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张荣锁现状(浅谈张荣时的功夫造诣)

张荣锁现状(浅谈张荣时的功夫造诣)紧接着张荣时在1936年通过其二哥张宇时的举荐顺利拜入了吴鹤龄先生(当地有名的少林一脉武师)门下,这一年的他才刚满7岁。没过多久张荣时又有幸拜在王辑清先生(张荣时父亲的至交好友)门下,并开始正式修习“滑掌拳”功夫(滑掌拳乃是少林武术的一个分支)。1935年的时候,张荣时刚上学不久就不幸染上了寒疾,而他为了摆脱疾病增强自身体质,自此便开始跟着父亲和二哥修习拳术功夫。张荣时说起张荣时先生的祖籍实际上是在我国安徽,其祖上更是太平天国末期的捻军将门。因此张家人一直都保持着世代习武的家族传承,早在清朝雍正年间张氏一脉在安徽便有着“内家张”的美誉。实事求是地说,张荣时的确是从小在一个医武世家中长大成人。张荣时

少北拳是我国东北地区流传较广的一门传统武术拳种,而少北武术自1968年一路传承发展到现在,其历史已经有长达数十年之久。据不完全统计海内外习练少北武术的总人数,如今已然超过了10万之众。

张荣锁现状(浅谈张荣时的功夫造诣)(1)

张荣时

而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聊的这位张荣时先生,他便是少北拳一脉的开山祖师。那么关于张荣时先生的拳术造诣究竟如何?换句话说他的功夫造诣到底有多高呢?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仔细地剖析一下。

首先,从张荣时的学武履历来看。

张荣时先生于1929年在河北的秦皇岛出生,他的祖父张成玉本就是19世纪末期著名的中医名家,其父张镇坤(人称“小孩张”)也是关内外的知名中医名家。而张荣时这一辈人里还有张宇时(张荣时的二哥)这样一位20岁便以“神医圣手”之美誉名扬京津两地和关内外地区中医名家,至于张荣时则是张镇坤的第7个儿子。

张荣锁现状(浅谈张荣时的功夫造诣)(2)

张荣时

说起张荣时先生的祖籍实际上是在我国安徽,其祖上更是太平天国末期的捻军将门。因此张家人一直都保持着世代习武的家族传承,早在清朝雍正年间张氏一脉在安徽便有着“内家张”的美誉。实事求是地说,张荣时的确是从小在一个医武世家中长大成人。

张荣锁现状(浅谈张荣时的功夫造诣)(3)

张荣时

1935年的时候,张荣时刚上学不久就不幸染上了寒疾,而他为了摆脱疾病增强自身体质,自此便开始跟着父亲和二哥修习拳术功夫。

紧接着张荣时在1936年通过其二哥张宇时的举荐顺利拜入了吴鹤龄先生(当地有名的少林一脉武师)门下,这一年的他才刚满7岁。没过多久张荣时又有幸拜在王辑清先生(张荣时父亲的至交好友)门下,并开始正式修习“滑掌拳”功夫(滑掌拳乃是少林武术的一个分支)。

张荣锁现状(浅谈张荣时的功夫造诣)(4)

张荣时

张荣时在12岁开始上小学6年级以后,他依旧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的操场习武练功。当时曾有一个和尚老是在附近看张荣时练武,并多次主动上前对他进行指点。少年张荣时在那僧人的指导下可谓是获益良多,所以便拜其为师希望能在武道一途更进一步。至于这位法号名为了空游方僧人,其身份正是临济宗内身怀少林武术绝技的高僧。

张荣锁现状(浅谈张荣时的功夫造诣)(5)

张荣时

再后来张荣时在1943年还有幸结识了满族正蓝旗的武术大家唐达先生,并在唐师身边学艺约有3年之久。而且,张荣时在这段期间还跟随河北丰润著名少林武师赵国伦先生学了将近6年的功夫。

张荣锁现状(浅谈张荣时的功夫造诣)(6)

张荣时

除此之外,张荣时还经常找各地的名家高手进行交流比试。据悉张荣时武艺略有小成以后,他仍专门赶赴天津廊坊学练过霍家春秋刀和双手带等武术技艺。就这样张荣时在经过诸多名师的悉心教导,以及自己多年来练功不辍的刻苦修习,其武功可谓是愈发显示出集各家之长的大成之势。

其次,从张荣时的武术生涯来看。

早在1947年张荣时从山海关中学转去北京(当时称北平)的北方中学读书之后,他便时常前往北海武术场或北京天桥等地专门寻人切磋较量。据说,当年的张荣时在北京不仅跟天桥一带的摔跤手比试过挂跤,同时他还跟通背拳、形意拳和大成拳等诸多武术拳师比试过功夫。

张荣锁现状(浅谈张荣时的功夫造诣)(7)

少北拳

值得一提的是,张荣时先生还在潜心研习和整理毕生所学的过程中,独创出了少北拳这一门传统武术拳种。其中的“少”字正是取自少林之意,而“北”则是代表我国北方的意思。

1996年的时候,徐才(也就是原国家体委的副主任)亲自率领评审组专家前往辽宁锦州针对少北武术进行了公正评审,并肯定了少北武术确实是一门源自于少林武术却又不同于少林武术的实践性武术(这可是当代中国武术权威专家给出的定论)。

张荣锁现状(浅谈张荣时的功夫造诣)(8)

《少北拳》

一直到2013年12月29号的时候,张荣时先生不幸与世长辞。关于张荣时先生一身少北拳功夫的相关话题,咱们今天就先暂且聊到这里。不知道大家对于少北拳技艺能不能经得起实战考验,还有哪些不一样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下您独到的观点和看法。

(了解更多有料的传武历史话题,欢迎关注“南山武史”自媒体平台,笔者耕耘创作不易,搬运势必追查到底。)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