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戏经典二十四哭唱段集锦(非遗课堂歌仔戏第叁期)
歌仔戏经典二十四哭唱段集锦(非遗课堂歌仔戏第叁期)是歌仔戏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曲调【哭调】拖儿带女,养家糊口无数白天与黑夜的等待苦守汇织成无尽的泪水、悲痛与哀怨
一部歌仔戏史,道不完辛酸泪。歌仔戏吸收多种戏曲营养,是我国唯一诞生于台湾的闽南方言戏剧种。随着“唐山过台湾”传播与孕育,歌仔戏被称为“飞越海峡的歌”,成为两岸人民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珍贵艺术。
说起闽南人过台湾下南洋
留守故土的妇女忍受着
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与折磨
拖儿带女,养家糊口
无数白天与黑夜的等待苦守
汇织成无尽的泪水、悲痛与哀怨
【哭调】
是歌仔戏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曲调
在凄凉哀怨、草根质朴的旋律中
宣泄着闽南妇女这一特殊群体的深厚情感
经典歌仔戏剧目《安安寻母》
感受下灵魂颤抖的声音
(唱) 衔石难填东海恨, 血泪流要几时停? 你爹尽孝顺,你婆耳朵轻。 你母自入姜门就苦度光阴, 若让母伤心去找死, 囝你何处去见娘亲?
(念) 安安,你若要你母回去! 除非等儿成人者保母得起, 为母申冤吐苦情, 那时你母气若还未断, 才来接母回家庭。
隔着手机屏幕 都能感觉到主人公 内心的五味杂陈 那么现场聆听哭腔音效 会是怎样的震撼人心呢 ……
欲知歌仔戏中 声腔如何塑造角色 本周六,就来现场 与老戏骨们面对面互动吧!
非遗大课堂预告
6月15日(本周六)
非遗大课堂—歌仔戏
系列讲座第三期
歌仔戏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副主任
庄海蓉
一级演员,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副主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福建戏剧家协会理事、厦门市戏剧家协会事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歌仔戏项目代表性省级传承人,毕业于集美大学艺术教育学院, 擅长武旦、闺门旦兼反串小生,功底扎实。
主演剧目:《邵江海》 《蝴蝶之恋》《荷塘梦》《渡台曲》《陈嘉庚还乡记》《侨批》等。曾获福建省“水仙花”戏剧比赛新秀奖;福建省第二十二届戏剧会演演员奖;福建省第24、25、26届戏剧会演优秀表演奖;第九届中国艺术节表演奖;厦门市第四届、第六届第七届“金鹭奖”优秀表演奖;曾获得“为厦门艺术贡献荣誉奖”。
歌仔戏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曾获福建省水仙花戏剧比赛表演大奖
曾宝珠
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歌仔戏项目代表性省级传承人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厦门市戏剧家协会理事,厦门市首批“五个一批人才”。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大学学历,文学学士。工青衣、刀马旦。
主演剧目:《窦娥冤》《渡台曲》《陈嘉庚还乡记》《侨批》《门当户对》《京娘送兄》《平贵别窑》《六月雪》《雪梅教子》等。曾获首届文化部文华艺术院校奖·优秀指导教师奖;第23、26、27届福建省戏剧会演优秀演员奖;第5、7、8届福建省中青年演员比赛金奖;第7、10、12届福建省水仙花戏剧比赛表演大奖;“海峡两岸歌仔戏十佳优秀青年演员”荣誉称号。曾多次随团赴新加坡、台湾等地文化交流演出。
两位老师共同为我们解读
声腔在歌仔戏
人物塑造中如何体现
地点:厦门市文化馆二楼排练厅6
“千斤白,四两唱”
《安安寻母》,歌仔戏传统折子戏。是《面线冤》中一折。取材于明传奇《跃鲤记》。由芗剧名艺人邵江海改编。
剧中写姜诗妻庞三春被婆婆逐出家门,仍克尽节孝,寄迹尼庵后感动婆婆,一家团圆。1979年,陈开曦重新整理。整理本主要写姜诗从母命休黜庞三春后,其子安安在尼庵寻到母亲,哭求三春回家。庞氏慑于封建宗法,不敢认子,只是含悲忍痛,劝安安回家。
芗剧《安安寻母》是一折唱做并重的唱功戏,它比较集中地运用芗剧诸种“哭调”的唱腔变化,刻画人物的感情和性格的发展。
“以情带腔,以声带情,声情并茂”。先感动自己而后才能感动观众。
戏曲届的老一辈艺人常说“千斤白,四两唱”。
但意思并不是轻视唱,戏曲的唱要“字正腔圆”,念白同样也要“字正腔圆”。这是戏曲念白达到“美听”的必由之路,也是戏曲演员要练就的基本功。
老艺人强调“首押铿锵”和“调声协律”,讲的就是要求戏曲的念白咬字要清晰,发音要准确,否则一字拗口,观众听起来就刺耳。
本周六(6月15日)
我们已备好干货
在厦门市文化馆二楼排练厅6
等你来pick!
报名方式
第一步:添加台海网小编微信公众号
第二步:推荐本文到朋友圈,配上文字“歌仔戏开课,我已报名”,并截图给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