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过哪些让你心潮澎湃的电影:错过这张片单 你又得等一年
你看过哪些让你心潮澎湃的电影:错过这张片单 你又得等一年但《女孩》没有把题材,当成噱头。LGBT题材,必然会引来较高的关注。主角Lara为了芭蕾舞的梦想,虽然年龄偏大起步晚,却比别人付出更多,苦练到脚尖破皮,血肉模糊。支撑Lara坚持下去的,不只是成为芭蕾舞蹈家的梦想,还有成为一个女孩的愿望。没错,“他”其实是家中的长子,名叫Victor。
一群青春的芭蕾舞少女,他个头最高,占据C位。
他是人群中的焦点,同伴们看他的眼神好像有点怪。
Sir没写错,这位海报中间的“女孩”,是一名男生。
比利时选送的片子,是一部讲述变性人的电影。
主角Lara为了芭蕾舞的梦想,虽然年龄偏大起步晚,却比别人付出更多,苦练到脚尖破皮,血肉模糊。
支撑Lara坚持下去的,不只是成为芭蕾舞蹈家的梦想,还有成为一个女孩的愿望。
没错,“他”其实是家中的长子,名叫Victor。
LGBT题材,必然会引来较高的关注。
但《女孩》没有把题材,当成噱头。
那个特殊的“女孩”,与其他的女孩一样翩翩起舞,自信优美。
与所有人一样,为梦而搏,从不认命。
作为戛纳最佳导演处女作奖的得主,《女孩》用平视的镜头,为“少数人”向世界发出信号。
就像金星说的——
“我只是在不妨碍他人的情况下,调整了我的人生出场设置。”
英国
《我不是女巫》
英国选送的作品,没有在国际上获奖,但Sir认为它的角度足够刁钻。
黑人题材,但与其他反映种族歧视的电影不一样。
这是一个带着宿命感的讽刺轮回。
表面上,是一个非洲族裔内部的故事:
一个八岁的黑人小女孩,被指控为邪恶女巫。
实际上,它对应着欧洲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传说——
女巫审判。
女巫审判是以前基督教对异教徒的一种异端审问。
基督教为了维护教皇权威,会对当时的无辜女性安上“女巫”的恶名,并审判赐死。这种审判后期发展为宗教铲除异端、巩固权力的方式。
从1480年延续到1780年的迫害“女巫”恶潮,席卷欧洲300年。良家妇女一旦被诬为“女巫”,立刻被斩首示众,焚烧尸体,这是欧洲中世纪历史以及人类文明史上黑暗的一章。
如今,电影把这段黑色记忆重新置于一个非洲小女孩身上。
再想想现实,我们身边,有多少这样的“小女孩”?
法国
《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