸣。7月14日,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史志研究会会长田瑞先生也专门从历史、文化、民俗、方言等方面出发,对《〈交城山〉原是文水民歌》一文进行了回应。

历史考证:《交城山》发轫于清代中叶的交城

田瑞今年68岁,从事研究工作时间长达40多年,他曾专门对《交城山》这一民歌的起源进行过考证。

田瑞说“交城山”所指之地本为古交北山。古志云:“交城山,在县北百二十五里,古交城治此。周显德三年,北汉主钧葬其父崇于交城北山,即此是也”。按125里,亦当在今古交镇城底、卢峪口北,古交城即汉代所筑之屯城。旧志云:“文帝二年置牧于交城”。可知最迟在汉文帝之初已建此交城为牧城。因有其城,故以其城名其山。直至隋唐之后,尤其在唐天授二年县治移置到今地后,交城山便演变为交城境内北山之泛称。

民歌《交城山》来源于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据传,清乾隆十年,交城平川营儿村(又名西营)久旱无雨,按照传统习俗,营儿村人“抬狐爷”祈雨。为表诚心,感化上苍,公推一有德之士赤臂悬挂铡刀。谁知此人被铡刀拉伤,创口感染,不治身亡。留下其老父和幼子福牛爷孙俩相依为命。邻人张荣,有一小女名叫桃香,眉清目秀、酷爱唱歌,自幼与福牛常结伴玩耍。转眼间,桃香和福牛都已到了十五六岁,桃香如花似玉,福牛英俊潇洒。是年端阳节,桃香与福牛海誓山盟,私订终身。谁知天不遂人愿,县城皮坊的一位老工匠领着18岁的儿子登门攀亲,父亲以挚友之故,做主定下姻亲。桃香无奈,暗抛珠泪,但父命难违,只得嫁到狐爷山后原平川的郭家梁村。寒来暑往,桃香在郭家梁村度日如年、情人难相见,只能在沟里洗衣时独自吟唱,一吐郁怀。

狠心的老子没主意的娘,不该把奴家贬发到郭家梁。

郭家梁上没有好茶饭,只有那个莜面栲栳栳山药蛋。

抬起来头是黑林林的山,低下头是满眼石头头滩。

灰毛驴驴上来灰毛驴驴下,想回娘家没啦那好车马。

柳枝抽条,春草吐芽。转眼到了农历三月十八,桃香下山到大城南舅舅家赶庙会。会上桃香碰到福牛,情人相见,泪水如泉。赶完会,福牛赶着毛驴轿车送桃香回郭家梁。一路上,桃香借歌传情,“二嘿啦啦轿车车灰毛驴驴拉,守住俺的亲哥哥不回婆家……”福牛只得婉言相劝,二人送一程哭一程,一直送到郭家梁村口才忍痛作别。

乾隆三十二年,汾河、文峪河改道远离交城境。是年交城境内大旱,大片农田干涸龟裂。福牛多次和众乡亲奔忙于文倚、开栅一带引水。一日,发生纠纷,继而械斗,福牛伤重身亡。麦收后,桃香父亲去郭家梁看桃香,将福牛遇害的噩耗告诉桃香。桃香闻讯后,悲恸欲绝。对福牛的思念、爱慕化作一腔怨恨:“交城山,交城水,不浇俺交城浇文水……”从此,《交城山》民歌传遍了深山大川,传遍了交城的村村寨寨。

田瑞说,2006年,他曾专门前往传说中的郭家梁村桃香旧居进行考证,虽然早已没人居住,但房子仍然还在。同时,田瑞还表达了另一个观点,他说:“如果《交城山》是文水姑娘唱的,那文水姑娘嫁到交城也就是交城的媳妇,所唱的民歌那也是交城民歌,更何况是用交城方言唱出的这首民歌。”

文化考证:晋中秧歌《割莜麦》源于《交城山》

清嘉庆、道光年间,由《交城山》民歌演变的晋中秧歌《割莜麦》登上了舞台。

乾隆中期《交城山》民歌初创之际,没有剧情,没有道白,完全是作为一种极纯朴的民歌形式广泛传唱于民间。某种意义上讲,很类似左权的“开花调”,可随意增减歌词,现编现唱。就是到嘉庆、道光年间,交城秧歌艺人将它编为秧歌《割莜麦》搬上舞台后,剧情也极为简单,为二人对唱形式。以清末交城地区《割莜麦》为例,全剧共30段,先是女提罐上,唱14段,前4段与《交城山》大同小异,后10段则主要叙述男人吸大烟,她和雇来打工割莜麦的后生相爱偷情。虽然尚有反对封建买卖婚姻的积极内容,但和初创时的《交城山》相比,本意已有相当距离。

民国初,太谷秧歌艺人将《割莜麦》搬到境内,再加以改编。《交城山》前四段一字不剩删除不唱。剧情完全成男女相爱,原剧中的凄婉哀怨的悲怆已荡然无存。

新中国成立初,新版《割莜麦》诞生。人物增加为4人,剧情已改为全家4人收莜麦,因《交城山》前四段与其剧更是无关,故依旧免唱。

上述3个不同时期的《割莜麦》版本,可以清楚地看出,晋中秧歌《割莜麦》是完全建立在《交城山》民歌基础之上的。只有交城原版《割莜麦》才是《交城山》民歌的第二代传承者。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5年,交城、文水两县共同上马扩建建于唐代的甘泉渠。到1957年春,主要工程全部竣工。甘泉渠从交城的洪相、城关、西营3个公社一直延伸到文水东北部的石侯、温云,仅交城有3万亩农田受益。同时期山西省人委会修通了从开栅到横尖的公路180华里,交城山区交通有了根本改观。同时,还对山区农作物进行了广泛改良,各种优良品种农作物在交城山区落户,当地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提高。1960年,新的《交城山》应时而出,县文化馆将歌词改为11段。

上世纪60年代,著名歌唱家郭兰英在中央广播电台演唱了《交城山》,自此,《交城山》传唱五湖四海,为全国人民熟知。

方言考证:《交城山》是用交城方言唱出来的

《交城山》从清代历经民国,直到今天,经历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变迁。它的词作、曲式的形成与发展都与时代息息相关。从曲式看,是典型的早期山歌,既不同于山西的戏剧,又不同于山西北西部与陕西的二人台,具有鲜明的独特风格,很可能在初创之时即有所本,之后经历代民间艺人发展而成。尽管如此,它和现今流传在深山老林的近似原创的曲调仍有所不同,现在流传的唱法基本沿袭上世纪60年代郭兰英演唱的模式。田瑞说:“虽然郭兰英为一代著名歌唱家,但我认为她演唱的《交城山》虽然优美动听,但似乎少了一种最基本的‘情’,即交城人的‘交城水不浇交城’的悲情、感情及对交城水的恋情。”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演唱者将节拍由慢变快,悲情更被淡化,原创中的那种“野”味已被“家”性逐步取而代之。所谓的“野”即音乐感并不是明显强化,遵循基本旋律并不死板,尤其下句起调上扬有明显的“跌宕”,不需要任何乐器来帮衬。

《交城山》歌词简练概括,曲调优美动听,是山西民歌史上不可多得的精品。“交城山,交城水,不浇交城浇文水”形象概括了交城地形地貌,地理状况;“交城的大山里没有那好茶饭,只有那莜面栲栳栳山药蛋”是当时交城山粮食品种单一,人民生活贫困的真实写照;“灰毛驴驴上来灰毛驴驴下,一辈子也没啦坐过好车马”是交城山当时交通闭塞的真实记录。短短6句歌词,将当时交城的地理、经济、交通状况交待得一清二楚。上世纪60年代新增的歌词,基本上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变化,亦不失为佳作。

最后从民俗学方面分析,原创的山西民歌基本上是用方言来演唱的。《交城山》则体现了交城平川西南境方言与北山方言的完美结合。“交城水”的“水”,如用交城方言则为“许”音,或唱或听都不是十分舒畅;而用西营一带的近文水方言则为“sui”音,既易唱,又入耳中听。但下两段则完全是交城北方言,尤其是“山药蛋”的“药”,普通话为“yao”,交城话为“yue”音,文水话为“溢”音,“交”“浇”文水话为“机”音,“上”文水话为“树”音,“坐”文水话为“最”音。若用文水话来唱,既难听,又难唱,亦无味矣。由此亦印证了西营姑娘北嫁交山,始有此曲的传说。

需要值得一提的是,《交城山》曲调在清末,则因其优美动听被广为传播。战争年代,交城山根据地将其多次填词为《减租减息歌》、《左权将军歌》,且直到今天。

最后田瑞说,时代发展到今天,《交城山》已不单单是一首地方民歌,也不单单是一县之“史诗”,一地之“绝唱”,田瑞觉得《交城山》是祖先留下的一笔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后人去继续先辈的事业,一如既往地把它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后记:历史已经改变

几百年来,围绕交城水、交城人、文水人发生过一系列的故事,但随着交城境内柏叶口水库投入运营,“抢水”历史已经告一段落。当现实改变时,文化不会消失,山西民歌《交城山》是那段历史的一个浓缩,但已脱离历史,成为属于全山西的文化财富。今天,《交城山》归属起争议,从论辩多方的争鸣中可以看出,多数观点认为《交城山》属于交城民歌。

有争鸣是好事,在争鸣中,文化的基础才会更扎实,有扎实的基础,文化才能开出更加绚丽多彩的花朵。对于民歌《交城山》是如此,对于所有的文化争鸣也该如此。

□本报记者李志江

7月“书香漫晋”带你去看看这个“世界”,不管是充满奇趣的大自然,还是遍及全球的文明兴衰,都会带给你启发思考。关注山西新闻网公众微信号(sxrb-com),回复“书香漫晋”参与活动吧。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