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55年授衔典礼毛泽东(55年授衔典礼毛泽东)

55年授衔典礼毛泽东(55年授衔典礼毛泽东)几声枪响打破寂静的黑夜,沉浸在睡梦中的战士们突然惊醒,爬起身就往外跑,当他们拿起枪支时,却听见一阵炮弹爆炸的声音。这时他们才反应过来,营地已经被敌军包围了。然而,就在部队扎好帐篷次日,深夜时分,赣军第二十一旅旅长李文彬追上了红四军的队伍。当时,红军在当地没有任何基础,因此无人通风报信。而恰巧当日值班警戒的士兵经验不足,太过松懈,没有人发现敌军正在靠近。面对国民党来势汹汹的进攻,朱德和毛泽东开了四天会议,最后拍板:让红四军进攻赣南,红五军留守阵地缠住敌人。趁湘赣两地的国民党军队围攻井冈山时,将枪口对准他们的老巢。可他们不知道,会议还没结束的时候,敌军就已经上路了。冬日风雪漫天,四处都是银装素裹,红四军几千人悄悄下山。天气很冷,许多士兵却只能打赤脚,雪花落在身上湿透衣裳,路上不少人都冻伤了,鲜红的血迹落在雪地上格外刺眼。一连走了三天,部队终于到了大余县。这个县城在江西与广东的交界处,当地群众较

1955年,我国即将举行第一次授衔典礼,罗荣桓作为总干部部长,总有各种事情需要解决。此时好不容易完成了军衔评定,另一个难题又出现了。罗荣桓想了想,还是找到毛泽东,向他请教道:“主席,您觉得授衔典礼顺序如何安排好呢?元帅中,派谁第一个上台?”

55年授衔典礼毛泽东(55年授衔典礼毛泽东)(1)

听到这个问题,毛泽东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朱德啦!这个人胆大妄为,让他先上!”胆大妄为可不是个好形容词,罗荣桓表情僵硬,怀疑主席是不是在说反话,一时之间不知是该摇头,还是点头。

毛泽东看他的表情就知道,这人误会自己的意思了,光是解释几句怕他回去还会多想,于是说道:“我给你讲三个例子,你听完后就知道该选谁第一个上场了。”

朱德大喊“抓朱德”

1928年,红军慢慢向井冈山聚拢,随着彭德怀的红五军和朱德的红四军会合,共产党的武装力量大大增强。蒋介石收到消息后坐立不安,如芒在背,他觉得再让红军壮大下去,势必会威胁到自己的大权,遂派出了6个旅3万军队,对井冈山展开“围剿”。

面对国民党来势汹汹的进攻,朱德和毛泽东开了四天会议,最后拍板:让红四军进攻赣南,红五军留守阵地缠住敌人。趁湘赣两地的国民党军队围攻井冈山时,将枪口对准他们的老巢。可他们不知道,会议还没结束的时候,敌军就已经上路了。

冬日风雪漫天,四处都是银装素裹,红四军几千人悄悄下山。天气很冷,许多士兵却只能打赤脚,雪花落在身上湿透衣裳,路上不少人都冻伤了,鲜红的血迹落在雪地上格外刺眼。

55年授衔典礼毛泽东(55年授衔典礼毛泽东)(2)

一连走了三天,部队终于到了大余县。这个县城在江西与广东的交界处,当地群众较为富足,环境很好。红军不像国民党一般,强制征收百姓财产供养军队,为了部队能生存下去,他们必须停留几天,亲自向民众筹集给养。

然而,就在部队扎好帐篷次日,深夜时分,赣军第二十一旅旅长李文彬追上了红四军的队伍。当时,红军在当地没有任何基础,因此无人通风报信。而恰巧当日值班警戒的士兵经验不足,太过松懈,没有人发现敌军正在靠近。

几声枪响打破寂静的黑夜,沉浸在睡梦中的战士们突然惊醒,爬起身就往外跑,当他们拿起枪支时,却听见一阵炮弹爆炸的声音。这时他们才反应过来,营地已经被敌军包围了。

战士们只能立刻投入战斗,此时敌军早已布置好机枪大炮,我方无法压制如此猛烈的火力。今日负责警戒的二十八团团长神色慌张,急忙找到朱德求助:“军长,我们现在顶不住了!”

敌人打到家门口才发现,朱德对他们的工作十分恼火,但还是耐着性子告诉他:“现在大部队都困在这里,顶不住也要顶。”毛泽东也感到非常焦急,说:“是啊,这仗一定要坚持……”他话还没说完,一枚子弹就冲进了房间里。

55年授衔典礼毛泽东(55年授衔典礼毛泽东)(3)

大量敌人涌进营地,夹杂在红军的队伍里,加上敌我双方军服差不多,现在谁都分不清谁。这种情况不能明显指挥红军,朱德只能暗示性喊道:“冲啊!大家往西面的城墙冲啊!”

朱德带领大部队转移到西面,没过多久毛泽东和陈毅也到了。此刻情况紧急,朱德顾不上与毛泽东商量下一步计划,直接命令所有士兵道:“撤出大余县!”

他们瞄准敌方兵力薄弱的东北方向突围,但刚逃离敌圈,赣军又立马跟了上来。在奔跑中,朱德与毛泽东走散了。朱德夹杂在人群中,打量四周,分不清谁是谁,转头小声询问军委秘书欧阳毅道:“你看,周围这些是自己人还是敌人?”

欧阳毅细细打量了一番,心脏猛地一跳,因为紧挨他们俩身边的都是敌人,这些敌人也在偷瞄他们。他愣了一下,为了不引起注意,故意和朱德说:“放心吧,周围都是我们的人。”

说完这话后,周围打量他们的目光顿时消失了。朱德正感觉不对劲时,一名军官跑到他面前,打报告道:“长官,我烟瘾犯了,能不能借支烟?”红军此时饭都吃不起,哪有抽烟的闲钱,朱德立刻明白自己这是在敌人堆里。

55年授衔典礼毛泽东(55年授衔典礼毛泽东)(4)

他脑子飞快地转,假意摸了摸口袋,纳闷地说:“怎么没有了?我的烟好像掉半路上了。你是哪个支部队的?先忍忍,改天回去给你送两包。”那名敌营军官立刻回答:“是二十一旅的。”

危险的场面就这样混过去了,中途朱德和欧阳毅佯装追敌,从敌军内部跑了出来。两人一口气跑了四十里地才敢停下,最后在一个山沟里遇上了毛泽东和陈毅。几人将剩余红军清点一番,发现人员居然直接少了一半,损失十分惨重。

毛泽东说:“现在我们没有安全的阵地,敌军一直跟在屁股后头,还是很危险。”朱德立马接上他的话,道:“所以现在我们还不能停,得继续跑才行。”于是,红军趁着夜色又跑了四十里路,期间还翻过了一座高山。

朱德和毛泽东见大家实在是累得不行,便安排他们就地休息。现在还保不准有敌军在远处,为了不暴露自己,红军全体都没有烧锅做饭。他们这一天一夜都在逃跑,没有时间吃饭,现在只能饿着肚子,躺在草丛里睡觉。

第二天,天色蒙蒙亮时,战士们又得立即赶路,直到进入广东南雄县的乌迳地区,他们终于可以吃顿饱饭了。我党在乌迳已经有基层组织,红军在这里休整安全性有保障。当敌人朝乌迳赶来时,朱德和毛泽东很快就收到消息,随后让战士们做好准备明天上路。

55年授衔典礼毛泽东(55年授衔典礼毛泽东)(5)

又是一天晚上,红军翻越几座大山,来到寻邬县圳下,此地有个大村庄,朱德让大家在村里的文昌祠休息。这次他安排了两个团负责警卫,三十一团担任前卫,二十八团担任后卫。安排好一切后,朱德和毛泽东等人在屋子里商量后续工作。

追逐红军的赣军也苦不堪言,红军跑了多久,他们就跑了多久。当侦察兵带回消息,说红军在圳下扎营休息后,赣军此时也疲惫不堪。所幸,军官下令休息,他们在离圳下不远的小村庄附近休整,准备第二天再动手。

次日早晨,天色阴沉,本该担任后卫的二十八团早早起床吃饭,整理好队伍后,在没有通知军部领导的情况下,不声不响地独自离开圳下。后卫一离开,红军的营地就相当于直接打开一扇门,迎接敌人的进攻。

二十八团离开后,敌军开始靠近圳下,他们没有放过后卫的缺口,趁虚而入,冲进红军营地。那时,陈毅和毛泽覃正坐在一起吃饭,营地突然响起枪声,两人将饭碗一丢,拔腿就往外跑。毛泽覃跑在前头,正好被敌军看见,大腿中了两枪,警卫员冲过去背上他就跑。

陈毅身上披着大衣,跑到一半时,大衣被人揪住,开始还以为是自己人,说道:“同志啊,要穿大衣就说嘛。”结果一回头,发现是敌人。陈毅急中生智,立刻顺势脱下大衣,反手一抛,蒙住敌人的脑袋,赶忙溜了。

55年授衔典礼毛泽东(55年授衔典礼毛泽东)(6)

昨天毛泽东和朱德商讨到后半夜,现在还在休息。贺子珍在房间里整理文件,听见外面兵荒马乱的动静,她心道不好,赶紧叫醒毛泽东。贺子珍顺手给他戴上一顶斗笠,将文件拿好后,两人从后门撤退。

敌人冲进朱德的房间时,他正端着饭菜进去。一个五大三粗的敌军士兵拿着枪,指着朱德问:“老实交代,你们朱德军长在哪?”见敌人没有认出面前的人,妻子伍若兰立刻接话道:“他是一伙头兵,朱军长他住在前面几间房子里。”

朱德现在披着一身破旧的军服,皮肤黝黑,脸上满是络腮胡子。那名士兵看了看朱德,也觉得他不像当官的,随即向伍若兰说的方向走了。人一走,伍若兰就推着朱德出门,低声道:“你快跑,我掩护你!”

朱德深情地看着妻子,对她说:“你一定要尽快出来。”随后他混在敌方队伍里出了村子。朱德一向胆大,瞧见红军大部队都在南面,故意喊道:“朱德在北面,大家快追,一定不能放过他!”这句话一方面是引诱敌军往北赶,另一方面也是暗示红军往南面突围。

果不其然,敌人纷纷中计朝北面追击。伍若兰带领警卫队朝南赶,一路边打边撤,可惜没能到达安全点,就被敌人的子弹打中。她一瘸一拐地绕进房子里躲起来,结果还是被敌人俘虏,而后因为不愿吐露红军的情报被杀害。她的牺牲也成了朱德心中难以愈合的伤。

55年授衔典礼毛泽东(55年授衔典礼毛泽东)(7)

红四军此行波折不断,这次会合队伍又少了几百人,毛泽东心痛不已。而后三天,红军来到江西瑞金的大柏地,在那里朱德侦察了几天敌情,势必要打一场翻身仗,祭奠战士们的亡魂。大年初一,当地群众都在欢庆新年,敌方士兵也开始松懈。

就在这个时候,红军走进瑞金城,用枪声引诱敌军出城追击。红军一边打一边退,直到到达大柏地。这里已经被朱德设下了天罗地网,敌军一出现,埋伏好的战士都发起猛攻,瞬间将敌军一网打尽。

此战便是著名的大柏地战斗,象征着红军不屈的精神。即使一路被打压,但朱德依旧沉着冷静,等待时机到来,立刻扭转局面,带着红军绝处逢生!

胆大心细辨真假

1930年,国民党制造出许多反共组织,安插进红军内部,为抵御敌人的侵袭,中央开展了肃反运动。

一天深夜,红一方面军警卫员在月光下尽责站岗,一个陌生军人突然来到总部。当时军部值班的是杨参谋,他还没来得及询问此人的身份,就见那人塞了一封信给他,还说道:“务必要把这封信交给朱总司令。”信送完后,那名军人匆匆离开。

55年授衔典礼毛泽东(55年授衔典礼毛泽东)(8)

杨参谋心想,一般情况下送给朱德的信都是十万火急,所以他也没追上去问清楚那人的身份,急忙把信送去总司令办公室。杨参谋过来时,朱德正在马灯下查看地图,他随手接过信件,打开后一看,倒吸一口冷气。

信中写了一段话:我已收到你寄过来的钱,谢谢关心。如若时机恰当,我将把手头上的人马送去你那里,注意接收。不过在此之前,我一定会寻机解决掉朱德。

乍一看就是单纯的敌军通信,但加上抬头和落款,瞬间意味就不同了。因为这封信的抬头写着蒋介石,落款写的居然是毛泽东!

看完信后,朱德脑袋一下子空白了。

深吸一口气,转头问杨参谋:“给你送信的人是谁?”杨参谋回忆了片刻,答道:“就是一个普通的年轻军人,感觉没见过。”听了这话,朱德冷静下来了,说:“这么重要的信,他居然不当面交给我,也不介绍自己身份,你不觉得奇怪吗?”

55年授衔典礼毛泽东(55年授衔典礼毛泽东)(9)

朱德拿起信件,再仔细查看了一番,心中的怀疑越来越深。他认为这封信绝不是毛泽东写的,他不是这种卖己求荣的人。朱德猜测,应该是有敌军间谍打入军部了,此举意在离间他和毛泽东的关系,让红军内部分崩离析。

朱德理清思绪后,嘲讽一笑,道:“他们当我朱德是什么没脑子的莽夫吗?居然敢把信送到我这里。”他立即交代杨参谋,调查那天来到军部的人,务必把敌军安插的棋子给揪出来。

第二天,朱德就去了毛泽东的住所。朱德来得太早,毛泽东还没从床上起来,他奇怪地问道:“朱总司令怎么一大早过来,什么事这么急?”朱德神秘地笑了,不紧不慢地掏出那封信,递给毛泽东。

毛泽东疑惑地接过信,打开一看,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将信还给朱德,说:“你怎么把信给我了?这封信说明我是叛徒,应该让组织把我抓起来才对啊!”朱德依旧面带笑容,说道:“这封信肯定不是你写的,要不然落不到我手里。”

毛泽东神色不明,抽出一支烟点燃了,说道:“你胆子也太大了!万一我是叛徒,你就犯大错了!”朱德还是没有半分怀疑的样子,笑着说:“当初南昌起义我就观察过你,你对革命的积极性和决心是其他人比不上的,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同志敬佩你。”

55年授衔典礼毛泽东(55年授衔典礼毛泽东)(10)

朱德给自己倒了杯水,歇会儿又说:“而且这封信仿得也不像。你平常写字笔画很细,但这封信的笔画有点粗了。尤其是名字这里,毛泽东三个字一点力度都没有,不像是个练过书法的人。还有日期……”

毛泽东原本心情十分沉重,但随着朱德的话,他的表情逐渐轻松起来,他明白朱德是真的相信这封信不是他写的。听到最后,毛泽东把香烟掐灭,直接站起身握住朱德的手,感叹道:“知我者,朱总司令也!没想到你观察事物如此细心,连我的字都记得一清二楚。”

朱德宽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说:“我要真是个猛张飞,恐怕敌人的阴谋就要达成了。”朱德说的话一点也没错,若是他没有察觉到不对劲,到时候敌人的奸计就得逞了。

此次事件非同小可,毛泽东沉思片刻后,说道:“这次敌人挑拨我们关系没有成功,可能还会有下一次,我们得早做准备。”朱德深以为然,道:“我已经派人去查了,你多注意安全。”

正如两人预测一般,那名间谍见毛泽东平安无事,便知自己的计谋被拆穿,随即又想出一个毒计,打算派人暗杀毛泽东。可惜敌方的动向已经被朱德掌握在手,他与毛泽东更换住所后,趁杀手攻击时,反将他捕获。随后,顺藤摸瓜,将间谍一网打尽,红军上下重归清明。

55年授衔典礼毛泽东(55年授衔典礼毛泽东)(11)

在敌军“护送”下脱险

1948年,中央在河北阜平城南庄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会议结束后,组织决定让朱德作为中央代表前往濮阳,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动员,顺便考察一下当地工作。随后,朱德、陈毅和粟裕三人上路了。

当时,三人出行共用了三辆车。殿后的是一辆卡车,上面坐着十七名随行警卫战士。前面是两辆吉普车,中间那辆坐着陈毅、粟裕,最前面那辆坐着朱德和秘书。这次行动时间紧急,三辆车速度都开得飞快,所过之地皆是尘土漫天。

差不多到黄昏时,夕阳染红了半边天,一行人来到郊外,附近有个联络站。朱德他们赶时间,没打算和同志联系,不料联络站的人主动拦住他们的车,同志急忙向朱德报告:“总司令,这几日东南方向三十里外,有国民党军队行动的痕迹,敌军还在公路两旁加设了碉堡。”

这条公路正通向濮阳,是朱德他们规划中的必经之路,现在敌人守在公路上,他们该怎么办呢?如今时间很紧,绕路而行显然不可能。粟裕和陈毅都认为还是得走这条路,不过得到晚上,他们从敌占区硬闯过去。

可这个行为存在一定的危险,若是敌人集火,他们这车上还坐着重要领导人,万一伤着了,恐怕就不用去濮阳了。正当他们犹豫,不知该做何选择时,朱德沉稳地说:“不要慌,先按原计划进行。”

55年授衔典礼毛泽东(55年授衔典礼毛泽东)(12)

于是,三辆车再次上路,不偏不倚地沿着公路前进。快要靠近敌占区时,车停了下来,粟裕和陈毅走进道路两边的树林里,来到前头观察敌情。前面一共有两百多名敌人,正沿着公路向他们要去的方向走。

粟裕两人赶紧回去,将情况告诉朱德,询问道:“我们要不要停一下,避开这波敌军,等他们走了再上路?”朱德扶着下巴,想了一会儿,给出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他说:“不用避开,继续前进!”

众人被吓了一跳,齐声反问道:“继续前进?”朱德点点头,接着说:“还记得三十六计吗?其中有一计名为浑水摸鱼。马上天就要黑了,我们趁此机会,直接开过去,不必理睬周围的敌人。不过也要做好战斗准备,一切听我命令行动!”

粟裕、陈毅两人相视一笑,虽然觉得这个举动有些惊人,但还是愿意相信朱德的安排。几人重新回到车上,车子匀速朝前方开去,大摇大摆,毫无遮掩。天色一黑,朱德就提醒道:“把车灯打开,镇定!”

三辆车的驾驶员立即打开车灯,一时间车辆在公路上十分显眼。他们很快就追上了之前发现的敌军,车子明晃晃地开到敌军跟前,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紧张盯着车外成群结队的敌人。

55年授衔典礼毛泽东(55年授衔典礼毛泽东)(13)

粟裕和陈毅蓄势待发,一人紧扣已经打开保险的机枪,一人手拉着手榴弹的导火索,就等着朱德发号施令的那一刻,展开攻击。朱德正在细心观察敌人,见他们没有任何警惕的反应,反而纷纷让出一条路,供车辆前行,心里便有数了。

卡车里的警卫战士大气都不敢出,一看到敌人有动作,就急忙问:“敌人是想做什么?”他们都在等朱德的命令,但朱德那辆吉普车却没有发出攻击的信号,反而频繁按喇叭,加快速度往前行驶。

公路上的敌人突然奔跑起来,嘴上喊着:“集合!立正!”随后他们整整齐齐地站在两旁,向右看齐,冲朱德他们的车辆行注目礼。大家顿时松了一口气,又心惊又好笑地说:“原来他们以为自己的上官来了,正在欢迎呢!”

这也多亏了车辆都是从国民党手里缴获的,是以敌军才分不清敌我。而且他们怎么也不可能想到,会有红军敢大摇大摆地从他们面前经过。

距离敌人只有几步之遥,朱德冷静指挥驾驶员前行。在国民党士兵的“护送”下,顺利逃脱险境,通过了敌占区。一离开敌人的视线范围,三辆车就爆发出猛烈的呼声,畅快地开向华东野战军的驻地濮阳。

55年授衔典礼毛泽东(55年授衔典礼毛泽东)(14)

听到这里,罗荣桓不由笑出了声,这朱大元帅的胆子的确非比寻常。他总算明白,主席为什么用“胆大妄为”四个字评价朱德了。上面三个例子哪个不是惊心动魄?也就朱德元帅有这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敢在敌人眼皮子底下走钢索。

毛泽东也颇为感慨,说道:“若不是他胆子够大,恐怕我就被打成叛徒了,革命还得晚几年胜利。”罗荣桓深以为然,回去后立刻把第一位领衔的元帅定为朱德。

大智大勇之人,胆子都小不到哪里去。朱德之所以能够在险象环生的危难中,次次逢凶化吉,靠得就是这份胆气。如果不“妄为”,他又怎能在党的力量最微弱时,一路坚持走到最后?革命道路艰难,新中国能迎来春天,靠的就是这群敢为天下先的英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