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大年初一舞狮拜年啦(舞狮队上门拜年来咯)

大年初一舞狮拜年啦(舞狮队上门拜年来咯)温昭元原籍广西陆川县,1969年3月来到攀枝花。1984年12月,当时的攀矿三公司举办春节晚会,成立了舞狮队,温昭元被选为舞狮队队员。从那以后,每年春节,温昭元都会和队友们一起舞狮子,给辖区居民拜年。“我们正在排练舞狮子,准备春节期间给居民搞表演。”温昭元说。传民俗温昭元舞狮子的故事1月20日15时许,瓜子坪街办攀北社区门前的院坝上人头攒动,锣鼓喧天,在67岁的老人温昭元的吆喝下,两头大狮子和三头小狮子耸肩、摇头、瞪眼,吸引了许多居民围观。

大年初一舞狮拜年啦(舞狮队上门拜年来咯)(1)

【开栏语】

你还记得那些温暖我们成长的年味吗?岁月匆匆,但总有这样一份追忆和期许留在心间。

记忆中的年味,或许是一串五颜六色的鞭炮,或许是一件红通通的新衣裳,或许是一场热火朝天的龙狮舞,或许仅仅是一盘热腾腾的饺子……

猴年新春即将到来,今起,本报推出《金猴闹春·寻找身边的年味》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传民俗

温昭元舞狮子的故事

1月20日15时许,瓜子坪街办攀北社区门前的院坝上人头攒动,锣鼓喧天,在67岁的老人温昭元的吆喝下,两头大狮子和三头小狮子耸肩、摇头、瞪眼,吸引了许多居民围观。

“我们正在排练舞狮子,准备春节期间给居民搞表演。”温昭元说。

温昭元原籍广西陆川县,1969年3月来到攀枝花。1984年12月,当时的攀矿三公司举办春节晚会,成立了舞狮队,温昭元被选为舞狮队队员。从那以后,每年春节,温昭元都会和队友们一起舞狮子,给辖区居民拜年。

2001年,温昭元息岗后回到社区,看到自己的两个儿子和一帮年轻人整天无所事事,遂到广东佛山购回两个狮子和一套锣鼓,教儿子和社区的年轻人舞狮子。

2002年3月,温昭元被辖区居民选为攀北社区主任。此后的每年春节,攀北社区舞狮队都会挨家挨户给居民拜年,后来名声传出去,一些企业邀请他们去表演。现在,温昭元的两个孙子也在跟随他们练习舞狮子,“现在还算后继有人,我们要把舞狮子传下去……”温昭元说。

那些年

男人会舞狮好找媳妇

“小时候在老家,只要听见舞狮队的锣鼓一响,我们就晓得,快过年了!”温昭元说,他老家在广西陆川,在儿时的记忆中,春节是一年里最热闹的节日。

还未到腊月二十三,村里的老人、年轻人就会聚集在村头排练舞狮子。每到这个时候,温昭元和小伙伴们也会跑去看热闹,还跟着学敲锣鼓、踩狮步。

大年初一一大早,家家户户都要吃年糕、粽子,不扫地(寓意年年发,财不出门)、不杀生(杀鸡鸭)、吃剩菜,不串门,然后在门前挂一串鞭炮,鞭炮顶端包一个红包,里面包上现金6.8元、68元、168元不等,等舞狮队来给自家拜年。舞狮队来后,不仅要舞狮子,还会冒着不停炸响的鞭炮,摘取红包(寓意为采青)。接了狮子拜年,一家老小穿着新衣出去逛庙会,舞狮拜年从初一一直持续到初三。

“小时候,只要听说哪个镇上要舞龙灯、划旱船、扭秧歌,村子里老老小小都会邀约着一起去看热闹。”温昭元说,村里哪个小伙子会舞狮子,找媳妇都好找些,舞狮子虽然累,但能养活一家人。

过春节

瓜子坪每年都很热闹

“在锣鼓声和舞动的狮子里,我们能感受到家乡那种浓浓的年味。”温昭元说,来到攀枝花后,因为居住在攀北社区的居民大部分是广东、广西迁来的,家乡的民俗习惯又将他们融合在了一起。从1984年春节开始,“狮子”在攀北社区又舞动起来,温昭元说,这才是过年!

攀北社区居住的不仅有两广人还有北方人,这里的居民交往、通婚,南北方的风俗习惯也开始相互渗透。春节期间,北方人吃年糕、广西人包饺子、贴窗花。但是,最吸引人的,还是跳跃的狮子和激昂的鼓点。

“哪个说的过春节年味越来越少了?”温昭元说,攀北社区甚至瓜子坪,每年过春节都很热闹,都很有年味。

谈传承

下一代把舞狮舞下去

舞狮子、吃年糕等春节民俗,在孩子们的眼里,是热闹和稀奇,在老人们心里,却是一种抹不去的记忆……

“我之所以跟着父亲学舞狮子,更多的是想将这种传统习俗传承下去。”温昭元的儿子温勇说,现在的南狮队在攀枝花很有名气,很多企业开业庆典和市里举行大型活动都会邀请他们去表演,从中他们也获得了一些收入。

温勇说,随着电脑、电影、电子游戏等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出现在人们生活中,很多人宅在家里,逢年过节也觉得不热闹。但这些老一辈传下来的舞狮子、舞龙灯、划旱船、踩高跷,不能忘,它更能让人们体会到浓浓的年味。

温勇说,他和弟弟都是攀枝花出生长大的,攀枝花是移民城,居民来自五湖四海,过年的风俗习惯各不相同,但经过他们这一辈的交往和通婚,南北风味的年俗习惯开始融合。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