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作为一个新班主任如何组织班会(班主任必备素养)

作为一个新班主任如何组织班会(班主任必备素养)可见,主题班会的设计和实施是一门值得深思的学问。优秀班主任应该如何开展主题班会?《思维型教学理论引领下的班主任能力实训》将主题班会的设计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并提出相应要求,为班主任提供具体的主题班会设计指南。缺失系统规划。针对性不强、缺乏系统性规划是主题班会的常见问题。它们的选题多为固定主题或机械性地联系当前时事热点,内容空泛,设计也没有考虑到学生整体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范围。缺乏理论指导。一方面,很多班主任满足于现状,很少进行系统性地深入学习,缺乏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理论知识,很多班主任设计的主题班会没有遵循心理学、教育学理论规律,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活动形式僵化。有太多的主题班会是单纯的说教或传达信息,使班会本身而言对学生缺乏吸引力,主题班会变成了单调沉默的发言会。设计理念缺位。主题班会是通过教育计划或根据客观需要,为解决本班某个重要问题而进行的班会。但目

回归校园后,一系列开学工作接踵而至,主题班会是不可忽视的活动之一。作为班主任的必备素养,科学地设计和开展主题班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塑造学生品格,开展思想教育。《思维型教学理论引领下的班主任能力实训》指出了当前班会活动常见的问题,并从四个阶段指导班主任打造优质主题班会。

作为一个新班主任如何组织班会(班主任必备素养)(1)

雾尽风暖,雪融草青,一个假期未见的师生随三月的春意一同进入校园。新学期已至,主题班会是开学后不可忽视的活动之一。

作为班级活动的基本形式,主题班会既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塑造学生品格和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一次成功的主题班会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科学地设计和开展主题班会是班主任的必备素养,然而在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中,主题班会的设计往往存在四种问题:

缺乏理论指导。一方面,很多班主任满足于现状,很少进行系统性地深入学习,缺乏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理论知识,很多班主任设计的主题班会没有遵循心理学、教育学理论规律,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活动形式僵化。有太多的主题班会是单纯的说教或传达信息,使班会本身而言对学生缺乏吸引力,主题班会变成了单调沉默的发言会。

设计理念缺位。主题班会是通过教育计划或根据客观需要,为解决本班某个重要问题而进行的班会。但目前很多主题班会的内容与实际脱节,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班主任过多地干涉学生行为,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配角”。

缺失系统规划。针对性不强、缺乏系统性规划是主题班会的常见问题。它们的选题多为固定主题或机械性地联系当前时事热点,内容空泛,设计也没有考虑到学生整体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范围。

作为一个新班主任如何组织班会(班主任必备素养)(2)

可见,主题班会的设计和实施是一门值得深思的学问。优秀班主任应该如何开展主题班会?《思维型教学理论引领下的班主任能力实训》将主题班会的设计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并提出相应要求,为班主任提供具体的主题班会设计指南。

确定班会主题:主题要凝练,宜小不宜大

班会主题要凝练,一般而言,班会的主题提取自这些途径——国家政策、学校教育计划和学生实际需要。因为时间有限,因此主题宜小不宜大,要聚焦于某一个教育培养目标,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背后蕴含的深刻教育理念。

在教育一线,为塑造学生品格和思想品德素养,班会常涉及六个专题:

入学适应。新生入学后,面对新的环境很容易出现思维和心理上的不适应现象。因此,根据学生身心特点精心开展入学适应教育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顺利渡过入学适应期,认识新同学,融入新集体适应新环境。

学会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21世纪的文盲将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它或许比学习本身更重要。

学会感恩。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教育是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

作为一个新班主任如何组织班会(班主任必备素养)(3)

人际交往。人际交往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反映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维度,班主任应该重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未来走向社会打好基础。

青春期。青春期的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巨大变化之中,心理学家称这段时期为“人生第二次危机”。因此,班主任要引导和帮助学生顺利地渡过青春期。

爱国主义。青少年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具备强烈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爱国主义教育不是单纯的理论灌输,更需回归学生的日常生活。

进行班会策划:抓住基本要素,灵活设计方案

基于思维型教学理论,每个主题班会的设计包含以下环节: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导入、活动过程、分享与感悟、拓展与应用、教师反思。其实,主题班会的框架并非完全一致,但例如活动主题、目标、过程、总结等基本要素决定了主题班会策划方案的基本框架。比方说新学期伊始,班主任可以围绕入学适应的主题做具体的班会策划:

作为一个新班主任如何组织班会(班主任必备素养)(4)

活动目标:

1.增强班级凝聚力

2.增强班级成员相互信任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活动导入:

教师播放精心制作的课件,以一张张照片唤起学生的记忆,大家一起回顾入学以来学生的“成长足迹”,一起沉浸在班级的温馨氛围之中。

活动过程:

1.团队热身

教师说:“桃花桃花朵朵开。”学生问:“桃花桃花开几朵?”然后教师喊出一个数字,学生们迅速地按照这个数字组合成小组。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会被剩下,也有学生能很快地组合在一起,教师可以请他们分享自己的活动感受。

2.信任盲行

1. 全体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组选一位成员做引导者,其他成员做“盲人”。

2. “盲人”蒙上眼睛,原地转3圈,暂时失去方向感,然后在引导者的搀扶下,沿着规定的路线进入信任旅途。期间,“盲人”可以说话,表达感受与需求,但是引导者要装着没听见,也不能说话,只能凭观察和感受用手势、动作帮助“盲人”。

3. 角色互换。“盲人”和引导者相互交换角色,按刚才的规则再进行一次(行动路线可以调整)。

4. 待所有组到达目的地后,全体学生坐下交流当“盲人”和引导者的感受,并在团体内做简短分享。

作为一个新班主任如何组织班会(班主任必备素养)(5)

3.班级有我更精彩

全班同学站着围成一个圈,先拍左边同学的肩,转过身再拍右边同学的肩。在拍的过程中先喊“1”,然后拍一下手并喊“班”;接着喊“2”,拍一下手喊“级”……依次进行,直至拍到第7下,学生集体喊“班级有我更精彩”。

4.班级生日

教师发言:对于一起学习和生活的我们,班集体是我们的归属和依靠,我们今天一起给班级过一个生日吧!

每个人在纸上写一句对整个班级的期望和祝福。

把期望和祝福贴在墙上,组成一个心形。

全班一起合影留念。

5.总结分享

用三个关键词或一句话来描述这次主题班会的感受和收获,每个人都要发言(思考一分钟)。教师对同学们的发言进行总结分享。

活动心得:

这次班会上,你们都有什么感受和体验呢?快点记录下来吧。

活动拓展:

为自己的班级做一个祝福贺卡,可以贴上自己的照片、座右铭等。

教师反思:

如何开展班级活动,让已经游离于班级之外的个别同学重新回归班集体?

作为一个新班主任如何组织班会(班主任必备素养)(6)

组织班会活动:以多元形式激活学生兴趣

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保持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主动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

在主题班会的开展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采用视频、故事、游戏、活动等形式导入主题,让班会变得生动活泼。常见的主题班会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专题讨论,即让学生就某个认识不清的问题,或发生于社会、学校中的事件展开讨论,达到明辨是非的目的。常见的专题讨论有法律知识普及、环保行动、传承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等等。

专题报告,即聘请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专家、英雄模范人物或学生家长等来作报告。例如,在以“铭记英雄、不忘历史”的主题班会中,邀请革命英雄后代,为学生讲述英雄的故事。

情景剧表演。这是一种寓教于乐的班会形式,班会之前根据教育目的,通过创设与实际学习生活相关的情景,让学生扮演某种角色,重现当时的情景,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成长。

作为一个新班主任如何组织班会(班主任必备素养)(7)

主题演讲。班会之前确定一个专题,让学生做好准备,会上既可以由一人或几人主讲,也可以自由上台互动。常见的专题有爱国主义、勤奋学习、知恩图报、传统文化等。

主题活动,指学生以一个主题为线索,围绕主题进行活动与交流。例如人文教育活动、艺术主题活动、健康教育活动、感恩主题活动、安全教育主题等。

团体活动。这是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为基础,通过团体成员之间的互动,促进团体成员的互相交流与思考,最终帮助个体获得成长与适应的团体辅导。例如找零钱、大风吹、信任盲行等。

社会实践活动,是运用社会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生动有效的班会活动形式。主要包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活动、到综合实践基地体验活动、社会服务和调查、农村社会实践活动、军政训练、走进大自然活动等。

研学旅行。研学旅行能够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主要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开展旅游产品DIY、自主设计雕塑、参加乡村旅游田园采摘等活动,走进自然,走进社会。

开展会后反思:评价活动过程与效果

反思是教师的专业素养之一。在班主任工作中,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和实践,教育活动才能真正达到效果。勤于反思、善于反思、乐于反思是班主任成长的关键。反思评价的目的是让安主任回顾整个主题班会的活动过程,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策略。

作为一个新班主任如何组织班会(班主任必备素养)(8)

班主任对主题班会的反思评价,主要围绕活动过程活动效果两个方面展开。

从活动过程来看,重点反思是否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主动性,活动设计的环节是否环环相扣,是否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认知改变。

从活动效果来看,重点反思主题班会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在思想和行动有没有明显的变化,班级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解决或者缓解?

班主任要形成反思评价的良好习惯,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求解决方法——教育实践——再反思”的良性循环,不断促进自我发展。

主题班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引导和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有感染力的主题班会还利于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班主任应该意识到主题班会的功能,并能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不再墨守成规,于理论指导下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灵活地策划、开展主题班会,发挥主题班会的真正作用。

文章整理自思维型教学理论引领下的教师专业能力实训丛书《班主任胜任能力实训》,蔺素琴著

版权说明:本文为思维智汇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