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缺乏眼界:不务正业 的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缺乏眼界:不务正业 的阿里巴巴这两个名字看起来都很普通,外界很少有人知道。但圈内了解他的人,都对他五体投地。 而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最有趣的部分是,这些神奇的“达摩院扫地僧”,到底是怎么炼成的?他们经历过什么,长什么样,又过着怎样的人生?02说起阿里的大牛,不得不提一位“神级”老僧——蔡景现,花名多隆。
张建锋说,这款AI芯片刷新了世界纪录,性能比当时业界最好的AI芯片还高4倍。
但更多人关心的是,2018年马云吹出去的牛“性能成果就要比业内最好的AI处理器强大”,果然实现了。
而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最有趣的部分是,这些神奇的“达摩院扫地僧”,到底是怎么炼成的?他们经历过什么,长什么样,又过着怎样的人生?
02
说起阿里的大牛,不得不提一位“神级”老僧——蔡景现,花名多隆。
这两个名字看起来都很普通,外界很少有人知道。但圈内了解他的人,都对他五体投地。
他在马云创业之初就加入阿里,是阿里的第一位程序员。从2000年之后,多隆就做着一件事:写代码,解决bug。
多隆的传奇故事发生于2003年的4月9日。
那天,马云把他叫到办公室,递上一份合同,问:“有个秘密的项目你要不要去参加?”
因为看不懂全英文的合同,多隆就反问了一句:“是不是还是写代码?”
马云点了点头。
多隆就答应了:“没问题。”
当时,多隆并不知道自己要写的代码,就是后来的淘宝。更不知道,马云要借此击溃当时的国际电商巨头ebay。
而从淘宝网的第一行代码开始,一直到2007年,整个淘宝的搜索引擎维护工作,就是多隆一个人完成的。
圈内称他“一个人顶得上一个团队”。
维护淘宝还不是他的全部工作。早期,阿里内部没有专门负责解决技术故障的组织,多隆就成了行走的“灭火器”。
阿里视频云总经理“叔度”朱照远曾讲述这样一个故事:“一次服务器出故障,我们搞了3天没找出原因。多隆看了一眼,3分钟后告诉了答案。”
而一旦救完火,他又坐回去工位,继续写代码。
2014年,阿里上市,招股书上最后新增了三位合伙人。其中,就有多隆。
开场如同当年,马云把工位上的多隆叫到办公室,说:“你是合伙人了。”
多隆却很诧异:“让我当合伙人?可我只会写代码啊……”
多隆靠着写代码,成了达摩院最资深的扫地僧,也成了亿万身价的合伙人。至今,多隆每天主要工作还是写代码。即使已经做到最高技术岗P11,不论是带教还是救火,他还是随叫随到。
另外一位被马云“强行器重”的就是王坚。
历史伏笔于2006年,当时的淘宝已经成为中国成长最快的互联网公司,用户从千万级向亿级跃升。直接导致,国内没有一家公司能够给淘宝提供需要的数据服务。
最终,淘宝只得选定了IOE这样一个组合。
I 指IBM系列小型机,O 指Oracle甲骨文数据库,E 指EMC中高端存储架构。
IOE集中式数据处理的方式,如同是把所有数据都放进一个袋子。等淘宝要用数据的时候,IOE只会把袋子倒出来,数一遍。袋子小了,就让淘宝花钱买个更大的。
很明显,淘宝需要更聪明的分散式解决办法:把数据按照不同类别,分装进不同的小袋子,便于存储也便于使用。
然而,高高在上的IOE却不同意,也不愿意为了阿里去创新。尤其是甲骨文,不仅收费高,还看心情涨价。
马云当时就认定,必须要做自己的数据库和云计算。然后,他就找到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院长王坚。马云对王坚,一见钟情。
2年后,王坚终于被马云挖到阿里,当了首席架构师。
这套云计算系统的名字很高级,叫飞天。但使用体验,却很差劲,使用200天,连夜维修了300多次。连阿里内部的人,都很难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