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古村的散文(白沙井上的乡愁)

古村的散文(白沙井上的乡愁)我读过白沙井的历史,动听的传说有很多,但水质优良的真实原因,是回龙山三层地貌岩层,上层网纹红土,中层夹着白砂的砾石层,下层是不透水的板岩,而砾石层则构成了白沙井的天然过滤网,成为极佳的饮用水。回龙山下的白沙井水质为什么这么好?之前我家是喝自来水的。终于有一天,心血来潮的我去白沙井提了桶水回来,烧成白开水,感觉比自来水好喝多了,沉稳平和,仿佛一位历经悠长岁月的老者。▲排队打水去白沙井次数多了就知道,在那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哎呀,沁甜滴。”

古村的散文(白沙井上的乡愁)(1)

文 | 白开水

每个星期,我都要去白沙井打两次水。

我用的是18L的纯净水桶,装满水大概40斤。

从井口上8个台阶,到白沙路下4个台阶,就这十几米的距离,40斤重的水经常提得我手抽筋,用力摔几次,才会好点。

之前我家是喝自来水的。终于有一天,心血来潮的我去白沙井提了桶水回来,烧成白开水,感觉比自来水好喝多了,沉稳平和,仿佛一位历经悠长岁月的老者。

古村的散文(白沙井上的乡愁)(2)

▲排队打水

去白沙井次数多了就知道,在那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哎呀,沁甜滴。”

回龙山下的白沙井水质为什么这么好?

我读过白沙井的历史,动听的传说有很多,但水质优良的真实原因,是回龙山三层地貌岩层,上层网纹红土,中层夹着白砂的砾石层,下层是不透水的板岩,而砾石层则构成了白沙井的天然过滤网,成为极佳的饮用水。

所以江湖上流传着这么一副对联: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

是不是突然间你有一种想喝一杯“沙水”的冲动?

古村的散文(白沙井上的乡愁)(3)

▲白沙古井

白沙井一字排开,有四眼,井口用大理石砌成,长约67厘米,宽33厘米,深70厘米。

在我的内心深处,对于“井”的概念,肯定不是用厘米来衡量的。

我们村有两口井,依傍山脚而成,长不到两米,宽超过一米,有一个大人那么深,平时我们打水是直接把木桶丢井里,晃两下一提就是满满的一桶,哪像这白沙井,一口井顶多只能围三个人舀,大一点的水瓢都放不进去,实在是奇异。

更为奇异的是,如此袖珍的白沙井,“流而不盈,汲久不竭”,就算你不停地舀,井里的水也不会干涸;就算没人去舀,井里的水也不会溢出来。

像不像传说中的聚宝盆?

中国四大名泉之一,真不是吹的。

古村的散文(白沙井上的乡愁)(4)

▲石壁里的水

现如今的白沙井,已不单单是几口水井了,早成了个文化休闲公园,门口立一巨大牌坊,上书“白沙古井”;“古井纪勝”长廊边总有三个老太太跳广场舞,平台上有一老一少在打羽毛球,还有四个人在踢毽子;周围是参天大树,举目看不透天空的那种,树下摆了五张石桌,每时每刻都有人在打升级,一种四个人玩的扑克牌,围观者甚众,最多的一桌居然有12个人在看。

当然,我也在之列。

有时过来几个打水的,指指点点,“出对子撒。”

旁边人提醒,“莫做声喽,招呼别个发宝气。”那人便不再言语。

招呼,长沙方言,小心的意思。

俗话说“观棋不语真君子”,观牌,也一样。

古村的散文(白沙井上的乡愁)(5)

▲打水人

因为白沙井,白沙路上有很多的茶舍、茶庄,我一个北京的同学慕名而来,一定要去白沙路喝茶,我们便在一个书馆里,边喝边聊了大半天。

白沙井对面的饺子店小有名气,“我家用的是白沙井的水咧。”老板娘这么说。

一个居民楼里的乔伯凉面,味道与众不同,如果不是白沙路的骨灰级吃货,很难找到这家店。

白沙路靠城南路边的那家民间沙水面粉馆,算得上是这条街的老“网红”了,光粉面就有十几种,每天用的水都是专门从白沙井挑过来的,坐在里边嗦粉,满满都是老长沙的韵味。

古村的散文(白沙井上的乡愁)(6)

▲白沙古井牌坊

最近我在执行换房计划,找了好一气才相中了一个老房子,赤岗冲公交新村旁,等弄好了就要搬过去,“到时候我们还是来白沙井打水吧,反正也不远。”我跟夫人商量。

骑车从赤岗冲出发,走劳动路,过东塘,过侯家塘,在贺龙体育馆右转下个坡就到了,大概五公里,确实不是很远。

其实,再远一点我也愿意来。

每次踩着白沙井边湿漉漉的麻石,就想起我们村口的井,路上的青石板也永远是湿漉漉的,水印子蜿蜒曲折延伸到家家户户,蜿蜒曲折延伸到我的心里。

古村的散文(白沙井上的乡愁)(7)

古村的散文(白沙井上的乡愁)(8)

古村的散文(白沙井上的乡愁)(9)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