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一线留住千年非遗(津门故里话非遗)
一针一线留住千年非遗(津门故里话非遗) 2019年1月,《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开始施行。随后,在津南区举办的一场文创作品展示会上,李治邦惊喜地发现了几件精美的瓷器作品,一打听,这些瓷器背后,还有一段被遗落的故事。 制瓷技艺背后的家国情怀 今年63岁的谢德利,从15岁开始制作京胡,后来拜著名琴师、京剧演员杨宝忠的徒弟王鹤文为师,成为了百年老号杨宝忠制琴社的第三代传承人。一把音色通透的京胡,历来是梨园琴师的挚爱,可就是这好音色,十分难得,不仅要求制琴师技艺高超,选材标准也极为苛刻,琴担子、琴筒都必须是上好的竹材,千里迢迢到了制琴师手里,还要经过人工大火烘烤,三至五年的储存阴干,和数十次小火微调,才能拿来做琴。制琴,有些要领说得清,有些说不清,不少技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比如为了防止京胡担子在日积月累的使用中,被紧绷的琴弦拽弯,制琴师要在上弦之前,用小火把担子烘烤出一个反向的预留弯儿,这个弯儿做多大、琴身各部件需要
天津自古因漕运兴起,明永乐二年正式筑城,六百多年的悠悠岁月,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风貌,也给这座城市留下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非遗项目 老手艺人不孤单
在天津现有的上千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当中,有泥人张、风筝魏等国家级项目49个,市级项目300多个,其中相当一部分都跟曲艺和手工艺制作有关,可是跟高知名度的老字号相比,一些偏小众的非遗项目在传承和发展上,面对的困难往往更大一些。天津杨宝忠制琴社的传承人谢德利,深知这其中的艰辛,眼下,光是找一个称心的徒弟,对他来说,都不是件容易事儿,“好多年轻人,看见京胡也喜欢,但是坐不住,做这种手工活儿,心静不下来不行。”谢德利说。
今年63岁的谢德利,从15岁开始制作京胡,后来拜著名琴师、京剧演员杨宝忠的徒弟王鹤文为师,成为了百年老号杨宝忠制琴社的第三代传承人。一把音色通透的京胡,历来是梨园琴师的挚爱,可就是这好音色,十分难得,不仅要求制琴师技艺高超,选材标准也极为苛刻,琴担子、琴筒都必须是上好的竹材,千里迢迢到了制琴师手里,还要经过人工大火烘烤,三至五年的储存阴干,和数十次小火微调,才能拿来做琴。制琴,有些要领说得清,有些说不清,不少技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比如为了防止京胡担子在日积月累的使用中,被紧绷的琴弦拽弯,制琴师要在上弦之前,用小火把担子烘烤出一个反向的预留弯儿,这个弯儿做多大、琴身各部件需要配合着做出哪些角度调整,以及这些操作对音色的影响,都得靠师傅们凭经验和感觉掌握,一个制琴师能否被称为匠人,关键就在这儿了。
谢德利做琴较真儿,收徒弟也较真儿,不仅要求对方肯吃苦、有悟性,还最好会拉京胡,因为他觉得,只有会用琴,才能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好琴。其实在这之前,也有几个条件不错的年轻人找到谢德利,想要拜师学艺,可随后一合计这行不怎么赚钱,又打起了退堂鼓。后继力量不足,对谢德利来说是苦恼,也是鞭策,要想把手艺传下去,他必须付出更多,在杨宝忠制琴社申请非遗项目的过程中,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做了大量工作,会长李治邦忙前忙后,带着谢德利准备材料、交流学习、填表申报,从头到尾都没用谢德利操心,李治邦说:“非遗项目要发展,情怀占一方面,另外还有一个守正创新的问题,就是怎么把祖辈留下的东西,在我们这一代不是毁掉,而是发展!”
在李治邦看来,像杨宝忠制琴社这样的老字号,虽然有困难,但也有手艺精湛并且愿意坚守的传承人,生命力还是顽强的,相比之下,更令人担忧和心痛的,是那些无人坚守、濒临失传的非遗或准非遗项目,为此,李治邦他们常年奔波在档案馆和相关单位之间,努力帮助这部分非遗项目筹集资金、捋顺传承谱系,及时展开抢救式挖掘保护。
制瓷技艺背后的家国情怀
2019年1月,《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开始施行。随后,在津南区举办的一场文创作品展示会上,李治邦惊喜地发现了几件精美的瓷器作品,一打听,这些瓷器背后,还有一段被遗落的故事。
津南区葛沽镇西大街,曾经坐落着一座叫做陈家公馆的老宅院,今年78岁的陈韵和,儿时就住在那里。一百五十多年前,陈公馆作为葛沽有名的大家族,人才辈出,生于1871年的陈富元就是其中一位,清朝光绪末年,陈富元被派到江西做官,连续做了两任赣南道尹。陈韵和,是陈富元的曾孙,“陈公馆非常气派,青砖到顶,大厅里都是条案,案子上摆满了各种精美瓷器,每个季节都要更换一批。”陈韵和告诉记者。
当年,陈公馆之所以有这么多瓷器,也跟陈富元有关。陈富元自幼喜爱书画,在江西任职期间,他深受景德镇瓷器魅力的吸引和熏陶,任职之余,师承当地官窑的老师傅们,学习制瓷技术,渐渐将北方绘画技法与景德镇制瓷工艺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陈氏手绘制瓷技艺,后来他还在景德镇开办了自己的窑口,瓷器烧好后通过海运,从景德镇整船运到天津,当时,津南一带比较富裕的大户人家,都会从陈公馆定制瓷器。创作中,陈富元喜欢将诗书画印,以手绘的方式体现在瓷器上,在其中一些瓷板画上,他还会亲手题写文章,记录自己在各地任职的经历,和爱国爱民的情怀。在那个国家前途堪忧的年代,受陈富元影响,他的儿子和孙子几乎都选择了参军报国,后来,三儿子陈翰林死在了北伐战场上,长孙陈世钦牺牲在了抗日战争中。混乱的年代,陈公馆的瓷器生意被迫中断,积累多年的制瓷技艺,也跟着断了传承。历经百年,陈家无数精美的瓷器都成了传说,留传下来的寥寥无几。
陈韵和的儿子陈林,今年48岁,从小到大,陈林总是不断地听长辈们讲起关于高祖陈富元的往事,潜移默化中,他继承了祖辈对书画和瓷器的热爱,同时也越来越不甘心,仅仅把陈家瓷器当作一段谈资,在他心里,恢复传承陈氏制瓷技艺的念头变得愈发强烈,2018年,他和妻子赵彦菊筹措资金,落实场地,成立了“观照轩”陈氏手绘制瓷工作室,就这样,他们夫妻二人成为了陈氏制瓷的第五代传承人。
“我们先祖经常把他们对子孙后代的期望和祝福记录在瓷器上,其实瓷器就是一种载体,把家风家训通过瓷器加以表达和传承,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传承,也是咱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陈林夫妇说到。
为了原汁原味地展现陈氏先祖的制瓷技艺,陈林夫妻俩决定从绘瓷到烧制,全部自己动手,他们从景德镇买来设备和原材料,请专业的师傅拉坯喷釉,在材质和器型上尽最大可能接近百年前的作品,同时在绘画上下足功夫,多次拜访一些有绘瓷制瓷经验的老师傅,参考陈家留传下来的老瓷器,努力尝试临摹出先祖的风范和韵味。
2020年,在市非遗协会的挖掘和推动下,陈氏手绘制瓷技艺,被正式列入津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个身份,让陈林和赵彦菊夫妻俩既兴奋,又深感责任重大,陈林常说:“是政府给了我们机会,给予我们鼓励支持,我想很多非遗项目,到今天能够重新被挖掘、整理出来,都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和积极挖掘!”。
新时代下的非遗传承之道
新时代,老手艺要有新传承,尤其是文创产品,必须符合大众审美和市场需求,才能走得更远,在非遗协会的建议下,陈林夫妻俩以祖辈的创作风格为基础,在作品中融入了更多契合当今时代精神的内容,自己动手创作的同时,他们还会邀请一些造诣深厚的书画家,根据设定好的主题,在瓷器上写诗作画,提升作品的文化底蕴,努力寻找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我们会尽量做一些水杯、餐盘,美观实用,理念就是要器之为美,还要器之为用。”赵彦菊说。
近两年,为了帮助全国众多的非遗项目传承人,强基础、拓眼界,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国家出台政策,全额资助符合条件的非遗传承人,到专业对口的大学或机构学习进修,赵彦菊通过报名,进入了天津美术学院第十一期非遗传承人培训班,主修泥塑课程,她十分珍惜这次机会,也一直在尝试把从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和灵感,运用到自己的瓷器作品中,2020年,由他们工作室创作的一套作品,入选了首届“天津礼物”,随后又有系列作品入选了外交部国礼名录。
时代在变,观念在变,可一代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从未改变。眼下,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守护非遗的队伍,天津多所大学,都有十分活跃的学生社团,专门负责走访、记录天津各个非遗项目的历史和现状,积极参与他们的传承与发展,这令李治邦他们这些老一辈非遗守护者,感到十分欣慰。
津云新闻记者 宋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