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和丧尸哪个吓人:丧尸和僵尸有什么区别
僵尸和丧尸哪个吓人:丧尸和僵尸有什么区别最近的两部丧尸题材的大片是2007年的《我是传奇》和2013年的《僵尸世界大战》。路子再一次变得狭窄!那怎么才能走宽一些,让影片更恐怖呢?这就是生存恐怖类概念的套路,他们给你配枪,但没什么卵用,让你武德充沛,但没什么实际效果,给了你虚假的希望,让你觉得你有可能成功,但当可能性变的越来越渺茫的时候,你就会自己陷入深深的恐惧。这可比一惊一乍只能给你半秒钟心跳的惊悚片刺激多了。可惜的是,生存恐怖类在生化危机时代也就是1996年就诞生了,二十多年了,免不了审美疲劳。
我没查到丧尸文化中“生化危机”这个概念是谁先提出来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生化危机》诞生的1996年左右,丧尸代表zombie才开始随着游戏被人广为接受。现在的孩子们已经不会将欧美系zombie翻译为僵尸了。
但之前可是有诸如“吸血僵尸”之类的概念的。
从日本人引领的《生化危机》版丧尸到来之后,丧尸的模式基本成型,双目无神(基本就是泛白),皮肤惨白(很少有青紫色或枯槁状)身体脸庞大面积溃烂,衣衫褴褛或满身血液,总之不会太干净。早期罗梅罗的设定是因为宇宙射线影响了脑波才变成丧尸,所以只要在射线范围内死亡就会变成活死人,而3.0版丧尸因为引入了生物设定,让感染性反而退步了,变成只有接触才能被传染,当然这让部分影片有了更高的创作度,使得生存恐怖更能玩的开了,毕竟虚假的希望有时比血淋淋的现实更加恐怖。
啥意思?如果你手无寸铁,力似弱鸡,行动迟钝,脑子还不大好使,那么面对任何危险你都将是首批领盒饭的人。但没有人关心蒸板上的肉会有什么精彩的故事的!导演或许只能通过不断的制造意外来延长你的生命,但显然次数不宜过多,因为很容易审美疲劳,你自己把路走窄了,怪谁?
那怎么才能走宽一些,让影片更恐怖呢?这就是生存恐怖类概念的套路,他们给你配枪,但没什么卵用,让你武德充沛,但没什么实际效果,给了你虚假的希望,让你觉得你有可能成功,但当可能性变的越来越渺茫的时候,你就会自己陷入深深的恐惧。
这可比一惊一乍只能给你半秒钟心跳的惊悚片刺激多了。
可惜的是,生存恐怖类在生化危机时代也就是1996年就诞生了,二十多年了,免不了审美疲劳。
路子再一次变得狭窄!
最近的两部丧尸题材的大片是2007年的《我是传奇》和2013年的《僵尸世界大战》。
上面说了,《我是传奇》做为马克斯布鲁克斯在五十年代出版的小说,其实说的并不是丧尸的故事,而是类似吸血鬼的“新人类”。影片对于物种之间进化淘汰互相屠戮的话题有着极具深度的思考,套了丧尸文化的马甲属于自降身价。这也算是传统旧式艺术向新低俗文化的妥协吧。
这部电影版《我是传奇》与其说是给丧尸注入了思想和人性,不如说几乎彻底摧毁了丧尸文化的根基,要知道丧尸首先是具尸体,这是基本设定,在西方文化中,这就是没有灵魂的存在,他的所作所为之所以被称作行尸走肉,就是要体现剥离人性的动物价值。这是它令人恐惧的本源。没有灵魂这个宗教文化的内涵才是它的根。
2013年是好莱坞丧尸电影的最后一搏,布拉德皮特拉来了巨大投资整出了《僵尸世界大战》,你没看错,是僵尸。尽管影片的英文名就是world war z。z应该就是指zombie,但它还是被翻译成了僵尸世界大战。
影片非常精彩,剧情,剧本,制作,视觉效果都没毛病。而且设定也颇为保守,没有让僵尸产生智慧,而是用了动物本能反应来解释筛选猎物,算是规避了《我是传奇》的设定硬伤,有些拨乱反正的意思。
影片的看点就是尸潮,这也是丧尸文化能够玩起来的最大动静了。但遗憾的是它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