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长城建造历史(北京长城过半严重损毁濒临消亡)
北京长城建造历史(北京长城过半严重损毁濒临消亡)1987年,怀揣着儿时的梦想,威廉来到中国,徒步沿长城从嘉峪关走到山海关,历时78天。在这趟旅途中,长城的奇观让他震撼。“我觉得我应该对长城有所回馈,我得做点儿什么回报长城和中国。”
2016年6月23日讯,(本报记者 袁云儿)“不论是重建还是修复,长城保护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我们缺乏有关长城的教育和研究。中国的北大、清华应该有研究长城的课程。”坚持在长城捡拾垃圾18年的“洋清洁工”威廉·林赛建议,国内高校应开设有关长城的专业课程,增加民众对长城的了解。
资料图:威廉·林赛 阎彤摄
据市文物局统计,北京域内长城约超过半数已处于严重损毁甚至濒临消亡的状态。截止到2015年底,还有89.5%的长城需要修缮。
1956年,11岁的英国初中生威廉·林赛在一幅世界地图上看到了中国的长城。从那时起,威廉便萌生了从长城这头走到长城那头的梦想。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路,让他走了近30年。
1987年,怀揣着儿时的梦想,威廉来到中国,徒步沿长城从嘉峪关走到山海关,历时78天。在这趟旅途中,长城的奇观让他震撼。“我觉得我应该对长城有所回馈,我得做点儿什么回报长城和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