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电力公司升级改造(国网公司配电网新建)
国网电力公司升级改造(国网公司配电网新建)第一卷 一体化设计说明书 ******(卷册号)可研初设一体化设计文件总目录设计编制单位:时间:XXXXXX工程工程
国网XXXX公司XXXX工程配电网
新建/改造工程可研初设一体化设计
说 明 书
(模板)
设计编制单位:
时间:
XXXXXX工程工程
可研初设一体化设计文件总目录
第一卷 一体化设计说明书 ******(卷册号)
第二卷 图纸 ******(卷册号)
第三卷 主要设备材料清册 ******(卷册号)
第四卷 概算书 ******(卷册号)
批准:
审核:
校核:
编写:
编制说明
1、完整的配电网工程设计应包括4个分册,即配电网新建/改造工程可研初设一体化设计说明书分册、图纸分册、设备材料清册、工程概算书。一体化设计说明书按本模板编写,工程相关图纸按照国网公司发布的《配电网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要求绘制,设备材料清册应按项目分配电部分、架空线路部分、电缆线路等部分逐一编制,概算书按模板规定的要求编制。
2、本模板适用于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系统10kV及以下配电网建设、改造项目可研初设一体化设计。
3、本模板章节内容应根据工程实际需要,选取与工程相关的内容,对模板章节及内容做相应删除和增加。
4、根据工程特点,将必须取得的相关支撑文件、专题报告等作为附件与说明书装订同册。
5、本模板为试用版。
一、总论(一)设计依据1.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批准的文件;2.设计中标通知书和委托文件;3.工程设计依据的有关规程、规范。(二)设计范围说明工程设计的起止界限,应包含内容和范围。对改扩建工程,尚应说明原有工程情况及与本期工程的衔接和配合。
(三)工程概述1.工程建设规模新建10kV电缆XXXkm,新建10kV架线XXXkm。
新建电缆沟XXX米,新建电缆埋管(排管)XXX米,新立电杆XX根,换装电杆XX根,新建直通井XXX个,新建三通井XXX个,新建四通井XXX个,新增断路器XXX台,新装环网箱XXX台,新装普通拉线XXX台。并对其规模进行简述。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
2.工程投资估算本工程概算动态总投资___万元(其中设备购置费___万元、安装工程费___万元、建筑工程费___万元、其他费用___万元)。
3.工程建设期限自 年 月 至 年 月。(根据实际)
二、工程所涉电网现状及存在问题(一)电网现状项目所涉及供电片区供电范围及分区、供电半径,网架现状,供、配电设备配置允许的最大供电能力、最大允许电流等。提供涉及部分配电网接线现状示意图。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分别以下列技术要点论述,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可根据情况补充。
1. 配变(台区)____区___街道____村/小区现有____等__个公用低压台区,属于类供电区。台区概况如下:
(1)台区变压器型号为__,容量为__kVA,投运时间为__年,供电户数为__户,低压供电半径__m,0.4kV低压导线以__(型号)为主,10kV支线(包括配变高压引线)以____(型号)为主;
(2)__年__月出现的最大负荷电流为:A相___A、B相___A、C相___A,配变最高负载率为____%。
主要配变(台区)运行情况表
2.10kV线路(干线、支线)现状(1) 10kV线路由 110kV(35kV)变电站出线, 年建成投运,主要为区域供电,属于 类供电区。目前线路为(单辐射等)类型线路,导线型号主要为 ,线路长度为 km。其中最小导线截面为 。
(2) 10kV线路所供配变 台,现装见容量为 kVA,201__年负荷高峰期最大电流已达到 A,最大负载率为 %。
(3) 10kV线路主供电源为 110kV(35kV)变电站,201 年负荷高峰期最大负荷已达到 MW,主变最大负载率为 %(新出线路或负荷调整项目)。
拟建工程供电区域__kV线路运行情况表
注:接线形式填“单辐射”、“双环网”、等
3.其他设备及设施(如电缆、电缆沟道等)开闭所、配电室、柱上开关、环网柜、低压配电箱等主要设备现状及存在缺陷进行详细介绍,说明缺陷是否可以维修,并填写下表。并提供设备现状(图片)、运行数据支撑。
(二) 存在问题根据项目所涉供电片区经济及负荷发展的趋势,对应现状,描述存在的问题(根据需要选择):
1.低压台区存在问题(1)配电变压器配置(或容量)已不能满足区域用电负荷需求。
(2)0.4kV线路导线截面过小,无法满足区域用电负荷需求。
(3)配变低压供电半径过长,低压偏低,负荷高峰期最低电压为 V。
(4)……
2.10kV线路及支线存在问题(1)根据供电片区负荷发展,原10kV 线导线截面偏小,处于重载运行,已不能满足负荷发展需求。
(2)10kV 线现状为单辐射接线;或有联络但属于无效联络: 线和 线属变电站同一段母线,或线与线、线联络,由于联络线路或上级110kV变负荷较重,母线停电时负荷不可转供,线路不能满足N-1,供电可靠性差。
(3)10 kV 线为裸导线,线下为 ,存在安全隐患。
(4)10 kV 线分段不合理,分段数不能满足需求,造成停电影响范围大。
(5)原 10kV 线路根据(市政规划或交叉穿越)的要求,须将原架空线路改造为电缆线路。
(6)…
3.改造项目存在问题分析拟更换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
三、工程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一) 负荷预测供电范围内,主要报装用户性质为 ,报装容量为kVA 预计2020年负荷为 kW 年平均增长率为 %。
拟建工程负荷预测表
预测原则:提出各水平年与本工程相关的分区域、分配变供电负荷。
1.以台区负荷为基础预测来确定台变容量;
2.预测年限一般为项目投产后5年左右,采用常规负荷自然增长,加大负荷逐年投入的方式。
3.配变(台区)负荷预测时,按户数预测,负荷计算时要考虑负荷率、同时率等。每户容量可按1.5—3.0kW执行。求取预测期末的负荷,将其转换成容量与现台变容量比较,求出容量差额。
0.4kV线路原则上结合所属台变的负荷预测进行。
10kV支、干线:按可能的最大运行方式下所接多台台变的负荷进行预测,计算时不能按所接多台台变的额定容量代数相加,而应参照前台区、台变预测时的计算负荷,适当考虑同时率后求取。
(二)工程的建设必要性分析针对存在问题,结合负荷预测结果,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解决存在问题的措施。
1.根据供电片区存在问题及负荷预测,原 kV 线路导线过载或重载,需新建或改造kV线路。
2.为解决原 kV线过载或重载问题,有必要 线/新出 线与线联络;或线新出线转移支线负荷,并与线联络网架完善。
3.kV 线为裸导线,线下为 ,存在安全隐患,有必要进行绝缘化改造。
4.根据网络结构、供电可靠性、灵活性要求,在 (地点)需要增设(联络开关,分段开关、环网柜)等设备。
5.根据供电片区存在问题及负荷预测,区域配电变压器配置(或容量)已不能满足用电负荷需求,需增加配电变压器 或将原配变增容改造。
6.解决中低压线路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7.更换老旧设备或线路(如更换高损耗配变等)。
8.通过 措施,综合解决 线 区域(台区)低电压问题。
9. ……
(三)工程的建设可行性论证对工程项目所取得的支撑性文件、协议,施工条件等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
四、接入系统方案根据原有电网的特点、用电需求的发展及其分布、配电网近远期发展规划、先进适用新技术应用的可能性等,提出本工程的接入系统方案及过渡方案。
配变容量、导线截面选型计算选择应根据负荷预测进行。根据项目所在地区类别,设备选型不宜小于国网配网规划导则规定的最小容量。
提供方案示意图,如下图。示意图中应能够反映出该项目电气接线、杆塔布置及连接的主要电气设备。
(技术方案应针对本项目所涉及的配电、架空线路、电缆线路等各方面逐一进行详细设计描述。设计时应针对具体工程对不涉及的技术部分予以删除,对简单明了、技术要求低的部分可对技术方案模板予以简化。)
(一)配电部分1.规模及典型设计应用情况(1)建设规模
明确工程的电压等级,配电设备型号、数量,变电器容量、台数(本期及远期),无功补偿装置容量,各电压等级出线回路数及土建配套等。填写以下规模表时,应根据工程实际进行相应的删除或添加。
注:间隔配置处填写断路器或负荷开关
注:间隔配置处填写断路器或负荷开关
注:“型式”一栏填些柱上、箱变;“性质”一栏填写新建、更换。
注:“性质”一栏填写新建、更换。
注:“作用”一栏填些分段或联络;“性质”一栏填写新建或更换。
注: “性质”一栏填写新建或更换。
(2)说明“三通一标”的应用情况,填表说明采用的哪种类型及哪个模块。未采用的应说明理由及设计选用原则。
2.站址选择(根据工程需要)对站址地理位置、设备运输检修、消防、进出线通道等方面进行简要描述,并提供站址相关支撑性文件。
3.拆旧情况说明(1)拆旧工程范围及工程量。
(2)停电过渡方案(需要做停电过渡措施的工程)
4.电气部分(1)电气主接线
1)说明工程本期、远期建设规模、各级电压负荷、出线回路数及其名称等。
2)各电压侧的负荷;出线回路数、方向和分期建设情况;母线通流容量等。
3)各级电压电气主接线方式以及断路器(负荷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隔离开关、接地刀闸、无功补偿装置等配置。
4)必要时有关部门应对谐波含量及限制措施作专题研究。
(2)主要设备选择
1)说明导体和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原则及依据
2)说明导体和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结果(包括选型及主要技术规范,宜将主要电气设备选择结果表列入本部分),改、扩建工程应校验原设备。
3)对导体和电器的动稳定、热稳定以及电器的开断电流应进行选择计算和校验。
(3)防雷接地
1)说明工程的防雷保护方式。
2)说明环网站、配电房或箱变等电气设备的接地材料选择、接地装置的布置,与典设的差异。
(4)站用照明
说明工作照明、事故照明、检修照明和消防电源等的电源引接及接线方案,并说明主要场所的照明及其控制方式。
(5)二次元件保护、自动装置
1)提出二次设备布置方案。
2)提出主要元件保护配置方案。
3)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设计方案。
(6)电能计量(仅限开关站、配电站)
1)说明电能计量装置选用及配置应满足的规程规定。
2)说明电能量采集处理装置的选用及配置。
3)确定计量方式和互感器的采用方式。
4)提出各电压等级电度表装置及组屏方案。
(7)交直流系统(仅限开关站、配电站)
1)提出配电站交直流电源系统的电压、接线方式。
2)提出交流不停电电源装置(UPS)的配置方案。
3)提出直流蓄电池、充电设备配置方案。
(8)配电自动化
1)配电自动化装置的选用及配置。
2)配电自动化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措施。
3)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预留)的位置。
4)配电自动化终端的通信方式及规约。
5.土建部分总体说明该开关站、开闭所或配电室总占地面积,结构型式及地基处理等,并按以下章节详细进行方案说明。环网柜、箱变新建及更换等工程仅对安装具体位置、基础处理、防洪防涝等方面做必要说明;未采用典设必须说明理由,并详细说明设计方案。
(1)总平面布置
1)总平面布置方案根据工艺布置,结合地形、地质、地下管线走廊、日照、交通以及环境保护、绿化等要求布置建构筑物。
2)说明地形图所采用的坐标、高程系统。
3)各级配电装置及变压器的布置方位。
4)防火间距和消防通道。
(2)消防通风
1)根据建(构)筑和电气设施性质确定消防方式和防火措施等。
2)说明站区建(构)筑物耐火等级及火灾危险性分类,灭火器设置情况。
3)说明通风方案及通风系统设备选择
(3)站区给排水
说明设计采用的排水方式、排水出路及排水口处理方案。如需要提升,则说明提升位置、规模,提升设备选型及设计依据,构筑物形式,占地面积,紧急排放的措施。
(4)防洪防涝
1)站区山洪设计流量或站址附近水域的洪水位或内涝水位。
2)站区防洪(或防内涝)措施。
(二)架空线路部分1.工程建设规模(1)工程概况、线路起止点、路径长度、导线型号、回路数及引接方式等
(2)线路杆塔典型模块应用情况
对差异化设计的杆塔进行补充说明。
(3)交叉跨越情况(填写交叉统计表,根据工程情况自行填写):
(4)拆旧情况
说明拆旧工程范围及工程量
(5)地质地貌及交通运输条件
例如:本工程全线按平地 %、沼泽%考虑…..,工程土质情况为普通土%、泥水坑%......。
全线汽车交通运输条件相对较好,人力运输一般,在施工现场设仓库一座,故汽车运输距离约为km,人力运输距离为km。
(6)路径协议情况
本工程涉及区域为***,该路径与沿线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协商,已明确路径方案,并已书面签署路径原则同意意见。
(7)气象条件
**县位于陕西 部,属于平原、丘陵地区,根据**省2013版《配电网工程通用设计》,按陕*气象区设计。
2.导线选型根据系统的输送容量及导线截面,按线路所在地区的环境(城镇人口密集、污秽等级、山区大高差档距等)选择相应导地线型号(绝缘铝绞线、铝绞线、铜芯铝绞线、防腐导线)。
3.防雷和接地根据线路沿线雷电活动情况,和附近已有线路的累及概率,对雷电活动较多的地区应采取相应措施,选择避雷器及确定绝缘导线的防雷措施。
4.绝缘子和金具(1)根据导线类型和最大使用拉力、地区所处海拔和环境污秽等级,在国家电网公司标准物料库范围内选用使用的绝缘子类型及数量,说明本工程主要选用的绝缘子数量和型号,
(2)金具选用应考虑强度、耐冲击性能、耐用性、紧密性和转动灵活性等要求,更加导线类型和最大使用拉力、绝缘子强度要求在国家电网公司标准物料库内选用匹配的金具。说明本工程金具的选用数量和型号。
5.其它说明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情况
(三)电缆部分1.电缆工程建设规模(1)系统概况、电缆线路起止点、路径长度、回路、电缆及主要电缆附件类型及数量
(2)电缆通道土建情况,电缆通道结构型式及长度、工作井的型式与数量
(3)说明本设计涵盖范围和内容
2.电缆及电缆附件选型(1)电缆选型
根据系统要求的中性点接地方式、输送容量、系统最大短路电流时热稳定要求、敷设环境和以往工程经验并结合本工程特点确定电缆截面和型号。
(2)附件选型
包括终端头、中间头及分支接头等,根据绝缘类型、安置环境、污秽等级、作业条件、工程所需可靠性经济型等要求说明电缆附件的型号规格。
3.电缆线路路径方案描述(1)说明变电站、开闭所的电缆进出线位置、方向,新建电缆通道与已有、拟建电缆通道相互关系等。
(2)电缆线路路径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路径方案的论证是否需要)
1)各路径方案沿线地形、地质、水文、主要河流、铁路、地铁、二级以上公路、园林、城镇规划、环境等特点、特殊障碍物等。
2)电缆线路特殊地段及采取的处理措施
3)各方案技术经济比较与论证结果(多方案比较时)
4)详细说明路径方案
4.电缆敷设方式
对全线电缆敷设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4.土建部分(1)新建、改造电缆通道的起止点、长度、结构型式、电缆井的结构型式及数量说明。
(2)沟道、沟槽尺寸说明,保护管直径、数量、排列方式说明。
(3)重要交叉跨越说明(包括穿越铁路、公路及城市主道路、河流及地下市政管线的处理方案)
注:(1)表二参考《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 10kV电缆分册》中表5-1填写完成;(2)如未采用典型设计说明原因及设计原则。
5.电缆通道附属设施说明电缆通道的标识、标记、排水、防火、防水封堵等附属设施。
6.拆旧情况说明说明拆旧工程范围及工程量
六、投资估算(一)编制要求1.编制软件:建议电气部分采用博微配电网工程造价编制软件(电气),土建部分采用广联达预算软件。
2.定额标准编制依据:《2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电气)和《陕西省市政定额》(土建)。
3.提供主要设备材料表,包括设备材料的名称、数量、单价等。
4.人材机调整依据:电力工程造价与定额总站颁布的文件。
5.编制说明应包括工程概况、资金来源、估算编制的主要原则和依据,采用的定额、指标,人工费和材机费调整文件以及主要设备、材料价格来源等;市政赔偿依据、标准,绿化赔偿依据、标准、一笔性费用编制说明,仓库位置、工地运输、土方外运回购情况说明。
6.工程量依据:设计文件和图纸。
7.编制年价差:说明价差的调整和计算方法。
8.设备及材料价格:说明计价年份和计价依据。
9.特殊项目:应有技术方案和技术文件支持,按概算要求编制。
(二)概算书内容1.概算书的表格使用博微软件导出所有表格。
2.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概算编制说明、总算表(表一)、专业汇总估算表(表二)、单位工程估算表(表三)、其他费用计算表(表四)、工程投资汇总表等。
七、工程图纸要求(一)幅面按照电力行业标准即《电力工程制图标准》(DL5028)有关条文规定执行。
(二)图标及图纸目录按照各设计单位规定执行。
(三)设计图纸及卷册编号按照各设计单位规定执行。
(四)套用图纸规定1.满足工程设计条件和技术要求的国网公司典型设计方案图纸可直接套用,在图纸目录中应注明图纸名称,但目录中的卷册检索号应按新工程的编号重新编写。
2.同一工程中,多处地点的配电设施(柱上配变、柱上断路器、环网柜等)均满足工程设计条件和技术要求的同一设计方案可共用一套图纸,但应详细注明。
(五)各专业必备的图纸
配电部分 | |||
电气专业 | |||
序号 |
图名 |
备注 | |
1 |
电气主接线图 |
必备 | |
2 |
高低压配电装置配置接线图 |
必备 | |
3 |
电气平面布置图 |
必备 | |
4 |
二次原理及端子排图 |
必要时 | |
5 |
直流系统图 |
必要时 | |
6 |
通信通道组织图 |
必要时 | |
7 |
柱上设备杆型图 |
必备 | |
8 |
接地体加工图 |
必要时 | |
9 |
接地布置图 |
必要时 | |
土建专业 | |||
1 |
土建总平面布置图 |
必备 | |
2 |
土建平、立、刨面图 |
必备 | |
3 |
接地网布置图 |
必备 | |
架空线路部分 | |||
1 |
线路路径图(1:500—1:2000) |
必备 | |
2 |
杆塔型式一览图 |
必备 | |
3 |
基础型式一览图 |
必要时 | |
4 |
导线特性曲线或表 |
必要时 | |
5 |
绝缘子串及金具组装图 |
必备(标准物料必要时) | |
6 |
接地装置图 |
必备 | |
7 |
变电站进出线规划图 |
必要时 | |
8 |
拥挤地段平面图和走廊清理平面图 |
必要时 | |
9 |
与线路路径相关的其他图 |
必要时 | |
电缆线路部分 | |||
1 |
电缆路径图(1:500—1:2000) |
必备 | |
2 |
电缆通道断面图 |
必备 | |
3 |
重要交叉穿越地段纵断面图 |
必备 | |
4 |
电缆敷设于其他公用设施中的断面图 |
必要时 | |
5 |
电缆支架设计图 |
必要时 | |
6 |
接入电力系统方案图(电力系统接线方案改变时提供) |
必要时 |
根据工程需要,可附相应的图或图片进行说明。
(二)附件。如:用地意向书(开闭所、开关站);线路路径意向性协议; 地方政府承建电缆管沟承诺函;运行部门出具的关于设备运行年限或设备严重缺陷的证明;工程有关专题报告;工程拆旧物料表等。