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吊装荷载说明书(一篇讲清流动式起重机的吊装计算专题培训)
起重机吊装荷载说明书(一篇讲清流动式起重机的吊装计算专题培训)2.吊装计算载荷(2)吊、索具重量G2(流动式起重机一般还应包括吊钩滑轮组重量和从臂架头部垂下至吊钩的起升钢丝绳重量)。1.吊装载荷吊装载荷包括:(1)被吊物(设备或构件)在吊装状态下的重量G1;
流动式起重机的吊装计算专题培训
流动式起重机主要有履带起重机、汽车起重机、全地面起重机等等。特点:适用范围广 机动性好 可以方便地转移场地 但对道路、场地要求较高 台班费较高。适用范围:适用于单件重量大的大、中型设备、构件的吊装 作业用期短。
一、起重机的基本参数
主要有吊装载荷、吊装计算载荷、工作幅度、起升高度、额定起重量等 这些参数是制定吊装技术方案的重要依据。
1.吊装载荷
吊装载荷包括:
(1)被吊物(设备或构件)在吊装状态下的重量G1;
(2)吊、索具重量G2(流动式起重机一般还应包括吊钩滑轮组重量和从臂架头部垂下至吊钩的起升钢丝绳重量)。
2.吊装计算载荷
(1)动载荷系数
起重机在吊装重物的运动过程中对起吊索具附加载荷而计入的系数 称为动载荷系数。在起重吊装工艺计算中 一般取动载荷系数K1=1.1。
(2)不均衡载荷系数
多台起重机或多套滑轮组等共同抬吊一个重物时,由于起重机械之间的相互运动可能产生作用于起重机械、重物和吊索上的附加载荷 或者由于工作不同步 各分支往往不能完全按设定比例承担载荷 称为不均衡载荷系数。一般取不均衡载荷系数K2=1.1~1.25。
(3)吊装计算载荷
在起重工程的设计中 多台起重机联合起吊设备 吊装载荷与动载系数、不平衡载荷系数乘积 就是吊装计算载荷(也称计算载荷) 计算载荷的一般公式为:
Qj=K1×K2×(G1 G2)
式中:Qj一计算载荷;
(G1 G2)一吊装载荷。
采用双机抬吊时,宜选用同类型或性能相近的起重机,负载分配应合理,单机载荷不得超过自身额定起重量的80%。
3.工作幅度(起重工作半径)
工作幅度即工作半径,是指起重机回转中心与吊钩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根据场地站位环境(包括道路、邻近建筑物、障碍物等),吊装对象的外形尺寸,吊装物起止位置等等,来确定选择起重设备的工作半径。
4.起升高度
起重机起吊高度计算简图
最大起重高度应满足下式要求:
(设备吊装到位后底部高出地脚螺栓高的高度)
此高度计算公式前提是设备基础或就位建筑物正负零标高,与起重机站位在同一水平面。
所需臂长……
4.流动式起重机的特性曲线
反映流动式起重机的起重能力随臂长、幅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和反映流动式起重机的最大起重高度随臂长、幅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的曲线称为起重机的特性曲线。它是选用流动式起重机的依据。
5.额定起重量
在一定的回转半径和臂长条件下 起重机能安全起吊的重量。依据起重机特性曲线表,查得工况的额定起重量应大于计算载荷。
25t吊车定额性能表
工作幅度(m) |
主臂 | ||||||||
Ⅰ缸伸至100%,支腿全伸,侧方、后方作业14t配重 | |||||||||
12.3 |
14.7 |
21.3 |
25.8 |
30.3 |
34.8 |
39.3 |
43.8 |
47.5 | |
3.0 |
25000 |
25000 | |||||||
3.5 |
25000 |
25000 | |||||||
4.0 |
24800 |
24000 |
20400 | ||||||
4.5 |
23600 |
23000 |
19100 |
18600 | |||||
5.0 |
23000 |
21500 |
18100 |
17800 | |||||
5.5 |
21000 |
19400 |
17100 |
16800 | |||||
6.0 |
19000 |
17500 |
16200 |
15900 |
12500 | ||||
6.5 |
17000 |
15900 |
15400 |
15100 |
12500 | ||||
7.0 |
15000 |
14500 |
14600 |
14500 |
12500 |
9000 | |||
8.0 |
13000 |
12300 |
13000 |
13300 |
12200 |
9000 | |||
9.0 |
10500 |
11000 |
11800 |
11300 |
9000 | ||||
10.0 |
9000 |
8900 |
9700 |
10200 |
8500 |
6100 |
二、起重机的选用步骤
(1)根据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外形尺寸、就位位置、现场具体情况 在符合吊臂与被吊物(平衡梁)之间安全距离的前提下,确定起重机的站车位置,即确定作业半径;
(2)根据起升高度和作业半径 确定所需臂长;
(3)根据上述已确定的作业半径(回转半径)、臂长 依据起重机的起重性能表 确定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
(4)如果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大于计算载荷 则起重机选择合格 否则重新选择。
三、吊具种类与选用
(一)钢丝绳
起重吊装作业常用钢丝绳为多个绳股围绕一根绳芯捻制而成的多股钢丝绳,钢丝绳是由高碳钢丝制成。大型吊装应符合《重要用途钢丝绳》GB 8918-2006要求的钢丝绳。起重吊装常用钢丝绳的规格有6×19 FC(IWR)、6×37 FC(IWR)、6×61 FC(IWR)三种 其中6代表钢丝绳的股数 19(37、61)代表每股中的钢丝数 “ ”后面为绳股中间的绳芯 其中FC为纤维芯、IWR为钢芯。
同等直径下 6×19钢丝绳中的钢丝直径较大 强度较高 但柔性差 常用作缆风绳和吊索;6×61钢丝绳中的钢丝最细 柔性好 但强度较低 常用来做滑轮组跑绳和吊索。
做吊索时,若采用2个以上吊点起吊时 每点的吊索与水平线的夹角不宜小于60°。
钢丝绳安全系数为标准规定的钢丝绳在使用中允许承受拉力的储备拉力 即钢丝绳在使用中破断的安全裕度。《石油化工大型设备吊装工程规范》 GB 50798-2012对钢丝绳的使用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作拖拉绳时 应大于或等于3.5;作卷扬机走绳时 应大于或等于5;作捆绑绳扣使用时 应大于或等于6;作载人吊篮时 应大于或等于14。
钢丝绳的容许拉力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Fg]一一钢丝绳的容许拉力(kN);
Fg一一钢丝绳的全部钢丝破断拉力总和(kN);
ɑ一一考虑钢丝绳之间荷载不均匀系数,对6×19、6×37、6×61钢丝绳 ɑ分别取0.85、0.82、0.80;
K——钢丝绳使用安全系数。
Fg 可从表14-4~表14-6查得,如无表时,可近似地按下式计算:
Fg=0.5d2
式中d一一钢丝绳直径。
(二)卡环
(三)平衡梁
平衡梁也称铁扁担 在吊装精密设备与构件时 或受到现场环境影响 或多机抬吊时 一般多采用平衡梁进行吊装。
平衡梁的作用:
1.保持被吊设备的平衡 避免吊索损坏设备;
2.缩短吊索的高度 减小动滑轮的起吊高度;
3.减少设备起吊时所承受的水平压力 避免损坏设备;
4.多机抬吊时 合理分配或平衡备吊点的荷载。
四、流动式起重机站位的地基处理
流动式起重机必须在水平坚硬地面上进行吊装作业。吊车的工作位置(包括吊装站位置和行走路线)的地基应进行处理。应根据其地质情况或测定的地面耐压力为依据 采用合适的方法(一般施工场地的土质地面可采用开挖回填夯实的方法)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地面应做耐压力测试 地面耐压力应满足吊车对地基的耍求 在复杂地基上吊装重型设备 应请专业人员对地基处理进行专门设计。吊装前必须进行地基验收。
五、起重吊装作业稳定性的作用及内容
(一)起重吊装作业稳定性的作用
起重吊装作业在实现设备(或构件)垂直提升、下降和水平移位的功能的同时 其核心要求就是保证起重吊装作业的安全 即吊装安全是第一位的。起重吊装作业的稳定性是保证吊装安全的根本。
(二)起重吊装作业稳定性的主要内容
1.起重机械的稳定性
起重机在额定工作参数情况下的稳定或桅杆自身结构的稳定。
2.吊装系统的稳定性
例如:多机吊装的同步、协调;大型设备多吊点、多机种的吊装指挥及协调;桅杆吊装的稳定系统(缆风绳、地锚)。
3.吊装设备或构件的稳定性
又可称为整体稳定性(如细长塔类设备、薄壁设备、屋盖、网架) 吊装部件或单元的稳定性。
(三)、起重吊装作业失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起重机械失稳
主要原因:超载、支腿不稳定、机械故障、桅杆偏心过大等。
预防措施:严禁超载、严格机械检查、打好支腿并用道木和钢板垫实和加固 确
保支腿稳定。
2、吊装系统的失稳
主要原因:多机吊装的不同步;不同起重能力的多机吊装荷载分配不均;多动
作、多岗位指挥协调失误 桅杆系统缆风绳、地锚失稳0
预防措施:多机吊装时尽量采用同机型、吊装能力相同或相近的吊车 并通过主
副指挥来实现多机吊装的同步;集群千斤顶或卷扬机通过计算机控制来实现多吊点的同
步;制定用密指挥和操作程序并进行演练 达到指挥协调一致;缆风绳和地锚严格按吊装
方案和工艺计算设置 设置完成后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3、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失稳
主要原因:由于设计与吊装时受力不一致、设备或构件的刚度偏小。
预防措施:对于细长、大面积设备或构件采用多吊点吊装;薄壁设备进行加固加
强;对型钢结构、网架结构的薄弱部位或杆件进行加固或加大截面 提高刚度。
六、起重吊装方案管理
(一)必须编制吊装作业危大专项施工方案,《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建质【2021】37号文规定:
1.危大工程范闻
(1)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 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2)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
(3)起重机械安装和拆卸工程。
2.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范围
(1)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 且单件起吊重量在l∞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2)起重量300kN及以上 或搭设总高度200m及以上 或搭设基础标高在200m及以上的起重机械安装和拆卸工程.
(二)吊装方案编制包括的内容(教材版)
1.编制说明与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主要包括工程特点、待吊设备参数表、到货形式、设计、制造单位等。
3.吊装工艺设计.主要包括‥
(l)设备吊装工艺方法概述(如双桅杆滑移法、吊车滑移法)与吊装工艺要求。
(2)吊装参数表 主要包括设备规格尺寸、金属总重量、吊装总重量、重心标高、
吊点方位及标高等。若采用分段吊装 应注明设备分段尺寸、分段重量。
(3)起重吊装机具选用、机具安装拆除工艺要求;吊装机具、材料汇总表。
(4)设备支、吊点位置及结构设计图 设备局部或整体加固图。
(5)吊装平、立面布置图;地锚施工图;吊装作业区域地基处理措施;地下工程和
架空电缆施工规定。
(6)吊装进度计划;相关专业交叉作业计划。
4.吊装组织体系 包括劳动组织、人力资源计划、施工人员的岗位职责等。
5.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吊装工作危险性分析表或健康、安全、环境危害分析。
6.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7.吊装应急预案。
8.吊装计算校核书。
(二)起重机吊装工艺计算书一般包括的内容
主起重机和辅助起重机受力分配计算;吊装安全距离核算;吊耳强度核算;吊索、吊具安全系数核算。
(三)吊装平面、立面布置图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设备运输路线及摆放位置;设备组装、吊装位置;吊装过程中吊装机械、设备、吊索、吊具及障碍物之间的相对距离;桅杆安装(竖立、拆除)位置及其拖拉绳、主后背绳、夺绳的平面分布;起重机械的组车、拆车、吊装站立位置及移动路线;滑移尾排及牵引和后溜滑车的设置位置;吊装工程所用的卷扬机摆放位置及主跑绳的走向;吊装工程所用的备个地锚位置或平面坐标;需要做特殊处理的吊装场地范围;吊装警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